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我在闲暇之时重新学习了世界通史和世界体育史,并作了摘要式的读书笔记。回顾我的教学生涯,解放后我在山师大体育系和山东体院主持教学工作时,对体育史的教学重视不够。今天,我是抱着一种还帐和期望的心情来重新学习体育史的。这份读书笔记算作我与同志们共同学习的书面发言,期望大家都再补习一下体育史。  相似文献   

2.
中国体育史学已经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体育史学科反思史的系列研究成果表明,体育史学仍然存在着学科地位不高、分支学科建设不系统等诸多问题。基于当下业已形成的学科“危机”话语,对中国体育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扫描”,并蠡测体育史学科未来走向。研究认为,在分支学科建设上,要建设体育史学术史、体育史史料学和体育史学理论等3个分支学科;在学科发展平台建设上,进一步打造体育史学教学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从国际和国内史学研究主要趋势中吸取学科建设经验,推动体育史学科建设,开创体育史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史领域的"危机言说"为切入点,梳理近40年来中国体育史学科发展状况,并借用"危机"之说讨论目前中国体育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中国体育史仍面临着"学科"与"学术"双重危机,具体体现为体育史课程地位不彰、学科边界模糊和学科属性不明等。建议从摒弃"显学"情结、推动学科常态发展,理性认识体育史功能、重申体育史课程的意义,从关注现实转向关注学术性、加强学科建设等方面突破体育史学科"危机"。  相似文献   

4.
苏联关于体育史的出版情况及其基本內容苏联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都出版过多种“体育史”专著和高等体育院系的教科书。60年代的可以以维·维·斯道尔波夫和伊·格·邱季诺夫所著的“体育史”为代表。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世界体育史,下篇为苏联体育史。世界体育史部分又分三章七节。现将  相似文献   

5.
因特网上的体育信息数量浩瀚繁多,为体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发展和创新的思路。体育史虽是体育运动文化中一个小的组成部分,但其信息资源在网上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本文通过对因特网上国外体育史信息资源的概括整理和介绍,为体育史研究者、教师及对此有兴趣者提供一些相关信息资源参考使用的线索。文中信息主要来源于体育史协会站点、出版社站点、体育图书馆及信息中心站点、体育运动相关站点等网站。一、体育史协会站点体育史协会站点是体育史研究人员首选访问的站点。它具有信息量大、专指度高、信息及时等特点。该站点包括以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体育史学会的建立和体育史季刊杂志的创办,体育史的研究工作从未象现在这样活跃,特别是80年代,研究成果发表于各个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史研究思想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变迁,即溯源时期、反思时期和参与时期。这些时期是融会贯通的,并没有明显的分水岭。研究思想的变迁,使得中国体育史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体育史研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一九四五年写了一篇《体育史研究法》,在《中华体育》双月刊的创刊号上发表。那时,我担任体育系科体育史课程的教学工作,认为这门学科很重要。我给体育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体育史是“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中关于体育事实之记录,而为吾人明瞭现代体育之来源与推测未来体育之途径所必需之知识也。”同时感到,由于前人对于体育缺乏系统的记载,所以体育史料的搜集不易;又因缺乏体育史料的参考目录,使体育史的研究工作,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除看了一些中外体育史的专著外,还参阅了一些文化史、教育史、教育思想史和研究历史的书籍,结合本学科——体育的特点,写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初步的尝试,对体育史的研究领域、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体育史料的来源、搜集、鉴定(考证)和编纂等方法加以叙述,企图以此引起体育界同志对体育史研究的重视,共同努力来从事这门学科的建设。但是,由于我的才疏学浅,並且受时代的限制,当时没有掌握科学的历史观,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体育史的研究法,所以有许多问  相似文献   

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8):F0002-F0002
欧阳柳青,男.1964年出生。1983年考八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1984年交换代培进成都体育学院学习体育史,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返回武汉体育学院,留校担任体育史教学工诈,任学科:支部书记.兼教研室副主任。1992年考入上海体育学院攻读体育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1995年毕业回武汉体育学院,先后在监察审计处、教务处、宣传部从事双肩挑工作。1997年主动要求回体育系体育理论教研室.  相似文献   

10.
本次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1日至25日在海军杭州疗养院举行,由杭州大学体育系承办,主要研讨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体育史》(第二版)及《体育史学习指导书》,交流体育史教学及课程建设经验等.会议期间,除了听取《体育史》(第二版)教材主编关文明、副主编张元、赵(讠戋)华和编委曹守(讠禾)、苏肖晴、吴在田、郑俊武、傅砚农、李连友等分别讲解教材的编写原则、指导思想、选材依据、重点、难点以及如何使用新教材的一些基本问题外,还听取了邓树勋教授“关于体育课程改革整体构想体育史课程如何定位和建设”、张焕玉副编审“关于如何编写体育史教学参考书”、郑志林教授“关于中国体育史研究过去和现在”以及翁士勋副教授“关于古代体育史研究中如何正确选用史料”等学术报告、华东区还举行了“华东区高校体育(院)系协作组体育史学科年会”.  相似文献   

