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杠杆不论其形状如何平衡条件只有一个: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相似文献   

2.
杠杆处于静止不动或处于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F1l1=F2l2。如果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那么杠杆还平衡吗?杠杆在新的条件下是否还平衡,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来重新判断。  相似文献   

3.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左边的这枚邮票就是表彰数学公式F1l1=F2l2,即阿基米德杠杆原理.何为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如右下图,其中F为作用力,l1=x1:五为力臂(即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阿基米德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杠杆原理(杠杆平衡条件),从原则上来说,只要动力臂足够大而阻力臂足够小,就可以用足够小的力撬起足够重的物体,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利用杠杆可以产生改造自然的强大动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对于某些几何问题,巧用初中物理中的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得妙解.现举例说明用杠杆平衡原理求解线段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杠杆原理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如果两质点球A、B的重量分别为m、n,用一轻质杠杆相连,那么整体重心D在AB上,且AD/DB=n/m.此原理可用来解决向量比例问题.  相似文献   

6.
复习建议 1.关于杠杆,应掌握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会正确画出力臂图,重点理解杠杆平衡条件F1l2=F2l2,会进行计算和分析、判断有关平衡的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家知道,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F2/F1=l1/l2.如果在平面图形中将某些线段当作杠杆,给某些点施加一些力,那么这三点也符合杠杆原理,线段的比就可以转化为线段两端点的受力的比,反之亦然.下面就举例说明利用这个原理来解决数学中某些线段的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学过简单机械以后,大家都知道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杠杆常常是"变形"的,不一定直杆,可以是弯曲的;也未必就是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据此,他说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地球的质量大约是6×1024kg,人产生的推力约为588N,我们设想要撬起地球这个庞然大物,又找到了合适的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所用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为1023:1,当然要找到这样长的杠杆确实非常困难,但这个假想的实验包含了科学家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只要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足够大,动力与阻力之比也就足够小,这样使用杠杆也就最省力.  相似文献   

10.
1例题选析例1一根杠杆长1m,支点O在它的最左端,现将一重为90N的重物放在距O点20cm处,若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则当动力F作用在杠杆最右端,方向时,动力才最小,且动力解的大析小是。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设F阻=G=90N,l阻=0.2m,F阻l阻=90N×0.2m=18Nm。要使动力最小,则应使动力臂最大,由图可知,只有当F竖直向上时,动力臂才最大,且l动=OB=1m。因为F动l动=F阻l阻,有F动=Fl阻动l阻=181Nmm=18N,所以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大小应为18N。说明对于杠杆平衡问题,应依题意画出示意图,…  相似文献   

11.
备忘清单 1.认识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④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相似文献   

12.
机械与人     
《物理教学探讨》2009,(7):80-91,159
1.认识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同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④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相似文献   

13.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使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是最长的,所以要做出杠杆中的最小动力,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一)简单机械1.杠杆(1)几个概念①杠杆—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②支点—杠杆绕着其转动的固定点。③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其转动的力。④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其转动的力。⑤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⑥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2)杠杆示意图用一根线段表示杠杆,在这线段上画出支点(O)、动力点(A)、阻力点(B)、动力(F)、阻力(F2)、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这种图是杠杆示意图。画杠杆示意图的步骤;①辨认杠杆,确定支点…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准备我们已经学过,杠杆只受一个动力和一个阻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如果杠杆受两  相似文献   

16.
分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为使动力最小,关键是找到“最长的动力臂”.这三道题中动力作用点已明确,连接支点和动力作用点,就是最长的动力臂;再作出“最长动力臂”的垂线,即“最小动力”.另外还要注意力的方向。动力和阻力使杠杆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答案如图4,图5,图6.  相似文献   

17.
中考常涉及到判断杠杆是否平衡问题,有很多同学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往往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而走进误区。因此,我借助几例典型例题,谈一谈判断杠杆是否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解题基本思路1.确定杠杆平衡条件中的四大要素: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的大小。2.明确杠杆中各力  相似文献   

18.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当条件改变后再判断杠杆是否平衡,一般的方法是分别找出变化后各自的力与力臂的积,比较其积的大小,再判断其平衡状态。现介绍用“极限法”分析杠杆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刘宏 《今日中学生》2005,(20):39-40
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前212)是古希腊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发现了杠杆原理--即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 运用这一原理,他曾经设计过杠杆滑轮系统,创造了用小力把大船拉到水里的奇迹.他为了说明杠杆的威力,曾经说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用它撬起地球来."  相似文献   

20.
杠杆是否平衡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判断.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如果F1L1=F2L2,则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F1L1≠F2L2,则杠杆不平衡.当杠杆不平衡时,力与力臂乘积大的那一端下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