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初中物理中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个教学难点,要突破它,首先要教会学生作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再指导学生作不同物距的凸透镜成像光路图,根据成像的虚实,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像距的大小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引导学生从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出发,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比较、归纳和应用,让学生能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灵活的应用它解决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行初中物理第一册《光的折射》一章的教学,学生普遍感到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章末小结中采用图像法直观地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做了归纳概括,使学生感到直观、新颖。再配以简洁的口诀帮助记忆,效果会更佳。经多年教学实践,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总结为:物近像远,关键两点,二倍焦距决大小,成像虚实看焦点。物近像远:即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移近时,经凸透镜折射所成像的大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都在增加。若用字母u、v、f分别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所成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凸透镜的焦距,则有u减小,所成像的大小及…  相似文献   

3.
学习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很多同学容易记错物距、像距的范围及像的大小变化.为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现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解答凸透镜成像的问题时.很多同学常感到无从下手,且容易混淆物距、像距的范围及像的大小变化.要解决这些疑难.同学们需要记忆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过程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通过在全过程中的独立性、主动性,通过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最后自己形成清晰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属于"知道"的水平,要求并不高,如果学生只知道像的大小、正倒、虚实也就达到了标准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仅仅知道像的大小、正倒、虚实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不但要在头脑中清晰的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而且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会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6.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 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非常抽象,让学生直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非常困难的,要求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该规律则更是难上加难。通过多年教学的探索,近几年来以学生实践探究和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效果显著。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大小的关系为主轴,学生通过"猜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践操作、数据分析和归纳"等,让学生对实践探究产生兴趣、发现问题、小组解决问题。引入用图像和数学分析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凸透镜在日常生产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已成为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教学难点。物体经凸透镜成像时,由于物距的变化,导致所成的像的大小、虚实、倒正随之相应变化,对于这一点,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体会到,学生在实验中都能做出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的像,但像和像距以及物距的大小变化规律却很难找出,而且过一段时间学生会遗忘或张冠李戴。为此,  相似文献   

9.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  相似文献   

10.
解答凸透镜成像的问题时.很多同学常感到无从下手,且容易混淆物距、像距的范围及像的大小变化.要解决这些疑难,同学们需要记忆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相似文献   

11.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几何光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时需要用作图法和实验法加强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然而,作图时需在黑板上画出多幅光路图,而演示实验又要在光具座上进行,费功费时,且不便于对照和操作。我们研制的双功能凸透镜成像教学仪把作图和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种方法同步进行,优势互补,能使学生生动形象地观察到因物距变化而引起像的大小、虚实、正倒以及像距变化的连续性动态物理图景,牢固地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1 制作方法 该教学仪由作图装置和实验装置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  相似文献   

12.
在凸透镜成像过程中,当物距由大到小变化时,像的位置、大小、正倒、实虚都随之作相应改变,同学们对于这些复杂的变化,往往感到很难掌握和记忆.这里请同学们记住“两个分界点,两句话”,就可以记住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  相似文献   

13.
透镜成像公式是对透镜成像规律的定量分析.新统高中物理必修教材上,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公式的推导,从而得到了物距、像距和焦距三者的关系.而对于凸透镜成虚像、凹透镜成像并未进行公式推导,只是通过对物距、像距和焦距三者的正、负号进行了说明.这样一来学生在解题中,正、负号问题较大,错误率极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穿插凸透镜成虚像、凹透镜成像规律的推导,然后对三种规律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三种规律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而让学生加深印象,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苏科版《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上册中最为抽象、最难理解的环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主要有三部曲——实验、作图、口诀,其中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最重要的.一、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每人一个凸透镜,让他们用凸透镜看书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不断慢慢增大凸透镜与书本间的距离,观察像的变化.窗边的同学移动凸透镜时,意外地发现书本上居然出来了窗外景物倒立、缩小的像.通  相似文献   

15.
贾丽  朱文军 《物理教师》2013,34(1):44-47
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多、成像情况复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设计中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探究过程.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考维度,在选择实验光源时要综合考虑,处理实验数据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一、热点解读平面镜和凸透镜是光学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有:①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平面镜成像作图;③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④利用凸透镜特殊光线进行作图;⑤凸透镜成像规律;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等。考查题目一般不难,但有时也会有少量的较难题目出现,如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线方向时平面镜转动角度大小的判断,根据不同的成像情况判定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凸透镜成像时出现的一些现象的原因分析和根据题意要求选择合适的平面镜和凸透镜等。总之,平面镜和凸透镜在中考试卷中是考查频率非常高的知识点,因此我们在学习…  相似文献   

17.
物理新课程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感觉某方面知识点较多、较乱是常见的现象。如果不能较好地掌握记忆方法,往往容易打击初学者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因此,掌握记忆方法与技巧,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我时常运用技巧记忆法,使学生提高兴趣,牢记知识点。如教学“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这节课知识点较多较乱,且凸透镜成像规律在中考中也是热点,每所中考学生得分情况也不太理想。特别是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忆,较多学生对物距变化造成像的大小虚实的特点不清楚,且很容易混淆。为此,我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1 教学目标a .知识目标 :①知道什么是实像 ,理解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 ;②知道照相机的原理 ,了解调焦环、光圈、快门的作用。b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推理的能力。c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科学实践和探索的兴趣。2 教学重点当物距大于 2倍焦距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 教学难点当物距变化时 ,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规律。4 教学器材a .演示器材 :照相机、幻灯机、自制幻灯片、光具座、凸透镜 (f =10 0mm)、蜡烛、火柴、标记板。b .分组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 (f=10 0mm)、蜡烛、火柴、光屏、粉…  相似文献   

19.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高中物理教材《光的反射和折射》一章的重点、难点内容 ,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透镜成像规律动态地呈现出来 ,有利于揭示规律 ,降低难度 ,提高课堂效率。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研究方法1 .1 凸透镜成像规律a .物、像位置 (物距、像距 )关系 ,不同物距的成像性质 (成像或不成像 ,像的正立、倒立、放大、缩小 ,实或虚 )。b .物像移动问题 (移动方向、速度关系、物像间距变化问题 )。以上两点都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重点内容。本章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透镜成像作图法 ,即利用特殊光线研究物体成像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上面的规律 (…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阶段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常用的“F”型LED光源的缺点,提出将其改进为“F”型面光源,使其成像时在光屏上比较容易找到清晰的像,准确地确定物距和像距,在此基础上自制凸透镜成像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