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提出“按劳分配”的原则。列宁、斯大林发展了“按劳分配”学说,并在苏维埃建立和实践了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收入分配制度。萨伊发展了斯密的要素决定价值论,提出了要素分配理论。中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上可以建立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设想。即把分配分成两个层次,各个层次实行不同的分配原则,初次分配采取按要素分配原则,再分配采用按劳分配原则,并使这两种分配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在保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达到最终分配的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这种分配原则,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一样,反映了历史的进步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的情况下,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不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而且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分配原则的改革也拉开了序幕。在探索中先后经历了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为主体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章从三个方面,即:按劳分配原则的历史进步性及其局限、分配原则在实践中稳步发展、现行分配原则的实质和内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3.
论按劳分配原则的历史定位冉清文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分配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按劳分配原则的表现形式、分配单位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按劳分配原则有着不同的历史定位,对此必须给予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原则,按劳分配学说的前提是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模式。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不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在收入分配制度上也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关系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按劳分配原则存在着理论和现实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要素市场配置,从而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按劳分配也就转化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提倡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对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一个重大弊端,在于收入分配关系日趋平均主义化。《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打破了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平均主义、就是吃大锅饭的传统观念,为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指明了方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落实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以工资为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的同时,出现了按产分配、按“资”分配等具有按劳分配因素的多种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学术界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理论,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论;按劳动经营成果分配论;按资本雇佣制与按劳分配结合论等等。笔者不同意这些观点,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具有阶段性特点,只有坚持按劳分配,才能实现社会消费品的公平分配,达到共同富裕。同时,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按劳分配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9.
林锦礼 《广东教育》2008,(11):64-65
知识梳理 1.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必然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中,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在我国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作为社会分配方式体系中一种主体分配方式,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随着按经营成果分配、按资金与资本分配、接风险分配及按直接个体劳动的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怀疑。一些同志认为,按劳分配原则在我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则更不可能实现,因为按劳分配是一种非商品经济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不承认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们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因而与市场经济不相容①。显然,这…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学术界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理论,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论:按劳动经营成果分配论;按资本雇佣制与按劳分配结合论等等。笔者不同意这些观点,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具有阶段性特点,只有坚持按劳分配,才能实现社会消费品的公平分配,达到共同富裕。同时,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按劳分配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13.
"挑战"劳动价值论的新课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正确理解和贯彻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原则和实行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政策,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是对经济理论界的科学研究提出了一项重要任务。劳动价值论并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代表亚当·斯密特别…  相似文献   

14.
“四人帮”歪曲“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是从否认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开始的。他们否认按劳分配的科学含义,把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夸大为整个社会主义的分配,诬蔑按劳分配在“资本主义也存在”,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篡改,大背叛。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有它的确切的科学含义,它要求每个有  相似文献   

15.
收入分配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和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要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重要方针。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十六大报告提出让不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重要方针,表明我们党已经背弃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接受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让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一方面基于现实,提倡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又视供给制为理想的分配模式,追求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因而他的分配思想一直徘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相似文献   

17.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历史条件的分配原则,它既坚持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又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特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虽然在存在基础、分配客体、分配主体、分配尺度和遵循的原则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能有效弥补按劳分配的现实不足,有助于巩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不仅是商品,而且成为资本。劳动力的资本化是指工人一方面根据按劳分配原则领取工资,另一方面,凭劳动力资本分享企业利润,这并不违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原则问题,按劳分配原则只有通过市场形式才能实现,也只有通过市场并且采取公平竞争的形式才能实现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0.
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是相通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不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否定,而是对其的扩展和深化。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通的,其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承认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都存在形式上的平等,内容上的不平等;承认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并且按劳分配也默认生产要素(劳动)的个人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