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木子 《辅导员》2010,(6):17-18
听写生字是每位小学语文老师都要做的事情,传统的听写做法是要不断以旧带新,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生字生词。以前的我每次都听写很多词语,批改后让孩子把错字改一行,我再进行复批。但是有的孩子改了一次又一次,听写本上一片红,还是记不住字的样子。个别学困生,每次听写都有改不完的错字,课间也不能按时出教室活动,让他们回家改错,则免不了家长的批评,久而久之,学生们对于听写产生了害怕的情绪。如何让学生不再害怕听写,  相似文献   

2.
听写生字是每位小学语文老师都要做的事情,传统的听写做法是要不断以旧带新,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生字生词。以前的我每次都听写很多词语,批改后让孩子把错字改一行,我再进行复批。但是有的孩子改了一次又一次,听写本上一片红,还是记不  相似文献   

3.
我的儿子从上学开始,就害怕生字,一听要写生字,特别是听写,就犯愁。老师第一次听写22个生字,儿子错了8个。当老师把听写本放在我面前时,我心里难受极了,也失望极了。一怒之下,我狠狠地打了他。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儿子更惧怕听写了。反思后,我改变了做法。我用一张4K的图画纸画了一只大袋鼠,挺着个大肚子,伸着手好像向主人要什么东西似的。我告诉儿子:“大袋鼠饿了,让你喂喂它。”我让孩子把生字、词写在一张张小长方形的纸上,然后贴在大袋鼠的肚子上,孩子的兴趣可大了。有时工作忙,我忘了给孩子听写,儿子会提醒我说:“妈…  相似文献   

4.
常听家长抱怨:现在做父母真难!自己忙了一天,回家还得陪孩子学习!今天听写这个,明天检查哪个,唉!孩子被弄得神经兮兮,大人更是没精神上班,老师到底是怎么教的?也曾听老师们抱怨:现在孩子真难教!昨天作业没写完,今天东西没带齐,家长是怎么管的?每当听到这些抱怨,我的内心就很纠结:现在的教育怎么了?大家为何如此焦躁,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邻居家的孩子在楼下写作业。妈妈正在给孩子听写生字:“词语、词语、文明、文明……”我从旁边路过。妈妈有事让我代替她看着孩子学习。于是,我拿起课本,就从听写任务的最后一个词开始读起,孩子一脸茫然的看着我,我读第二遍,他更茫然了,我接着读第三遍。孩子轻轻的对我说:“不是这个。”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家长,对带孩子所要付出的艰辛肯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惟独没想到家长是个很没面子的角色,似乎只配被学校呼来喝去。孩子小时,家长免不了要接送。但学校似乎从不考虑家长的时间如何安排,是否宝贵。学校心目中没有家长,还把教师应尽的责任推给家长。“陪读”,是每个家长都经历过的。默写生字、背外语、检查作业、试卷签字等等,老师布置的,家长即便有意见也不敢违抗,出于无奈,只得照办,惟恐孩子“吃不了,兜着走”。老师向家长告学生状的事,在我们周围更不少见。不少家长常因孩子淘气而被老师“勒令”到校,接受训斥。回家后,…  相似文献   

7.
冉兰芳 《上海教育》2007,(3B):58-58
据一位家长介绍,今年他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虽然老师每天留给孩子的作业不多,但留给家长的作业却不少。每天晚上,她都要给孩子听写生字、监督女儿读课文,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最让这位家长头痛的是,她每天都要给孩子出一页数学练习题、一页语文练习题,看着孩子做完,再批改、打分,而且,题型还要常出常新,否则,老师会不满意。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错位     
鉴于学生生活能力太差,许多小学热热闹闹地搞了一些学生穿衣服、洗手绢、缝钮扣之类的活动。赞同者认为这是素质教育的新开拓,家长则称颂这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明智举措。与此同时,有些家长自愿或被迫变成了老师的“助教”,听写生字,背诵课文,监督作业,签字画押,忙个不亦乐乎。赞同者认为这是家长主动介入学校教育,教师则对家长的热心配合很表感谢。细想,却未必尽然。教孩子洗手绢缝扣子,本是家长份内的事;听写生字、默写课文乃是教师之职责。现在双方都把自己的若干任务“谦逊”地让给对方,而腾出手来去到对方的职责内“开拓新…  相似文献   

9.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特别是像写日记这样的家庭作业,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更需要家长辅导、帮助。老师给二年级的学生布置日记,有时命题,有时让孩子自己找材料,而作为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开始他不知道写什么,有可记的内容他也不一定想得到,这时就要家长及时点拨。第一步,帮孩子找到写作的材料。我告诉儿子,许多事都可以记下来,这几天有什么高兴的事,不高兴的事,吃到什么好东西等,都可以作为日记的内容;第二步,怎么开始写呢?我一般是让孩子先讲,讲的时候,他是眉飞色舞,但光记流水账是不行的,我就告诉他,写…  相似文献   

