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辞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比喻修辞教学的内容包括掌握比喻修辞的基本类型、加强学生对比喻修辞在语境中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比喻修辞的能力。高中比喻修辞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与其他相近的修辞混淆、对比喻修辞教学内容的扩展、学与用的联系不够紧密等方面。针对这些难点,我们应采取在比较学习中感受比喻修辞的文辞之美、在随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修辞运用能力、结合写作和口语交际讲究兴趣教学等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比喻是汉语修辞传统中重要的修辞方式之一.它内容丰富,作用大,应用广.但在常见的一些修辞著作中,对有关比喻的分类、比喻跟其他辞格的关系和区别等问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而造成修辞教学中的许多困难.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本文就比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探讨和商榷.  相似文献   

3.
正运用修辞主要就是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从内容上,修辞可让所写的事物变得更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从形式上,修辞可使句子形式整齐对称,达到意境美和韵律美,突出强调语势。现从两个方面对一些修辞的特征及其运用作简要分析。一、各种修辞的特征(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俩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相似文献   

4.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格,在教学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比喻的类别,实际上,类别划分只是外在的语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比喻修辞格的内容关系构成上有的是事物的外在形象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物的性质特征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物画面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理关系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教学中,分析比喻修辞句的这些内在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句子内容。  相似文献   

5.
许红 《学语文》2015,(2):83-85
比喻是最受关注的修辞方式,是中等语文教学中修辞教学的重点之一。以中专学生为对象的比喻的拓展性教学,主要落实在比喻的"相异点、类型、语言形式、特殊作用、文化制约、非比喻‘像’字句"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运用修辞的手法表述语言,是一门语言艺术,使语言更生动形象、鲜明、耐人寻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比喻修辞是普遍使用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更生动形象,使语法学习通俗易懂。修辞手法的运用贯穿语文教学的每一个阶段,在进行修辞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课文引用的例子、语境进行分析,深入语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近年来,学术界对修辞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析,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为例,对比喻修辞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及教学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比喻修辞手法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鲁迅先生是比喻修辞运用的高手,本文以鲁迅先生的《故乡》为例,仔细分析了其中几个经典的比喻修辞的运用,通过这些经典案例,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这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8.
比喻虽是一种文学修辞方法,但在数学教学中若能恰当运用数学比喻,它同样具有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灵感,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滕敏 《语文天地》2016,(4):87-88
修是指修饰,而辞是指辩论性的语言。修辞顾名思义,就是对语言进行修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排比、借代、拟人、比喻等是常用的修辞手段。修辞的目的在于使用语言时,充分利用修辞手段,使语言表达更具感染力。在高中语文修辞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按照教学进程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高中修辞教学的内容1.消极修辞消极修辞所表达的物体更加抽象,不具体,  相似文献   

10.
比喻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修辞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文章试着从比喻喻体选择的独特性、喻材的广泛性、比喻形式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来分析钱钟书《围城》中这些个性化的比喻,特别分析了钱先生对比喻这种修辞格创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比喻虽是一种学修辞方法,但在数学教学中若能恰当运用数学比喻,它同样具有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灵感,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之功效,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适时抓住文言文中的古汉语修辞,效果非常好,学生们对古代文言文掌握、理解非常到位,可以说掌握一点古汉语修辞,一方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古代作品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阅读古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古汉语修辞目前主要有以下20种:比喻、夸张、借代、比拟、委婉、摹状、仿拟、引用、反语、双关、拈连、藏词、设问、错综、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层递、顶真。下面就其中比喻、借代、夸张三种修辞简要地分析一下。比喻比喻有明喻、隐喻两种。明喻是使比喻事物与被比喻事物同时出现,并在两者之间加上“如”、“若”、“犹”、“似…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选编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其中出现了“通感”这种修辞格,由于教材及教参上对这一修辞解释的过为简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概念也是不甚明了。并且由于通感与比喻、移就等其他修辞非常近似,经常会产生混淆。笔者试图从定义、分类以及其与比喻、移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来对通感这一修辞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金玲 《考试周刊》2011,(1):103-104
俄语成语是俄罗斯语言的精华,当中存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段.20世纪以来,比喻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对更好地理解话语含义、正确表达句子及提高语言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介绍俄语成语中的比喻修辞手段及其语言特征.以期能更清晰地认识俄语成语,为我们的言语教学实践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性材料.  相似文献   

15.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修辞就是对语音、词汇、语法巧妙灵活地运用,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达到好的表达效果。下面仅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式,并谈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常见的辞格1.比喻——就是打比方。比喻里,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叫喻体,连接二者的词语叫比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比喻辞格。比喻的作用,能给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也能把深奥  相似文献   

16.
叶中 《学语文》2005,(1):26-28
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考点要求学生对这8种常用的修辞方法能正确运用。首先要弄清常用修辞方法的特点,忌混淆、似是而非,如比喻,一定要了解本体、喻体以及二者的相似点和关系,方能区分明喻、暗喻、借喻;  相似文献   

17.
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将会使文章增彩不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修辞方法既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又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 为了更好地掌握、区别、运用这些修辞方法,下面略谈一下自己的见解。一、借喻和借代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种。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一个比喻句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在明喻和晴喻中,一般三部分都出现,而借喻的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 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看下面例子:  相似文献   

18.
一.比喻不仅仅是修辞方法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都会涉及到。在常人眼中,它也仅仅是修辞方法而已,它的作用只在于使语言由抽象变得形象,由枯燥变得生动,由深奥变得浅近而已。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尽管在修辞教学与研究上我们已经付出许多努力,但修辞教学的现状还是不能尽如人意,突出问题仍然表现为重点偏颇与方法单一。长期以来,“辞格中心论”统治着修辞的教学与研究,这种只重视积极修辞而忽视消极修辞的倾向,多为研究辞格的定义、格式、构成、分类以及作用,以致把修辞和辞格等同起来,认为修辞教学就是向学生讲讲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常见手法而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修辞比喻的教学中,我们常容易流于粗疏和肤浅,把比喻简单地讲成人所共知的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了事。而在实际的语言现象中,比喻有如五彩缤纷的花苑,不经意中便会将一些较为特殊的比喻忽略而不加分析,造成遗珠之憾。笔者据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心得,与同仁交流于下.一、较喻。这是一种比较性质的明喻,其结构形式不说成“甲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