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洪云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发明协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曾获得1987年笫三届全国发明展览银牌奖、江西省教育委员会科技成果二等奖、1989年度国家发明四等奖、1990年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嘉奖、江西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先进工作者、199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征兵先进个人、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997年度先进个人和江西医学院1997年度先进个人等荣誉。获得十项国家专利权,2004年获得江西省首届专利发明十杰奖。  相似文献   

2.
罗玛 《内江科技》2013,(8):102-103
<正>内江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经过20多年的攻坚克难,铸就了小麦育种的辉煌:近10年来获得省部级成果奖4项。即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2011年度高校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8-2010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2008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及2005年度内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国家农作物品种权的3项、"播种机的开放式开沟排种一体化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在《麦类作物学报》、《作物杂志》、《小麦研究》、《Euphytica》等全国及省级以上学术核心  相似文献   

3.
周明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周教授长期以来从事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软件工程、中文信息处理等重要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工程的创新性研究。他主持和完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针对三维可视化的难点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多项创造性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西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相似文献   

4.
李保明1961年1月出生,浙江缙云人。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业大学985工程“现代农业工程与信息化科技创新平台”主任,农业部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农业建筑/结构/环境/设备分会执行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理事长等职。多次赴美国、丹麦、德国等高校与科研单位作访问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8):F0003-F0003
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院长李逊教授是“中国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主要创始人和准广者,其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的“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获得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7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2008年度国家教育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合作完成的“肾结石及其慢性肾功能不全外科治疗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还积极参与专科医师的培训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表彰我国公路交通科技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科技工作者,中国公路学会日前组织开展了首届“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常成利等50人获得“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作为道路工程技术专家,常成利研究员主要从事道路工程基础科学、公路检测与养护技术、检测设备计量技术、道路通行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行业标准/规程的制修订。多年来,他以“奉献一流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科技支撑”为目标,主持和参与科技项目近20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编制行业标准27项,先后完成京津塘高速、京沪高速等近十万公里道路的检测与评价工作,主要科技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7.
雷秋模(1939— ),男,主任医师,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南昌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昌医院教授,南昌市第三医院、江西乳腺专科医院乳腺疾病防治专业学部首席主任医师.兼任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全国乳腺癌早诊技术专家组成员,2020女性肿瘤防治工程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美肿瘤协会常务理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乳腺癌筛查专家组成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市场学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全国14种期刊常务编委、编委与主审专家.发表学术论文 150余篇,科普作品20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实用乳腺病学》《乳腺肿瘤病理与临床》《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等专著8部."藤黄糊剂治疗宫颈糜烂的研究"1982 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乳房再造成形术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992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泌乳素受体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获2003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9mTc-MIRI显像癌评级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预后"2010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项.雷教授还分别获省市"五一"劳动奖、美国人体科学大会奖、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南昌市十大突出贡献人才奖、全国"百佳名医"奖以及各级科学大会荣誉奖等.  相似文献   

8.
李树君1962年7月出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机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董事长(兼)、中国农机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机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理事、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团中央、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科技成果优秀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农产品加工领域首席专家,出任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获国家专利4项(其中发明2项)。曾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家‘九五’攻关先进个人",机械工业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机械工业部直属机关"十佳"党员,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中国机械工业"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彭辉银农业昆虫与生物防治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0年出生于湖北秭归县,1967年参加工作,武汉大学毕业。多年从事昆虫病毒学、流行病学、生态学及病毒杀虫剂研究与应用,多次获得国家、中科院、省部级科技奖励,是“生物导弹”治虫技术的发明人。曾主持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国家基金及中科院重点课题共28项。1978年获国家科学大会奖,197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三等奖,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二等奖,1991年获湖北省昆虫学会青年科学家奖,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三等奖,1995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欧共体第二届尤里卡世界发博览会《国际特别荣誉金奖》。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发明二等奖。2002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二等奖。发表研究论文78篇,获得国家专利4项。  相似文献   

