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租界被人们称为“国中之国”,有一套从占领国移植过来的管理模式。其组织机构既负责对内管理,又负责对外交涉。租界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活动,一般不为所在国的民众所知晓,往往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天津图书馆编辑、整理的《天津日本租界居留民团资料》影印出版,为揭露当时日本在天津的侵华行为,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天津日本居留民团(以下简称“民团”)是20世纪初日本人设在中国天津日本租界内的行政机构。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其前身是大日本租界局。居留民大会、行政委员会和民团吏员是日本居…  相似文献   

2.
《历史档案》1985年第2期,刊载了崔之清同志的《太平军进军桂林决策的形成与实践考略》(以下简称《考略》)一文。认为1851年太平军攻克永安,至次年突围北伐时,并没有攻取金陵为都的计划。进军桂林的决策,也是1852年“4月13日在荔浦县境由洪秀全、杨秀  相似文献   

3.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邵阳就有了三元堂、经纶堂、经国堂等专门从事雕版印刷的书坊。邵阳郡斋胡澄刻的贺铸《庆湖遗老诗集》九卷、拾遗、补遗各一卷,是邵阳最早的刻本。邵阳雕版书业的特点多是世代经营。从江西迁来的谷氏兄弟“经纶堂”、“经国堂”,吴氏父子“经元堂”、“经文堂”,  相似文献   

4.
以前在讨论太平天国北伐得失时,有的学者曾以太平军到北方没有马队,无法与清军形成抗衡之势,认为不宜北伐。随着对太平天国北方战场研究的逐步深入,学者们发现北伐太平军不仅建立了自己的马队,而且在战场还发挥了一定作用。黎仁凯在《北伐太平军在直隶》一文中,提到北伐军的马队创建于围攻怀庆之时,马队在太平军北伐中,特别是在直隶征战中的作用,应该引起重视。张守常在《太平天国北伐史》一书中认为,李开芳出奔高唐  相似文献   

5.
上海图书馆藏民国十三年(1924)刻《山阴州吴氏族谱》中有《古文观止》编者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的生平资料,涉及到生卒年月、父兄子嗣、生平履历及与为《古文观止》作序的吴兴祚的关系,对于《古文观止》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有《读红小识》、《犬窝谈红火《忏玉楼丛书》,均稿本,为吴克歧辑著的红学丛书,另有《仟王楼丛书提要》,亦为吴氏著,稿本。吴克歧,宇轩丞,吁胎人,生活于清末民国时期,写过小说,曾活动于上海。南京一带,现知有关吴氏的情况大致如此。然《忏玉楼丛书》所收书后多有吴氏题识,其中均署名作“忏玉生”,则仟玉生为其号,又署名等处除有针印“吴克歧印”和“轩丞”外,还有铃印“装孙”。“红楼梦里人”等,则嘉孙、红楼梦里人当为其字或别号。吴克歧癌嗜《红楼梦》,所著《犬窝迷话》云:“余作《红楼梦正误》及《…  相似文献   

7.
<正>《李申夫军事函札》形成于同治二年(1863年)至同治四年(1865年),记述了李榕在曾国藩门下掌理军务,处理文牍,筹办军需,调配粮草银钱,领兵弹压太平军、捻军,是研究湘军与太平军、捻军战役战斗的重要历史资料。李榕,字甲先,号申夫,生于嘉庆己卯(1819年),卒于光绪己丑(1889年),四川剑州人(今四川剑阁县),道光丙午举人,咸丰壬子进士,咸丰己未入曾国藩幕府,后与李鸿章同僚属曾国藩门下。现存于广元市档案馆的这批档案具有一定的历史价  相似文献   

8.
《两江第一次书目》 [22]36页"历代改元考[一卷],明朱常(氵眄)编[常原作当],抄本,一本."泽逊按:作朱当(氵眄)是,当(氵眄)尝辑《国朝典故》.《总目》误作常(氵眄),吴氏复据《总目》改进呈目,亦误.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笔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在一本名为《粤桂视察印象记》(樊自觉著,上海中国生存学社1935年出版)的小册子卷首发现了蔡元培先生的一篇题辞。笔者近来对蔡元培研究稍有涉猎,本能地觉得这可能是一篇被现代研究者遗漏的文档,查诸高平叔编著的《蔡元培全集》、《蔡元培年谱长编》和朱世儒编撰的《蔡元培先生年谱》,果然均未收录和提及。其题辞全文如下(附影印件,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广西以整理军队、编练民团驰誉于全国,而努力建设亦著艰苦卓绝之概。广东亦揭著三年计划,切实进行。此两省之状况,久为他省人所亟欲目睹者。樊君自…  相似文献   

10.
1853年3月19日,即清咸丰三年二月初十,太平军这支我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农民起义军,经过两年多的武装斗争,取得了重要突破,一举占领了南京,并以此作为太平天国首都.这一革命运动强烈地震动了英国和整个欧洲。旅居伦敦、深切关注中国革命的马克思,遂于5月20日写了这篇题为《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8页)的国际评论。评论热情地称道太平军起义为“一个强大的革命”,并且精辟地论证了这一革命的起因及其对欧洲各国革命的深远影响。此稿投寄美国进步报纸《纽约每日论坛  相似文献   

