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周中孚曾持浙本《四库全书总目》比对胡虔刻《四库全书附存目录》,统计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无收书目九种,《四库全书总目》无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有者三十二种,并开列具体书目,载于《郑堂读书记》。经重新复核发现,《郑堂读书记》所作统计及开列书目均有讹误,逐一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2.
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周中孚曾持浙本《四库全书总目》比对胡虔刻《四库全书附存目录》,统计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无收书目九种,《四库全书总目》无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有者三十二种,并开列具体书目,载于《郑堂读书记》。经重新复核发现,《郑堂读书记》所作统计及开列书目均有讹误,逐一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成书后,分贮七阁,供士人阅览。随着时问推移和学术文化发展,各类学术著作不断涌出,于是为《四库全书总目》续编,以著录《四库全书总目》成书后新出之著作,遂成为学者们新的需求和目标。在一系列《四库全书总目》的续作中,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是很值得重视的,但是长期以来却被学界所忽略。本文就《郑堂读书记》续接《四库全书总目》的特征及其优长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之集大成者,但由于时代条件、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讹误之处.以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对《四库全书总目》中《唐子西集》提要多处讹误的辨证为例,梳理馆臣在编写提要时出现的知识性和观念性两类舛误,并对馆臣评价唐庚与苏轼关系失实的原因进行探究,帮助进一步了解《四库全书总目...  相似文献   

5.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是《四库全书总目》之后,又一部规模巨大的古籍提要目录,也是现存最大的古代文献解题目录。该书是古籍研究工作者案头必备的查考工具书。笔者在参加国家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的过程中,经常借助《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在此针对其中所存在的失误之处进行辨证,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总目》不仅是一部目录学著作,它还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微观上对《总目》诗类的著录情况进行了分析,就此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对《总目》的体例、价值和不足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从而对《总目》的全面深入研究和对《诗经》学史的研究都会提供一定的便利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郑堂读书记》是清代周中孚的一部目录著作,它模仿《四库全书总目》而作,不仅著录了许多与《总目》相同的书,而且收进了《总目》完成后,无法著录的乾隆至道光间的大量书籍,被称为《总目》的姊妹篇。虽然它许多方面模仿《总目》,但并非简单的翻版,如它的经部小类顺序。在《郑堂读书记》中,孝经类被置于经部之首,礼类、乐类、诗类被相次安排,这是它异于《总目》,独具之特色。  相似文献   

8.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继《四库全书总目》后最重要的提要式目录,有极重要的文献学价值。但由于该书未经笔削誊稿,所以不免有所讹误。前已有人就经部、集部部分条目作过考辨工作,现就诗文评类列举数条,订讹补阙,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9.
程溶《耐寒斋诗钞》在国内几部大型目录书中的著录一直存在出入,《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载已较为准确,但没有指出前代目录书中的缺漏,这导致新出《安徽文献总目》也沿用了《皖人书录》中“道光二十二年”的失载。根据考察,《耐寒斋诗钞》有道光二十五年刻本和民国钞本两个版本留存。通过比较不同目录书中的差异和对两个版本进行比刊可知,“道光二十五年”是正确的成书时间。《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著录对象并非“家刻本”,而是民国钞本,因此其统计的诗歌数目是钞本存诗数目。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是我国一部收录丰富、行文简洁的古籍提要目录,学界却往往因《总目》之经典而对《简目》的价值估计不足。该书体例简明,省略了小序,只有书名和部类等精要的内容。作为目录学入门书籍,《简目》实则更加便于查阅我国古代经典书籍,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目录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把《四库全书总目》研究视为一门专学来研究,有助于《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而关于《四库全书总目》的研究,以其两百多年的积累,是到白成体系的时候了。因此,本文对《四库全书总目》两百年来的研究做了一个综述,是放在专学的体系下,分四个阶段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四六丛珠汇选》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子部类书类存目(卷137)、集部总集类存目(卷193)均有著录,二则提要评价亦不尽相同,且有不实之处。同一著述而两处著录的疏漏,显然是由于编纂过程中标准不统一且经多人之手未能细致核对所致。  相似文献   

13.
李娟 《现代语文》2007,(8):127-128
《四库全书》的编纂,从清朝政府乾隆二十七年(1772)开始,历时10年.在纂修期间,馆臣分别为每书撰写《提要》,并把这些《提要》放在各书前,把这些《提要》分类编排,编成《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相似文献   

14.
林骅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53-55
纪晓岚是诗人、小说家,更是杰出的编辑专家。他的后半生奉旨致力于《四库全书》收集、整理、校勘工作,对《四库全书》的完成和中国古籍的收藏作出卓越贡献。他的《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最大的目录书,其学术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它有时也会有疏漏,如《蒙求》作者李瀚本是唐代人,而该书时而说是“唐李瀚”,时而又说是“晋李瀚”,前后不一,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6.
《颜氏家训》在各代目录著作中归类不一,除《隋志》不载,两唐书和宋志均归其入子部儒家,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总目提要》)却将其退入子部杂家中。细究《颜氏家训》的内容和目录学归类的原则范例,我们认为《颜氏家训》归于子部杂家不当,应仍旧归类于子部儒家为是。  相似文献   

17.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三大里程碑著作,在著录方面既有传承关系又各具特色。本文从三部书著录的诗类书着手,分别从它们著录的形式和内容,包括书目数量、编排体例、编排次序及具体书目在三部著作里的不同存在状况等进行简单比较。通过比较,对三部书的整体状况有简单把握。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经学阐释分为“讲学”与“文士”两家,并标举为宋代以后两类代表性的阐释模式.这样的划分因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官方地位和特殊影响力,也波及到当时及后来学者的经学研究中.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在阐释方法上印表现出与《四库总目》的学术史关系,形成了其别具“文士”阐释特色的《诗经》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总目》是《四库全书》的各籍提要汇编,其小序用以指明类目含义,阐述学术流派,授受源流,在目录学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功用上和图书分类的类目上及类之中录书籍的编排上全面总结继承了我国传统图书馆学的成就,予后来的学术界有很深的影响,有些直至今天尚在使用。本对《四库全书总日》小序的目录学和图书分类思想就其得失略作己评。  相似文献   

20.
《“四库总目学”史研究》的问世,首次明确提出了“四库总目学’’的概念,对《四库全书总目》的产生、发展及其后学者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分析、总结,指出了《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及思想文化价值,构建了四库总目学的学科体系,对四库总目学的发展做了展望,势必会对四库总目学的发展产生划时代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