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看作是前者以公有制为基础后者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两种社会经济形式,认为二者截然对立、互相排斥,是不能统一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经济既然是计划经济,那就不可能同时又是商品经济,二者不能共存于社会主义经济之中.即使社会主义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那也不能把它称作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2.
一、小引《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个结论是非常正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商品学说的重大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着把商品经济当作与私有制相联系、与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念,认为马克思是把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条件;在私有制产生之前和私有制被消灭之后,都不存在商品生产,产品并不表现为商品,因而也不存在商品交换,存在的只有产品交换。近些年来,在关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是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社会。列宁对马恩的设想有所突破和发展,提出要保留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经济。斯大林对马恩的设想没有采取科学的态度,认为商品经济是过去的残余,强调计划经济,强调指令性计划,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一传统观点,从而形成和确立。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勇气,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科学地总结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的重大突破.但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我国理论界仍然存在着争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计划经济是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形式,商品经济是物质内容,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形式和内容,这就是说,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第二,认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形态,计划经济是调节经济运行的形式,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形态和经济调节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形态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关系.第三,认为计划经济是礼会经济制度,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的运行形式.第四,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是社会经济形态.第五,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内部的商品性和计划性,商品性和计划性是内在的、历史的和有机的统一.第六,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于我们彻底改革我国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实现四化建设的伟大战略目标必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范畴,但并不是说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知道,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的,这是从社会发展的经济形态的角度说的,产品是否通过交换进入消费领域,讲的是人类社会在经济活动中是否具有商品性或具有等价补偿的关系。而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就没有这种关系。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  相似文献   

6.
计划经济作为一种基本经济制度,它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有一个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与资本主义无计划的市场经济相比,它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与共产主义计划经济相比,它只是初级阶段的计划经济。共户主义阶段的计划经济是产品经济的计划经济,而社会主义阶段的计划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这个初级阶段的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计划经济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它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化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一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一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都要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市场关系进行,“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因此,市场也是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没有商品经济,也就不会出现市场经济。至于市场经济则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它是以商品经济的存在及其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只是到了近代伴随社会化大生产才日益发展起来的。具体地说,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直接目的在于利润,价格是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何谓市场经济?理论界有诸多不同说法,归纳起来,大致分三种基本类型.一种观点是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有的说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同义语;有的说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两个范畴是对同一种经济关系的异名概括;有的说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两个概念是分别从不同角度来界定同一种类型的经济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讲话使我们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凡是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实行计划管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因此都要求计划管理,计划经济不是由公有制决定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市场经济是与商品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都存在着商品经济,因此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也必然实行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学函授教学过程中,学员对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为什么存在商品经济关系,提出了许多问题,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不成熟的看法。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是否存在商品交换关系的问题上,从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发表以来,就流行着一种“外壳”论,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交换的产品实质上不是商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用宏观管理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是商品经济的一种比较充分发展的现象形态。商品经济则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东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不很发达的国家,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获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最终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经济中有许多规律,价值规律是其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特有的规律,而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改变、消灭它,只能认识和利用它,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商品生产领域,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的重大突破。但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我国理论界仍然存在着争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计划经济是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形式,商品经济是物质内容,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形式和内容,这就是说,计划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一个国家的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造成国内统一的市场。可是,对于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含义、我国市场的现状及发展途径,经济理论界至今研究不够,认识不一,甚至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影响着市场健康发展。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些浅见。一对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理解,我国理论界有一种传统的看法: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市场存在的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变成了基本上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甚至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就是“国营商业独占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特征的科学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商品生产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了。这对推进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经济体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一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内容,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加速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以来,引起了理论界以及其他各界的极大关注,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破产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不宜适用于社会主义;有的则认为,此法只在商品生产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行,目前,我国的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故不宜实行;也有的认为,破产是属于商品经济的现象,社会主义经济既然是商品经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的。改革开放要求有新的理论指导,要求有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理论勇气。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用新的观点继承、发展马列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列主义。”我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就有两次重大的理论突破:第一次是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二次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是商品经济关系,那么,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笔者提出,社会主义现阶段全民所有制内部生产条件分配所决定的商品首先归生产它的企业所有,是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崭新的理论观点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有着长久的历史渊源和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思想是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更大范围的肯定的过程.全面了解这一过程,既有利于加深对我国经济改革的认识,也有利于对整个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