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体密度测量是八年级物理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本节课程内容后自然想到如何利用身边的器材测量日常生活中常见液体的密度。智能手机搭载的众多传感器,安装适当的软件就能更为准确地进行物理实验探究预测量。利用手机气压传感器测量液体的密度,取材容易,操作简单,测量结果比常规方法更准确,为学生进行日常物理实验探究、测量液体密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课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关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技能,懂得物理的测量规则,体会物理测量的意义,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教学设计需把握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深刻领会苏科版物理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精心创设系列的测量活动,凸显学生的探究行为,并以评价促进学习。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教学中笔者以为上好物理实验课,做好物理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上好探究型的物理实验课呢?下面我就以"测量小灯泡的功率"为例,谈谈我对这节物理实验课的设计思路.下面是我设计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4.
实验操作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保持长期记忆。本文以电阻测量实验为例,分析电学操作实验对理解电学相关物理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离不开测量 ,而测量需要测量工具 ,所以学会测量工具的使用是学习物理的开始 ,是打开物理学之门的钥匙 .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测量工具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对初中学生而言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也是重要的 .本文专门谈谈初中范围内所涉及到的要求测量的物理量及其所对应的测量工具的三个特征 .一、初中物理中要求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及对应的测量工具在华东版初中物理教材范围内 ,对物理量的测量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用初中学生所学过并掌握的测量工具无法直接测 ,但可用物理公式计算出的物理量 ,这一类属于间接测…  相似文献   

6.
以“温度的测量”教学为例,尝试将智能评价系统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本节课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体验温度测量工具的选用过程,认识到物理量单位引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从构造、原理的关联性角度深度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利用智能评价系统进行实时测评,既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科学向初中物理的过渡,更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最重要。类比法是物理学习很重要、也是经常用到的一种科学方法。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通过比较知识上某些相似之处,推测其它方面也会有相似之处,从而用类比法解决疑难问题。如,通过类比特殊方法测量电阻解决特殊方法测量密度问题,通过类比速度、压强等解决课外拓展——演绎式探究问题。学生掌握了类比法这一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在遇到疑难问题就有解决的规律和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减轻了学习的负担,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学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已经掌握了测密度的一般步骤,但运用到具体情况中时,大部分学生还不能把问题考虑得完整、透彻,独立操作能力一般.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建立和理解“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学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已经掌握了测密度的一般步骤,但运用到具体情况中时,大部分学生还不能把问题考虑得完整、透彻,独立操作能力一般。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建立和理解"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林德志 《物理教师》2006,27(4):6-47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能为学生多样化学习物理知识创造环境,同时能使信息技术成为认知、探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MATLAB作为工具协助完成实验,实现实时测量、数据处理、图像绘制的一体化,突出了现代化测试手段和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长度测量是初中物理的一个实验内容.有效地进行长度测量的教学,对学生学习后面的内容非常重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几点浅薄之见,愿与物理教学同仁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2.
祁建飞 《考试周刊》2009,(49):163-16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课程新理念逐步深入的今天,物理教学中教师仍易走人“实验就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和操作测量工具、仪器设备以验证定律”的误区。为实现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特点,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有力工具,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实验、讨论讲述,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课堂气氛不再沉闷。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规律,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程度。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两个长度测量的原始物理问题的解决,介绍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素质拓展教学和兴趣教学的具体实践,指出原始物理问题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初中物理的测量大气压强实验存在的实际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改进了实验装置,提高了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学习物理的最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在物理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对过程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物理学中常见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多次测量的方法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但根据实验的要求,多次测量的目的和方法又有所不同,使学生混淆不清,特别是在中考实验中最容易出错,现将电学中多次测量的有关实验分析、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学习物理学,首先得掌握测量,认识测量、掌据测量的方法和技能,是学好物理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徐宁 《物理教师》2005,26(12):2-53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与实验紧密联系的就是测量.物理量的测量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之相关的考试题目形式多样,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是许多学生非常头疼的内容.通过调查和实验,我们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困难主要在于没有理解物理量测量过程的本质.为了突出物理量测量的本质,我们把这样一类测量叫做映射测量,即在物理测量的过程中通过测量其它物理量来反映待测物理量.被测物理量不是直接通过实验测得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其它物理量的映射.我们通过三个维度扩展建模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克服了这部分知识学习的难点.下面我们从映射测量模型的构建谈起.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习兴趣测量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451 名高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物理学习兴趣量表为工具、研究不同中学生群体之间的物理学习兴趣水平的差异、物理学习成绩与物理学习兴趣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就物理学习兴趣的平均水平而言, 重点中学学生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男生与女生、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之间, 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就离散程度而言, 重点中学学生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之间, 差异显著; 而男生与女生、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之间, 差异不显著。(2)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但相关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义务教育物理教材中,几组测量电阻和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相似电路的对比,提出物理教学要力求做到评价诊断与科学探究的有机结合,并尽可能将学生出现的差错转化为课程资源,有效提升物理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同时,测量长度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按实际测量进行事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