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总结多种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选取负荷密度法对广州市白云区饱和年远景年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并采用综合用电水平法、电力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和横向类比法四种方法对负荷预测结果进行补充和校验,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探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远景年负荷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垂扬 《科技风》2013,(23):25-26
当今,电力负荷的不断增长对电力生产的调节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实现电网的实时控制和长期规划发展,必须对电力负荷进行科学预测,只有这样才能在电力生产中掌握主动权。本文首先对电力负荷的预测进行了分类,重点对负荷经典预测方法和负荷现代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5,(24)
电力负荷的预测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对电量的预测,一种是对现有的负荷密度进行计算,通过对这两种数据的推算来获得电力负荷预测结果。本文具体介绍了电力负荷预测的运行基础,并进一步阐释了七种电力负荷预测在配网规划中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玲 《科学中国人》2014,(3S):92-9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电力已经成为了我国生产发展、日常生活需要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所以,在这对电力严重需要的社会环境下,城市电网规划问题也已经成为了不少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在进行电网规划时,需要对不同区域的电力需求进行负荷预测,但由于区域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预测方式的变化,便造成了负荷预测不够准确。对此,本文在探讨当前城市电网规划负荷预测方法特点、预测要求的基础上,对完善负荷预测方法的有关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莉 《中国科技信息》2014,(21):178-179
电网负荷预测是电力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事实上,电力负荷能够预测电力市场的不同需求,电力负荷预测的概念:在满足系统运行特征、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通过历史负荷值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在确保其准确度与速度的前提下,决定将来的某一负荷值。电网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有重要的意义,负荷预测是确保电力市场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电网负荷预测对于电力市场各方的正常运作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讨论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负荷预测的种类及预测的步骤,详细地介绍了负荷预测的传统方法及新技术,及负荷预测技术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电力负荷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有效提高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粒子群优化技术(PSO)相结合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以历史负荷数据气象因素等作为输入,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时刻电力负荷进行预测。该模型利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代替传统的经验风险最小化,以充分挖掘原始数据的信息,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旨在提高预测模型的训练预测精度。实际算例表明,使用PSO-LSSVM方法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BP神经网络和LSSVM方法的预测结果相比,所提出的PSO-LSSVM模型预测平均误差仅为0.85%,具有更高的精度,适用于电力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种负荷预测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十二五"的负荷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最终确定了高中低三种负荷方案,结合负荷的预测结果和现有电网结构提出了呼和浩特电网"十二五"末的网架。  相似文献   

9.
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中的基础工作,是制订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电网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负荷预测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需要大量反映客观规律性的科学数据,采用适应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对其进行科学的电力负荷预测,对于保障电网规划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电网规划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因此,准确的负荷预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分析了电网规划对负荷预测的提出的要求,最后对空间负荷预测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郑罡 《科技广场》2012,(6):94-96
根据多年从事电力负荷预测的经历和感受,重点介绍在电力需求预测中需电量预测的几种常用方法,并对这几种预测方法作了阐述,同时就如何做好电力需求预测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为 《大众科技》2014,(11):52-55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必须要有能提供其荷载的电力设施。文章对目前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现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监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莫莫格湿地土地覆被预测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元胞自动机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利用1986年和2004年两时期的ETM遥感影像,对莫莫格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覆被变化进行了动态的模拟和预测,探讨了元胞自动机模型在湿地土地覆被变化预测和湿地资源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湿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在模型实现过程中,以正六边形元胞取代传统的四边形元胞,克服了传统四边形元胞各向异性的先天不足,减小了模型预测的误差。应用BP神经网络与元胞自动机相结合自动挖掘出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转换规则,不仅降低建立多种土地覆被类型预测模拟的难度,而且减少了人为的主观因素,提高了准确性。将模型应用到莫莫格湿地保护区,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土地覆被类型比较得出预测精度达到约80%,通过对该地区未来34年土地覆被变化的预测,反映出了该地区耕地面积增大、湿地减少的生态环境变坏的趋势,为该保护区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焱 《中国科技纵横》2014,(8):27-28,31
对时间序列的预测是一项重要的数据挖掘技术。本文将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一种ICA—WNN预测模型,并应用于风力发电功率时间序列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得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以Micaps资料为依托,建立地市一级气象台远程SQL Server数据库的过程,并从预报的角度对这些数据库资料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应用。结果表明:SQL数据库建成后,常规资料可以在江西省内气象台站共享,各台站无需每天保存刻盘,查询某一段时间、某一类强天气的平均场变得非常简单,如月平均场、区域暴雨平均场等,这些都为地市一级气象台的预报准备了资料和方法。同时运用SQL查询数据资料可以很方便地建立一些预报指标,并对以前老预报员在预报实践中得出的预报指标进行检验,并且SQL查询的结果就是一回归序列,可以直接用来建立回归方程,形成各类天气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线性与非线性最优组合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冬梅  牛文清  杨荣 《情报科学》2007,25(11):1672-1678
通过建立六种线性和非线性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比较了线性组合预测和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以及神经网络方法和其它最优组合预测方法的预测效果。实证分析表明,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的总体预测效果优于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并且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具有优良的特性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严金花 《大众科技》2013,(12):31-33
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仿真结果有重要影响,由于负荷特性的辨识是负荷建模的主要方面之一,故提高负荷模型的准确度就需要对负荷特性分类进行研究。文章在详细分析SOM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SOM神经网络的负荷分类方法,以负荷模型参数作为负荷动态特性分类特征向量,应用SOM神经网络对负荷特性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对负荷样本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8.
潘水凡 《科教文汇》2014,(24):24-25
本文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主要分析了国内外近年来对认知负荷的研究状况,期望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进行认知负荷的测量,还关注学习者个体的内部心理因素对认知负荷的影响,建议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以求达到在减小最小负荷情况下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短期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洋  孙银川  常俾林 《资源科学》2013,35(7):1474-1481
提高短期光伏发电预测水平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并入现有电网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对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发利用、保证并网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短期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测方法进行了分类归纳总结,对各类方法的发展趋势、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统计智能类预测方法是国内外小型光伏电站短期光伏发电量预测技术发展的重点,总体平均预测误差在3.0%~ 11.0%之间.简单物理模型类预测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大中型并网光伏电站业务运行采用最多的短期光伏发电量预测方法,总体平均预测误差在5.0%~20.0%之间.复杂物理模型类预测方法是未来大型光伏电站短期发电量预测技术研究和发展应用的主要方向.文章结论对我国短期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测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肖平  成云 《未来与发展》2007,28(9):54-57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影响下,我国正大力实施以教育为主要阵地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并针对我国教育的落后状况制定了旨在全面提高我国人口整体素质发展战略。对未来一定时期内从业人口中高学历层次指标进行预测。鉴于此,本文特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之数量目标进行探究,力求通过国际同时期从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和同GDP总量时从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进行比较,又通过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模板对从业人口数量的需求的探讨,提出人事数量配置以有效劳动力数量需求为依据;并认为用绝对数来衡量教育发展成效更优于比率,让市场以效率和效益优先进行人员配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数量目标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