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若干具体事实,通过唐山解放后50年的经济振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唐山经济的突飞猛进,对比唐山解放前70年经济的艰难移步,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振兴唐山和改革开放是繁荣致富之路的真理。  相似文献   

2.
2006年金秋时节,唐山学院将迎来50周年华诞。在此,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唐山学院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1956年,伴随着“向科学进军”的滚滚浪潮,唐山学院的前身——唐山市业余工学院诞生在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学院与中华民族同命运,与唐山经济社会发展共兴衰。1969年因“文革”停办,1980年恢复招生,1989年更名为唐山市职工大学。1983年,唐山职业大学应运而生,后更名为唐山大学,1992年纳入全国普教系列,更名为唐山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西…  相似文献   

3.
1-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2-热烈欢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3-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4-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5-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7-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9-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0-…  相似文献   

4.
时隔50年.亚非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2005年4月22日再次在印尼举行历史性的亚非峰会。今年会议的主题是“恢复万隆精神的活力:致力于建立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会议签署了《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宣言》、《亚非领导人关于海啸、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联合声明》等件,这将为亚洲和非洲在政治团结、经济合作和社会化三大领域的伙伴关系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5.
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中国首次在地级城市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此项盛会离不开志愿者的奉献与参与,而志愿者精神与新唐山人文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脉相承的。通过提出唐山志愿者服务相关对策,以服务世园会为契机,努力推动唐山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弘扬唐山城市人文精神,进而提高唐山市的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6.
建国5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江泽民同志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经过50年来特别是2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熟练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几代教育工作者艰辛探索,无私贡献,为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付出了大量心血,作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心里感动、切身感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写照。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  相似文献   

8.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名城,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西邻京津,东与秦皇岛市接壤。现辖2市8县5区,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680万。到大地震前的1975年,唐山已经建成一个工农业生产发达、城市功能齐全的资源型重工业城市。1976年7月28日,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在一瞬间把唐山夷为一片废墟。震后20年来,唐山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帮助下,发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创造了人类同地震灾害作斗争史上的伟大奇迹。  相似文献   

9.
唐山各高校图书馆既肩负着对广大师生进行情报教育的重任,又是为振兴唐山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的重要场所。但是各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与其所肩负的责任还很不适应,突出的是经费问题,它已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对华北煤炭医学院、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唐山师专教育学院、唐山高等专科学校4所高校图书馆近几年的情况分别进行调查分析。因某种原因,除唐山师专教育学院图书馆统计较详细外,其他3所高校馆数字的统计比较简单。下面就此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试图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定意义上说,推行市场就业机制和倡导技能振兴行动,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政策选择,也是最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举措。市场就业机制激发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活力,而技能振兴行动则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透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大型高等教育研究专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50年 ( 1 949- 1 999)》的突出特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评析 ,并在此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 5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进程、理论建树以及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 ,建国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重要成就与进展 ,成果数量逐年递增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学科意识明显增强 ,并表现出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开放性。但总体而言 ,目前的研究水平还不高 ,科学性较弱 ,规范性也有待加强 ,这些都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在经历了思想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历程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既表现在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物质层面,也表现在民众思想从封闭僵化到空前解放、社会心理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精神层面。但无论是思想理论重大突破促进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还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带来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都是坚持和弘扬以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为核心的科学精神的结果。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和认识体系。科…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高校招生制度在艰难曲折中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经过各级教育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以及广大招生工作者的努力,高校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手段管理的现代化,为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入学深造,进而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统考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实行单独招生。学校各自为政进行招生,报考条件、考试科目、考场设置、考试时间以及录取新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经济开始了飞速发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虽然各有特点,但发展目标都是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三十年为改革开放提供人力和物质积累,为经济腾飞提供基础,经济体制也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20世纪的后20年,21世纪的前20年做出了两个20年规划,都是以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为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这两个20年的经济增长分析,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变化,明确指出两个20年经济增长的不同环境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会,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时代的必然。这是改革开放灿烂之花结出的丰收硕果。中国人在举办百年盛会的同时,也在喜庆自己走过的改革开放30年辉煌路程。  相似文献   

17.
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依靠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我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为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而且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职业教育在过去的50年间,尽管有“文革”的干扰和破坏,我国职业教育仍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发展和改革经验,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首先是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有了重大突破,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高校办学水平和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通过对上海大学生近30年身体素质发展变化的研究,特别是从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抽样分时段持续测量。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身高.体重持续增长,胸围下降,身体机能全面持续下降;尤其是身体素质持续显著下降。大学生身体健康意识缺失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引发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意识缺失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心里感动、切身感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写照。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大  相似文献   

20.
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的进化史,从小到大的发展史,从弱到强的振兴史,是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深化对非公经济的认识,进行艰苦理论探索的过程.非公有制经济30年的理论演进与实践探索,大致分为恢复时期、曲折发展时期、稳定发展时期几个阶段.非公经济,在亿万群众伟大实践中地位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