10.
老师给每个孩子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写刚学的生字,并为每个生字组两个词,作业完成后让家长检查并签字.……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好,是由很多的因素促成的。帮助孩子在学习上走上健康之路,实现良性循环,家长可做的事很多。我认为最显见、最重要的,却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道理就是学习和生活的“不可替代性”,即任何人(包括家长、老师)都不能代替孩子学习。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孩子需要时,给一点儿必要的帮助。老师违背了这个规律,搞“注入式”教学,让学生进行重复性的劳动;家长违背了这个规律,干出很多出力不得好的事:一会儿给孩子买课外练习册,一会儿又送孩子上补习班、培训班、特长班,一会儿又亲自动手给孩子加码留作业……弄得孩子比大人还忙。本来是…  相似文献   

12.
"王老师,李凯把田昊弄哭了。"语文课上,我刚布置完同桌听写生字词的作业,就有学生告状了。唉,这帮不安分的小调皮,真拿他们没办法!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喜欢琢磨一些既能让孩子学得轻松,也能让自己教得轻松的法子。比如,生字的掌握,我很少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抄写,我会在听写的前一天晚上布置学  相似文献   

14.
很多家长看见我第一句话就是——想让孩子进好学校,家长该怎么做?我们都知道,家庭类型多层多样,不能一刀切,没有一把万能钥匙的.我们也不能以能否进重点学校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不过,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长都应该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下午放学,我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学生正在等着我布置作业。一个学生说话了:“每个生字写两遍,后面组个词,再让好朋友听写一遍。是吗?魏老师?”我发现学生的脸上都没有一丝高兴之意。看来,我日复一日固定不变的作业布置模式已经让孩子们厌倦了。一丝愧疚涌上心头,我话锋一转:“同学们,那你们想怎么写呢?”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我回家读读课文就行了,因为我已经会写生字了。”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学生对生字词识记的积极性,我试着采用了“点兵点将”的方法。一天下午放学时,我向学生宣布:同学们,明天我们要做一个“点兵点将”的游戏。游戏内容:识记第七课的一类字。游戏规则: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有权利让任何一个同学听写“游戏内容”中的三个词语,听写全部正确者算过关,有错别字者,要满足听写者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不得侮辱别人的人格,不得是有危险的事情。文艺类:表演一个节目。体育类:做两个俯卧撑或围操场跑两圈。学习类:背一篇文章的精彩片断或一首古诗……参与人员:全班学生,包括老师在内。这一活动方案一宣布,学生欢呼雀…  相似文献   

17.
有位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妈妈苦着脸说,快被自己的孩子气死了。为什么呢?孩子不好好学习呗!上课做小动作,回家不愿意做作业,写不了几分钟就埋怨作业多。家长想再多布置点作业,他就往桌子底下钻。我问这位妈妈,她给孩子"加餐"的作业都是什么?她说,算术、英语、生字什么的,让孩子多做些习题!  相似文献   

18.
家长:现在家长们越来越忙,让孩子学琴、学画、学识字、学算术。家长忙,孩子忙,也不知道这是喜还是忧。老师: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早期教育也是应该的,只是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任何事情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家长:如果孩子本人并不愿意学这些东西,而家长又认为这是孩子必须学习的,矛盾出现了,究竟如何解决?我认为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强迫孩子学他们不愿学习的东西。老师:孩子的意愿也并不  相似文献   

19.
学校阶段性练习刚刚结束,就忙坏了孩子家长。不管孩子成绩怎样,都得在孩子练习卷上签个名。其实,这种让家长在孩子作业、练习和试卷上签名的现象随处可见。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家长得检查并签字;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家长得监督并签字;学习阶段性练习,家长得写意见并签名……签名就如学校、老师、家长的一件法宝,牢牢地把孩子套住。学校、老师认为,家长签名了,学生便再也无法偷懒了;家长们认为,学校这样的做法,孩子学习的自觉性高一点。于是,在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家长签名就这样一天一天开展下来。而笔者认为,如此方法有着一些不妥,应慎用。…  相似文献   

20.
据一位家长介绍,今年他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虽然老师每天留给孩子的作业不多,但留给家长的作业却不少。每天晚上,她都要给孩子听写生字、监督女儿读课文,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最让这位家长头痛的是,她每天都要给孩子出一页数学练习题、一页语文练习题,看着孩子做完,再批改、打分,而且,题型还要常出常新,否则,老师会不满意。另外,每天的功课复习完后,她还要帮助女儿预习第二天的功课,工作量真是不小。这位家长表示,本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