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求课堂教学的流畅,只提问好学生,不让学困生回答问题,怕学困生回答错误,耽误上课的时间,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学困生的回答往往会产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的“错误”信息,并加以巧妙利用,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课堂将会因这些“错误”而美丽,因“探究”和“解决”这些错误而精彩。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错误资源,使课堂更精彩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标准下,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成绩已成为课改的重点课题。随着年级的提高,数学学困生也在逐渐增加,大面积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成了提高整体学科成绩的关键。"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帮助学困生工作势在必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爱护学困生、尊重学困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学生学习成绩的个别差异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是普遍现象,也是家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直接关心的问题。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学校和教师的主要任务。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今天,更要求我们进行“扫盲”,使那些未来的“文盲”即不会学习的人走向会学,“学困生”不差,优生更优。提高“学困生”成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本文试图从学法指导的角度阐述如何转化“学困生”。一、“学困生”的类…  相似文献   

4.
学习兴趣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条件,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前提,更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班级内的学生不仅有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同时也有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困生。而由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那么学困生成绩不能稳定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数学课堂并不能引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主要围绕如何有效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困扰英语教师的重要问题。学困生英语成绩提升困难,教师常常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让学困生的成绩有大幅的提升,要么就是很难从根本中改善学困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常常出现"昙花一现"式的提升:某一两次考试的惊艳,然而大部分情况下,成绩还是不如人意。那么,如何转变学困生,消除两极分化现象,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充分认识到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定能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8.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现在学困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害怕数学,不想学习数学,更不想写数学作业,尤其对城乡结合部的学困生来说,写数学作业感觉到很“恐怖”,因而,这部分学生大多采取的是抄袭作业,而不肯懂脑筋独立完成作业.这样恶性循环下来,学生的数学成绩愈来愈差,学生自身也愈来愈没有自信,更有逃避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布置数学作业,数学作业的量应该多少?难度应该多大?迫切要求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信,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也为提升学困生的数学作业水平、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一定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班里的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都存在学困生。所谓学困生,就是学习上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多,如学校方面的、家庭方面的、社会方面的。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者,更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课堂教学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来说是找到了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有一展才华之地。但是对于能力较差,成绩较低的学生来说,课堂学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想说爱你不容易 如果说,我们把学生视为一湖碧波中的朵朵荷花,那么“学困生”自然就是最“黯淡”的荷花。我们不仅不能欣赏到他的“亮丽”,而且还要为他们“劳心伤神”,生怕拉了全班的后腿。这顶带有贬义与歧视色彩的帽子压得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抬不起头,直不起腰,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其待遇是要么置于前排接受“严管”,  相似文献   

12.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点不同,加之其生长环境也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层次性,优等生和学困生也由此产生。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需要对学困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需要对学困生的心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用耐心和爱心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性,接受并愿意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改变学困生所处的学习困境。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经常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对学习无兴趣,成绩稳定在班级的后三分之一。我们教师经常这样感叹:这些学生真让人头痛。怎么这么笨?如果他们能考八十分,甚至及格也行啊!教师对“差生”往往是爱不能,恨无法,摇头叹息日,“无可救药,朽不可成材”。  相似文献   

14.
一、正确认识“学生”这个课程资源 课堂中,学生就是一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它会使你的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作为课堂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有声的;另一种是无声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待学生有声的反应经常是立即回应,对无声的体态语等则与我们对待矿泉水瓶子的态度极其相似,要么是视而不见,要么就认为必弃之而后快。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有些学困生总是感觉到思想品德太抽象,内容空洞,枯燥乏味,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厌烦思品学科的学习,成绩自然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力争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等.而要做到这一切,我们要观察学困生的表现,探寻出造成思品学困生的原因,从心灵深处健全学困生的人格因素.  相似文献   

16.
学生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自己的言行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它是教学过程的组成因素,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的效益。在聋校数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看到,成绩较好的学生积极参与,而学困生表情冷淡,袖手旁观。如何提高学困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能力,将直接关系着他们的数学学习成效和课堂教学效益。一、设置数学游戏,激发学困生的参与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聋校学生活动环境狭窄,活动内容单调,很难产生新的需要,而学困生  相似文献   

17.
学困生的形成既有其自身原因,也家庭、学校、社会的原因,然而在思想品德学科学困生的产生与转化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是否有魅力、是否有吸引力,能否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能否调动学困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其中产生重要的影响。新课标对思想品德学科提出“重情感体验轻知识灌输”的总体要求,这就需要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如何爱护学生。”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困生被有的老师称为“害群之马”,认为他们是管理班级的“烫手山芋”,是提高学科成绩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9.
孙应秀 《考试周刊》2010,(45):78-78
在数学教学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要么上课不认真听讲,要么作业不按时完成,还有的孩子家庭教育环境不佳,我们称这部分学生为学困生。这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种畏惧感,甚至讨厌上数学课。如何让学困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呢?我结合工作体会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周宝川 《新疆教育》2012,(14):86-87
到下学期即2012年秋期,我们广西的高中阶段就进入新课改实施阶段,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因此,新课改下如何更好地转化“学困生”,别把他们丢进遗忘的角落,继续让他们的心灵受挫伤,是摆在我们高中老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特别是我们的政治“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及学科成绩,在新课改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