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鹏举 《师道》2002,(12):7-9
洪镇涛,湖北新洲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林业部和东北一中专工作,1965年后在中学任教,长期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1978年倡导语文教改,探索出“八字教学法”;1982年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上个世纪80年代后,他先后提出“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语文教育思想,构建了以学习语言为核心,以语言和人的发展为本体的语文教学新体系。1994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教师中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开明出版社特约编审,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
这次研讨会,是以研究、宣传洪镇涛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艺术,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其宗旨的。通过两天的研讨活动,与会专家对洪镇涛老师“变‘讲堂’为‘学堂’,学习语言”的教学思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教学艺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回顾和总结,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客观的评价和充分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突破以“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实践”的积弊,让学生到广阔的生活海洋中去学习语文,变狭隘的封闭式教育为开放性的大语文教育。 事实上,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人文学科,章熊先生在《语文教学沉思录》中对此有一番精辟的论述:“准确地说,语文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没有注意到二者的区分,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这里所说的“语言的运用”就是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育,把课堂小天…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问题,总起来说,就是教学思想、教材体系和教学方法三大问题。教学思想,包括了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的认识。这是改革语文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的基本出发点,这个问题不首先明确,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就失去依据了。 “语文”解放前叫“国文”,其含义是什么?其说不一:或说“语言文字”,或说“语言文学”。几年前,张志么先生在《说“语文”》一文中说:“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不揣冒味,我看干脆把它理解为“语言文章”还明确一些。因为,语文教材的内容,就是由这两个方面构成的,学习语文,也是学习运用语言的知识和写文章。这不纯粹是一个概念之争,它关系着语文学科性质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积累语言——语文教学的核心 现代语文教学与古代语文教学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关于语文学习。先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论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等等。其实质就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因而“下笔千言”、“出口成章”。从哲学角度而言,量变引起质变。没有厚积,薄发自然成了无稽之谈。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只有拥有了丰厚的语言。才能缜密地表达思想。因此,作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语文。语言是构筑语文大厦的“秦砖汉瓦”。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做过精辟的论述:“‘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也。”这说明,语文教学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的训练。过去,小学语文教学只偏重书面语言的训练。近年来,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说话训练已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学正积极研究和发展口头语言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组织和教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姓‘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8.
前言:语文新课标指出:“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语文教材目标和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文”以载“道”。“文”中更有“道”。结合多年的实践,我想谈谈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罗忠会 《中学文科》2009,(16):48-48
叶圣陶先生在1957年11月17日给曹永德的信中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认为‘道’与‘文’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进行思想活动,不能离开语言这个工具。就一篇文章说,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是不可分割的。”1964年1月2日叶志在答孙文才的信中说:“……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具有裨于思想之提高,品德之修养。”这些论述都是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新课程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也突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教材的选编(以人教版为例)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也就为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常常谈“写”色变。张志公先生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一九二四年,老教育家叶圣陶就在《教育杂志》十六卷第六号写了一篇题为《说话训练》的专论,并且特地以“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作为这篇万言长文的副标题,把说话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总枢纽提出来,显示了这位教育家独特而又精辟的见解。新中国成立以后,叶老在谈到语文教学时明确指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宜并重”。在这里,他不仅给“语文”下了一个确切的定义,还把学习口头语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荆超 《西宁教研》2000,(5):29-29,34
“语文”,顾名思义,“语言”和“文字”的结合,“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来历,据叶圣陶说:“‘语文’一名,始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彼时国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说明“语文”原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意思,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  相似文献   

13.
洪镇涛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艺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1996年12月13日~14日,江城武汉举行首例以个人命名的教学思想研讨会,研究和讨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汉市六中洪镇涛“变讲堂为学堂”和“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艺术。会议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来 ,关于语文教学是分析语言还是学习语言的讨论 ,澄清了过去的一些模糊认识 ,明确地从“语言”本体的角度来定位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标 ,全面改革语文教学 ,这种返朴归本的语文教改方向是可取的。以此观照阅读教学 ,可以发现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首要问题 ,就在于转变教学观念 ,重新调整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路 ,制订出以“语言”为本体的阅读教学目标 ,将所有的努力聚焦于“语言”这个核心 ,尽快纠正以前种种偏离“语言”本体的做法。努力“从现在广泛存在的‘语义教学’发展为‘语意教学’” ,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 ,并不折不…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关注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改革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树立“文道统一”的‘’大语文”教育观。这是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在开展“大语文”教育改革实验中所形成的共识。他们从1995年起,突破“封闭式”语文教育的樊篱,开展了“构建‘大语文’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实验研究,经过三年的实验,初步构建起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笔者有幸参加了该课题实验成果鉴定活动,考察之后,感受颇多。1.“大语文”教自给语文教学赋…  相似文献   

16.
《语文处境因何这般困难》(《人民教育》1999年第2期,以下简称《困难》)一文归纳“困难”的三大原因之第一是,“高考模式的创始人章熊先生在继承叶老‘工具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语言训练思维’的理论,并通过高考这一指挥棒调控天下”,“致使语文教学困惑重重”。首先得辩明章先生讲的“语言训练思维”指的是什么。章先生在1978年第4期《中国语文》上发表的《我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几点想法》是这样说的:“感觉化为思维,形诸语言。语言和思维的这种辩证关系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语言对于思维的表达有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17.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是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还不如不研究好。”这里的“语文”和“教学”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引申,分别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没有确定,就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8.
张红叶  马富强 《现代语文》2007,(4):117-117,107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书面语言只有做到准确、得体、流畅,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为别人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使文章有“文采”。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萤火虫’吧!  相似文献   

19.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也。”这就说明“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的教学。但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口语交际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口语交际训练方式呆板,忽视学生的畏惧心理等弊端:因此。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高才生”不善言谈、不善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