11.
<正>吴廷芬(1830—1907),字诵清,号蕙吟,又号小杏,徽州休宁人,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三度充任总理衙门大臣。庚子之乱中致仕归里,生平事迹湮没不彰,《清史稿》和地方史志皆未立传。近日笔者在文物市场发现一份吴氏神道碑拓本,存1833字,不仅是目前唯一一篇清人所作的吴氏详细传记,更提供了总理衙门发展历程的有关资料,对于考订吴氏生平仕履和总理衙门(碑文亦称"总署""译署",以下简称"总署")相关史实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本文在释录拓本、考补阙文的基础上,广泛参考有关文献,据以佐证史论,纠正误说,并编列出吴氏生平简  相似文献   

12.
《历史档案》一九八三年第一期刊登李鹏年同志的文章——《涡阳刘疙瘩牛世修起义》,文中称“牛世修亦名牛汝秀”,不尽妥切。前不久笔者在涡阳县发现光绪三十一年修《牛氏世谱》,其中卷二记载:“履矩(配朱氏、吴氏,生三子:长汝兰、次汝言、三汝秀)——汝秀(配刘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社会各阶层纷纷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吴经熊受命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副委员长,个人主持起草《吴氏宪草》,尽管国民党政府没有完全采纳其主张,但是《吴氏宪草》对宪政、民主制度的积极探索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吴嘉谟作为晚明科举士子中的一员,纂刻《孔圣家语图》不仅具有个人特殊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时代普适性,充分反映了晚明的社会文化风气。《家语图》初刻于万历十七年,后经吴氏增改,通行本方才付梓。在尊孔重儒、明黜异学的时代背景下,吴氏出于自觉的卫道精神及其欲借刻书以图仕进的私人因素,纂刻《家语图》便在情理之中,这对认识明代大量刊刻儒书的现象不无启发。《家语图》并非吴氏所标榜的“图按圣迹之遗,文仍王本之旧”,实乃吴氏拼凑而成,由此可窥探晚明刻书伪窃之风。是书刊成后,多有衍生本出现,并一直流行至今。一方面与世人轻信吴氏之言有关,更为重要的是此书具有一定的文献、艺术与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彰显着报纸的品位,也代表着报纸追求的境界。更有研究者称"副刊是滋养民族文化的一条血脉"。《大足日报》创办于1984年,近30年来,报纸多次改版,但一直保留了副刊,且其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常年坚持了《龙水湖》(文学副刊)、《大观》(地域文化副刊)和《读书》三个副刊交替出刊,形成  相似文献   

16.
据新华社6月28日消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近日揭晓,有150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18件,二等奖54件,三等奖77件。 在获一等奖的作品有《上下一心打好今年改革攻坚战》(人民日报)、《扬州经验的特殊导向意义》(新华日报)、有《菜价追踪》(新华社)、《当农资价格飙升的时候》(辽宁电视台)、《反暴利,在南昌为什么难以展开》(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六百勇士斗死神雷场放飞和平鸽》(解放军报)、《孤岛守塔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爱心无价》(羊城晚报)、《和平,使沙漠变绿洲》(中央电视台)、《在巴黎签署执行协议的时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漫画《猪八戒败阵》(华君武)、报纸好版面(中国青年报),等等。  相似文献   

17.
李峰 《历史档案》2002,8(3):131-132
吴趼人 (186 6— 1910 ) ,又名沃尧 ,笔名主要有我佛山人等 ,是清朝末年多产又颇具影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目前以 1998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吴趼人全集》 (全十卷 )收录最为齐全 ,但由于各种原因 ,吴趼人的作品仍有漏收者。笔者近来收集到 190 5年 7月 2 2日(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二十日 )《申报》第 2版上刊载的《吴趼人致商会函》1,为《吴趼人全集》及其他书所未载 ,以其反映吴氏在轰轰烈烈的 190 5年全国反美华工禁约运动的政治态度和影响相关 ,谨将其照录于后。原件文字不清之字以 [  ]标注。今日大会 [集议 ]实行抵制禁约 ,薄海内外风…  相似文献   

18.
书《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最后五篇文章《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的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史观的破产》,都是毛泽东同志对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白皮书《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以及艾奇逊致杜鲁门信的批判,发表于1948年8月14日至9月16日.说它们是批判文章,倒不是时髦的提法,1962年李新、蔡尚思等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就把这五篇文章和一篇新华社编辑部的《无可奈何的供状》冠以"对美国白皮书的批判"的总标题.对"白皮书"的批判,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  相似文献   

19.
翟艳芳 《图书馆学刊》2014,(11):104-107
明朝遗民文人顾苓在明亡后隐居苏州塔影园,其著述所存不多,且多以稿本、抄本形式流传。大连图书馆藏《塔影园集》抄本二种:一为陈乾题跋本,一为章钰题跋本,这两种版本的《塔影园集》均不见于各家书目著录。  相似文献   

20.
《烛湖集》十二卷,宋孙应时撰。应时(1154—1206)字季和,号烛湖居士,馀姚(今浙江)人。淳熙二年进士,为黄岩尉,入蜀制幕,后知常熟县。著有《烛湖集》,久佚,今所存亦为大典本。《四库提要》曰:"据应时诗中自序,盖尝应刘克庄之求,手编其稿为五十卷。集末有其侄祖祐跋,称……以十卷付梓……是十卷为祖祐所编,非其旧本也。"按馆臣所称孙应时诗,见《烛湖集》卷一九,为七律,诗题甚长,曰《闽宪克庄以故旧托文公五世孙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