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在“独”的环境里,家里东西和父母的爱均归他独自享受,再加上父母的过度呵护,逐渐使一些独生子女养成自私,任性,专横,霸道的不良性格特征。家长们为此感到焦虑,希望利用各种场景和机会改变孩子这种“独”的状况,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1要教会孩子与他人分享。 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普遍存在着过度疼爱自己孩子的心理,在一些家庭里,父母总是舍不得吃穿,尽最大的可能让孩子吃好玩好,凡是家里好吃的东西,大人一律留给孩子一个人吃,如果是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无论花多少钱,家长都要给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许多人看来,独生子女因为家里没有同龄的伙伴,只有成年人的呵护,所以,“独”是他们所有人格特征中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他们自私、不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缺少同情心似乎已经成了独生子女的“专利”。那么,我们的孩子果真如此吗?我们的孩子同情心在吗?  相似文献   

3.
书讯     
《少年儿童研究》2005,(2):26-26
当独生子女时代来临,人们忽然发现教育孩子成了“天下第一难”。过去,孩子懂道理多在兄弟姐妹之间体验,而今天的独生子女家庭推动了这一天然资源,进入信息社会,孩子的优势往往超过父母,使许多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甚至难以和孩子沟通,相当多的父母娇庞孩子,又寄予过高期望,走进了“智智轻德”的教育误区。  相似文献   

4.
富人教子难在一个“富”字,独生子女难教育难在一个“独”字,如果把“富”字和“独”字结合起来,教育就可能变得难上加难。这位富翁的明智在于,他不仅变“独”为“双”,使独生子有了朝夕相伴的“兄弟”,还为孩子找到了身边的最可信服的同龄榜样。  相似文献   

5.
应培养幼儿关心父母的情感□张凤珠在我国现有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大多数,许多父母把无限爱心倾注在子女身上,对子女关怀备至。孩子在情感上得到的是单向“输入”,却不知如何付出,也不知如何“输出”情感去关心父母和他人,其结果势必使孩子从小缺乏“爱心”,一切以我...  相似文献   

6.
书讯     
《少年儿童研究》2005,(3):36-36
当独生子女时代来临,人们忽然发现教育孩子成了“天下第一难”。过去,孩子懂道理多在兄弟姐妹之间体验。而今天的独生子女家庭失去了这一天然资源,进入信息社会,孩子的优势往往超过父母,使许多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甚至难以和孩子沟通;相当多的你母娇笼孩子,又寄予过高期望,走进了“重智轻德:”的教育误区。  相似文献   

7.
书讯     
《少年儿童研究》2005,(4):15-15
当独生子女时代来临,人们忽然发现教育孩子成了“天下第一难”。过去,孩子懂道理多在兄弟姐妹之间体验,而今天的独生子女家庭失去了这一天然资源;进入信息社会,孩子的优势往往超过父母。使许多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甚至难以和孩子沟通;担当多的父母娇宠孩子,又寄予过高期望,走进了“重智轻德”的教育误区。  相似文献   

8.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爱武 《山东教育》2004,(12):45-46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全家的服务中心,不但父母围着孩子转,甚至连祖父母、外祖父母都竭尽全力、心甘情愿地为孙辈“效劳”,使这些孩子在家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在家庭中“小太阳”的地位越来越严重,他们往往对父母的付出,亲人的帮助,他人的照顾习以为常。视为理所当然而心安理得,一个从小不懂知恩报恩的人,长大成人后很难指望他帮助他人,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10.
星星点灯     
“给父母洗脚”成小学生作业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别出心裁,把帮父母洗脚、吃饭时帮爸妈夹菜等作为家庭作业,让“亲情作业”改变独生子女身上的弱点,也架起了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在教育过程中,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发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得到长辈的关爱多,而主动关心别人少。为了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思想品德,新学期刚刚开始,学校就给32个班的1500多名学生布置了“亲情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帮爸妈做件事。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将“作业”时的感受写出来,分年级进行“亲情作业”交流。令学校意…  相似文献   

11.
当今家庭的“三独”:独门、独户、独生子女,给我们带来了教育的新问题。孩子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邻居间的来往也少。让孩子走出门,父母怕孩子“野”了,请别的孩子进来,又怕弄脏房间,碰坏家具电器。这种情况对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当然是很不利的。交往危机日益成为解决独生子女问题的重要环节,它迫使我们在指导家庭教育时探讨一些新的方法和途径,“三人友好小组”就是在  相似文献   

12.
自1979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当年的独生子女如今已成为“独一代”父母、“独一代”教师,他们与“独二代”学生构成了“三独链条”。“独一代”教师是“三独链条”的中间环节,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当“独一代”教师“遭遇”“独二代”学生,擦出了不小的火花,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馨 《考试周刊》2010,(30):216-217
平时在和朋友的交谈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多是娇生惯养,一些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的品性,有的孩子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大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对父母所做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使父母很伤心。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这究竟是怎么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孩子们却不知先哲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的辛苦、劳累.对孩子无私奉献的心甘情愿,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的小心翼翼。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切只有等孩子们做了父母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但到那时却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14.
当前,许多家长对独生子女十分溺爱,使孩子们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会关心他人,不懂得尊敬父母,不晓得感恩师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许多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日渐遗忘和丢失。基于此,通过语文教育,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成了语文教师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5.
于田 《家庭教育》2007,(4S):12-13
山东胶南读利来电问: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体验了太多的爱。我觉得,为了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还应该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能什么事情只考虑自己。可是,该怎样培养热心肠的孩子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分享,有同情心。"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父母身体不舒服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孩子很少主动表示对他们的关心。究竟是孩子们心中缺失爱,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独生子女长期处于被父母、长辈、亲朋好友关爱的氛围中,不少孩子往往认为他人对自己的关怀是理所当然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只知道接受却不懂付出,不合群、自私、不关心他人等不良品格逐渐显现出来。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的主人,学会共同生  相似文献   

17.
“独生子女容易走向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要让孩子自己付出爱,给孩子爱父母、爱他人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爱他们,否则就会导致‘无情’。奉劝父母们要学会享受儿女,而不是伺候儿女,孩子的‘无能’是父母过度保护带来的。‘无责任感’是因为父母老是帮孩子承担责任,聪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自作自受’。”——教育专家卢勤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父亲,当我写下这个标题,心中不由得一阵惶恐。试想,哪个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担心孩子出事?而且凡是出事往往与某个秘密有关。所以,绝大多数父母和教师都不希望孩子有秘密。据我们在全国城市做的调查发现,近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被父母偷看过。有些父母甚至理直气壮:“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监护人,看看你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可以说,父母们包括教师们大都希望孩子是“水晶人”,能让人看得明明白白,不存在丝毫秘密。早已具有权利意识的当代青少年,自然无法容忍父母对自己隐私的侵犯。他们用各种方式表示强烈的抗议。…  相似文献   

19.
关爱他人是一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心中有他人的孩子容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面对当今的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现状,教师应针对相关案例,探索培养孩子学会关爱他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爱的尺度很多父母却很难把握住。想要培养出一个善良、有爱心、心中有他人的孩子。需要父母从小事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