11.
英国体育史──后现代主义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体育史──后现代主义的未来杰弗里·希尔编者按:本文选译自北美体育史学会主办的《体育史杂志》,它较全面地介绍了英国体育史研究的动态,对于我国读者了解国外体育史研究状况和信息有一定价值,作为专门的学术研究文章,我们力求保持文章的原样,作者因意识形态差...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整个亚洲,研究体育史的组织得到发展,有才能的研究人员得到锻炼,发表、出版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传播到整个亚洲,对世界的其它地方来讲,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另一个问题是,从整体看。亚洲体育史在世界体育史中的任务是什么,以及亚洲体育史中每个国家体育史的任务是什么,尚处于一种不充分的探索状态。直到今天,亚洲体育史的地位仍被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育史所限制,这是令人不能接受的。我们,作为亚洲体育史工作者,必须努力创造亚洲体育史的理论模式,并建立一个网络以把亚洲体育史研究工作者联系在一起。一、当前亚洲体育史的研究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关于体育史的研究在亚洲就  相似文献   

13.
在庆祝建国三十五年的时候,乘编写解放后我校体育史的时机,我们系统地回顾了南京三中三十五年来的体育工作。纵观学校体育三十五年来的进程,可以清楚看出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四个阶段;五十年代的起步和奠基;六十年代前半期的发展;“十年动乱”的破坏和倒退;粉碎“四人邦”后逐步恢复和近几年的新发展新变化。 三十五年学校体育工作实践,四个阶级正反两面的经验和教训,给了我们众多的启示和教育,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从发端到结束,长达10年之久。10年内乱,使整个国家蒙受了一场浩劫,我国的体育事业也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灾难性破坏和损失。但是,我国的体育事业并没有因此而被摧毁消失,“文革”时期社会政治形势的起伏变化,体育从几乎淹没到借机复苏,并一度在一些方面显现出畸形的兴盛状况。正因为“文革”时期社会背景条件和体育现状的特殊性,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当代体育史研究者的关注。近些年来,为总结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和编写体育院系《体育史》教材的需要,一些学者…  相似文献   

15.
复旦大学中文系郭绍虞教授,早年曾任教于上海东亚体专和爱国女校体育科。他于一九一八年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古代体育史专著《中国体育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距今已六十多年。但参加一九七九年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古与代体育史编写会议”的同志们一致认为,该书史料丰富,史沦结合,对我们目前编写古代体育史仍有再要的参考价值。为表达对郭老先生的敬意,了解他编著《中国体育史》的历史背景、编写过程,及其研究古代体育史的经验,並听取他对目前编写中国古代体育史工作的意见,我们决定访问郭绍虞老师。我们事先书面向郭老师提出五个请教的问题: 1、一九一八年编著《中国体育史》的简况。 2、对目前编写中国古代体育史的意见。 3、对孔子的评价:他对体育的态度如何?是提倡体育还是反对体育?他对我国体育史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16.
体育史CAI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史作为体育院系的基础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史已经形成题材广泛、方法多样、体系完整的学科体系。“体育史的研究对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考察体育物质形态、体育制度、体育风俗、体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四者之间和它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根据这些对象的不同,其研究领域可以分为运动项目史、体育教育史、体育思想史、体育法制史、体育管理史、民族体育史、养生保健史等等。在传统的体育史备课过程中,教师曾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整理大量的教学资料,即使这样,信息量也十分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体育史是高校体育院系体育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习中国体育史知识,通过了解中国体育在古代、近代和当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充分挖掘中国体育史教学内容中的爱国主义素材,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学习体育专业历史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扩充个人的体育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与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代体育是古代体育与现、当代体育的交接点,是中国体育现代进程的的重要阶段。当前对中国近代体育史的研究缺乏创新,制约了学科理论的发展及其研究价值的提升。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社会史、历史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引入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它为现时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应付史学危机指明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试论古代体育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觉得体育史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并不仅仅表现在陈陈相因的论述上,而应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求实的态度,去发掘新史料,去研究新史料;去发现新问题,去解决新问题。学术研究工作必须有创新。只有这种创新,才能使学术研究工作富有活力,才是学术成就的标志。唐豪先生在体育史研究方面有许多东西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唐先生之所以在体育史研究方面取得功不可没的贡献,就在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自己新的开拓。但是,我们也看到唐先生在体育史研究中确实存在着某些问题。比如,有的在缺乏史料的情况下带有较多的主观臆测…  相似文献   

20.
积极进取改进方法搞好体育史研究新的一年开始了,对如何搞好体育文史研究,搞好《体育文史》杂志的采编印发,作为体育史的研究者,《体育文史》杂志的作者、读者,在这里谈点粗浅的看法。积极进取提高地位“有为才有位”。体育社团不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即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