10.
卢耀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地质科技二等奖、全国科技图书二等奖及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荣誉奖、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河北省特殊贡献院士奖。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6,(9):33-33
郭春喜 1965年4月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1984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专业,1995年获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1995年8月至1996年5月任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副总工程师,1996年5月至2002年8月任副主任兼总工程师,2002年8月至今,任主任兼总工程师。中国测绘学会理事会理事,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1996年以来赴芬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1995年被国家测绘局评为首批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6年荣获陕西省“八五”立功竞赛标兵称号;并被国家测绘局授予“八五”、“九五”科技先进个人2000年荣获陕西省第三届青年科技进步奖;200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荣获陕西省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并获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在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项目中荣记一等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相似文献   

12.
文登整骨医院创建于1958年10月。多年来,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医院发展的活力源泉,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自主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骨伤专科医疗中心”、“全国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组织工程(骨伤)实验室”,荣获了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山东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年医院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几年来,共取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33项次,其中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一个骄人的事实呈现在我们面前:1995年,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走科工贸一体化道路,当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无。1998年,该所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以后又连续四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稳坐江西稀土行业第一把交椅。2001年,该所“离子型稀土冶炼技术及设备”项目荣获江西省200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年又获国家2001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2月,该所联合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所、北京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组建了“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股控56%,已经工商注册,正筹备上市。  相似文献   

14.
专家介绍黄润秋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教授, 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兼任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四川省副主委,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工程地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承担国家、省部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科研课题60余项,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出版专(合)著7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国际工程地质协会“Wolters”荣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霍英东奖、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等;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突出贡献博士”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段洣毅1953年生于北京市,祖籍湖南省茶陵县尧水乡。1969年入伍,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在北京航空学院毕业。1989年4月,被派往德国留学六年,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总参谋部某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2003年7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全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总装专业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全军第一届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子学会遥感遥测遥控分会常务委员。被评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主持并参与多个军队重点项目的总体论证和研制建设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1项,国防专利5项,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中、外文专著5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总体论证、系统工程、对象建模、综合集成、网络通信等。  相似文献   

16.
马克俭男,汉族,贵州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1933年10月22日出生于湖南岳阳。195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同年分配到贵州工业大学。现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贵州省勘察设计(结构)大师、贵州省首批荣誉核心专家、贵州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建设厅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钢协预应力钢结构委员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成员等。近二十年来,以项目主持人身份,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38项、国家发明展览会金牌2项、全国创造发明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香港孺子牛金球奖1项,共计50多项。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生3名,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并先后两次荣获贵州省劳动模范及“五一”奖章(1994年,1999年)和全国劳动模范与“五一”奖章(1999年),其先进事迹先后在《贵州日报》、《科技日报》等刊物及贵州、中央电视台(10台)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为了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的指示,贯彻落实“科教兴赣”发展战略,为加快江西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提供科技支撑,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科委系统实施农业科技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18.
杨洁 《科学中国人》2007,(10):92-93
韩晓日蒙古族,1960年1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1993年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毕业,1997-1998年在韩国Kyungpook大学作博士后研究;2003年10月-2004年3月在美国Wisconsin(Madison)大学土壤系作高级访问学者。参与主持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参加完成的"森林土壤标准物质研究"1996年获国家级研究成果。承担了的本、硕、博士生10余门课程教学任务。现任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院长,植物营养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土地与环境学院学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兼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农化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根际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土壤学会理事等。同时担任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和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19.
正专家简介:王海雷,1977年12月生,江苏太仓人,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湖相沉积与古环境。曾获2006年度程裕淇优秀学位论文奖、2008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六)、2010年度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六),2013年入选国土资源部首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目前承担国家地质大调查、国家  相似文献   

20.
杨克明,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副总经理,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中石化西南油气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组组长。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储量评审专家,中国石油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委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等。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大型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出版专著7部。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