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专家简介:罗明,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千人计划"教授,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副会长,常州千明智能照明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颜色影像科学及LED照明工程领域的教学研究、产品开发以及标准制定。他于1986年获得英国布拉德福(Bradford)大学颜色科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英国德比大学颜色科学教授及颜色影像研究院院长、英国利兹大学颜色影像教授。他是Springer2016年出版的颜色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的总编辑,是图像科学技术学会(IST)及颜色着色学会(SDC)  相似文献   

2.
正专家简介:汤华燊,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物前沿研究中心主任。1976年毕业于越南西贡科学大学,获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1986年—1990年先后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和帝国化学工业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和任研究员;1990年—2014年,在C S I R O工  相似文献   

3.
喜讯     
<正>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近日在京揭晓。科学中国人(2013)年度人物、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科学中国人(2013)年度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获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组委会在对施一公的获奖评价中写道,表彰其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贡献。作为早期全职回国的"海归"科学家代表,施一公在与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委员会主席高西庆现场电话连  相似文献   

4.
《云南科技管理》2019,(6):69-70
<正>张晋(博士、教授),1983年由云南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1998年于四川大学获辐射技术及应用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3月至2001年8月在韩国国立全北大学做博士后,参与完成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的重大项目"The Brain Korea 21 Projects"之一:"低维量子结构物理"的研究。近20年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微栅/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11364045)、"新型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有没有计时科学?当然有,而且一度非常先进.<红楼梦>里的"红豆词"就有一句:挨不明更漏.打更就是和欧洲铃钟塔相应的报时系统,而漏就是水钟.可是很惭愧的是,一直到最近,中国历史学者对本国科学发展的兴趣似乎要比对中国某皇帝喜宠的妃子的衣著或身材还要小,比如,对中国古代科学第一个作系统性研究的人是英国人李约瑟(Joseph Needham),他写的七大卷<中国科学及文化史>(1954年英国剑桥书局出版)奠定了对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专家简介:李先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航),现任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西首批"八桂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2014年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计算和形式化理论等方向基础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和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先后作为主持人或技术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核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内容设置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不应过分强调拼音教学,而应该坚持"字本位"理论,先教授学生识读汉字,再将拼音作为一种学习辅助工具讲授;应重视中国文化常识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摒除厚今薄古之风,去除当下不合理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设置,增加"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化史"等课程。  相似文献   

8.
正专家简介:周忆,复旦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1992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参加国家攀登计划"非线性科学"项目,担任原"973"计划"非线性科学"骨干研究成员,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发表100余篇论文,他引超过1000次。合作科研成果曾获1992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五获奖人)、199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第二获奖人)、2011年度全国高等学校科  相似文献   

9.
正专家简介:章典,生于1954年。曾任香港大学地理系(2016年QS世界大学地理和区域专业排名第13位)系主任,现为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期刊主编(亚洲区)、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推动科学文化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2019年11月2日,来自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南非、土耳其、巴西等11个国家的15位高级专家、学者齐聚北京,共同发起成立世界科学文化学术联盟(World Investigation of Science Culture,WISE)。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任福君教授作为WISE协调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欧洲"公  相似文献   

11.
杰佛里·劳埃德为剑桥大学古典系"古代哲学与科学"教授、李约瑟研究所驻所教授。他不仅是西方古代哲学与科学史界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与古希腊思想比较研究的鼻祖。2018年5月,笔者在李约瑟研究所对话导师劳埃德教授,与他探讨中西思想比较过程中的疑难、跨学科研究的意义,以及高效工作的"秘诀"。  相似文献   

12.
也谈近代科学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与席泽宗先生商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史不仅仅是一部知识史,而是一部人类活动史,特别是一部文化史.科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乃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科学发生与发展的思想史(内史)动因与社会史(外史)动因的统一.仅仅强调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对于希腊文化的批判,而忽视近代科学对于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或者仅仅承认科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否认以往历史特别是思想史对于近代科学产生的作用,都是置"伟大的历史联系的合理看法"于不顾的非历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正>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研究组于2015年8月先后在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一篇和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两篇。他们的研究结果为弄清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发病机理,开发高效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施一公研究组的成果随之被国内外一些专业人员和媒体评价为"诺奖级成果"。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院讲席教授王小凡称,"我个人认为,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何谓"诺奖级成果"?什么是"诺奖级成果"?"诺奖级成果"据  相似文献   

14.
宋洁 《科学中国人》2012,(22):76-77
2012年6月9日,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暨2012科学中国人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活动授予基础研究、机械与运载等10个领域共80人"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奖",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郭灿城教授由于对仿生催化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入选。仿生催化是生物催化与化学催化交叉形成的新催化技术,长期受到国际学  相似文献   

15.
早在1898年,夏威夷首府火奴鲁鲁博物院的创立者C·R·比肖普(Bishop)就曾提出过研究太平洋科学问题的建议。1907年“太平洋科学研究院”终于在夏威夷成立了。 1914年,英国科学促进会曾在澳大利亚开会。会上讨论了太平洋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问题。191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在旧金山开会,讨论太平洋科学研究问题。1916年,美国科学院在华盛顿开会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W·M·戴维  相似文献   

16.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1922年9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到1944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先后得获学士、硕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因与李政道先生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历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席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和洛克非勒大学董事。美国国家科学院、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台北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科学院荣誉院士,曾经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鲍威尔科学成就奖,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等科学奖项。2019年4月29日,杨振宁先生应明德讲堂思想系列主持人、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的邀请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做客"明德讲堂",李树深校长主持了本场讲座。杨先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近两千研究生再次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经历(图1),并明确重申,对于几年前反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这一观点,"我的看法完全没有改变"。本刊特将报告及听众交流全文整理,经杨振宁先生审定发表,以志盛事。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2015—2016年将发射4颗科学卫星。2015年10月欧空局(ESA)前局长、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顾问Roger-Maurice Bonnet教授访华期间,本刊特对Bonnet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就世界及中国空间科学研究计划的整体设计、运行与管理及国际合作等问题发表见解。1中国近期即将发射4颗卫星,包括预计于2015年年底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DFG)新任主席卡佳贝克尔(Katja Becker)教授在2020年DFG新年招待会上发表了题为"服务社会"的主旨演讲,就基础研究及其资助和DFG的未来工作阐明了观点。作为德国最主要的科学资助机构之一,DFG致力于支持德国高校和公益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专注于单纯由好奇心驱动而不考虑应用目标的纯基础研究,推崇自由、独立与多样的科学。虽不否认应有一定的优先设定,但反对仅以"实用性"衡量科学及其资助价值。这一理念和原则与DFG在德国创新链及资助布局中的位置有关~(1),对基础研究及其资助也具一定代表性及借鉴意义。本文编译了讲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7月7日至10日,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简称创新院)院长任福君教授率团一行5人赴英国参加由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和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在伦敦联合主办的"中英科学技术与创新合作:下一个四十年"论坛。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马辉,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20.
研究内容涉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异蛋白质完成其特异功能的过程机制、蛋白质的结构(X-射线晶体衍射,核磁共振等)、蛋白质的功能、高通量蛋白质表达谱分析(蛋白质组学)等。现有教授4人,其中长江特聘教授2人,3人获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目前已形成一支颇具竞争力的研究群体。昌增益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2年在美国德克萨斯贝勒医学院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在清华大学工作,2003年调北大工作;目前兼任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CSU-China)委员、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理事、国际蛋白质协会主办刊物《ProteinScience》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