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朱鸿军 《传媒》2010,(6):22-24
中国报业未来的命运究竟怎样?众多专家对此莫衷一是."唱衰者"认为,无论是从人类媒介的历史发展规律,还是从当前国外纸媒的发展状况和国内有关报业发展的关键数据来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新媒体产品的日趋普及,纸媒作为一种落后的媒体生产方式,衰退是其短期发展大势,消亡则是其最终归宿,这不会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与之争锋相对,"乐观派"认为,纸媒发展更多与经济环境、经济周期密切相连,中国的经济还处在低水平阶段并且发展很不平衡,因此报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在复苏,与之相应,中国的报业也在复苏.  相似文献   

2.
尹明华 《传媒》2006,(12):41-42
时下,新技术支持下的新兴媒体给传统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报业发展遭遇"拐点","纸媒贬值论"、"纸媒边缘论"等消极言论顺势而生,对读者和广告商形成误导,给报业经营带来潜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一问:报业还有明天吗?对于这个问题,业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数字时代平面媒体都必然出局,纸媒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另一种观点则相对乐观,认为当前中国报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面对数字媒体的冲击,纸媒仍然可以通过增量突破,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特别是中央媒体这支力量,是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报业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中国国情决定中国的报业不会消亡和衰退.目前中国的报业至少还存在四方面优势:品牌优势、公信力优势、专业团队的职业素养优势以及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4.
范以锦 《传媒》2013,(8):26-27
早在2003年,中国就有学者提出"纸媒拐点"的说法,但还未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直至2005年业界有人提出"报业严冬论"之后,才引发了有关"拐点"的大讨论。尽管多年来探讨持续不断,但正常情况下纸媒经营者也若无其事,"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异常地冷静。然而,一旦出现"严冬"的气息,自然也会有恐惧感。去年纸媒形势超常的不好,"纸媒拐点真正到  相似文献   

5.
赵丽丽 《传媒》2018,(15):28-2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受众碎片化阅读的需求.换言之,移动互联网分流了受众,传统媒体人才流失、新闻业务盈利能力下降,"纸媒将死"的论断甚嚣尘上.如今不管是《深圳晚报》以创意广告扩大传播力、拉动收入增长,还是《荆州日报》借鉴"中央厨房"模式重构采编流程,我国传统媒体都在探索媒体转型发展,其中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以非报业类盈利平台的发展为我国媒体转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新的媒体.新媒体一出现,其便捷性、互动性、可参与性等诸多特征,令纸媒逐渐失去市场,人们称纸媒所处的艰难时期为"报业寒冬".在这种大环境下,受新媒体冲击的纸媒该如何守住阵地,如何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业深度融合,体现了传统纸媒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融合,以及纸媒寻求突破与转型的探索。传统纸媒要促进深度融合目标的实现,应持续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宽、经营优化、管理提升等方面发力,实现不同层面的高效融合。报业深度融合背景下,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成为不少报业媒体寻求突破的积极尝试。传统纸媒开始积极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其...  相似文献   

8.
肖景辉 《传媒》2007,(1):18-21
中国报业走过了不寻常而又耐人寻味的2006年. 这一年,传媒学界和业界中关于报业的悲观言论依旧不绝于耳,"拐点论"、"抛物线论"、"冰河期论"等各种学说此起彼伏.中国报业从业者和前一年度一样,依旧聆听着国际国内"纸质媒体经营整体下滑"的舆论;依旧承受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给报业广告增长带来的经营压力;依旧感受着新兴媒体"兵临城下"的紧迫形势……  相似文献   

9.
从2008年末开始,美国报业翘楚《论坛报业》、《明尼阿波利斯明星报》、《新闻纪事报》以及《费城报业》等相继倒闭,这次倒闭固然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由于传统纸媒不敌网络媒体的冲击。中国报纸业同样受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冲击,特别是在移动媒体同样提供新闻信息的当下,纸媒似乎越来越处于弱势状态。"新兴传媒的不断涌现,让我们进入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多元媒体时代。因循守旧的传统媒体只有加快更新、转变和整合步伐,才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1]因此纸媒需要根据自  相似文献   

10.
纸媒、广播、电视、网络,在这四大媒体之后,"第五媒体"成为手机的代名词.几年来,国内的手机报遍地开花,2007年,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沂蒙晚报>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了沂蒙手机报;2008年<临沂日报>与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合作分别推出了临沂速读与灵通报,据不完全统计,这3份手机报的订阅用户已达近20万户.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5,(18):62-67
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全球报业市场陷入集体滑坡的颓势中。在中国,报纸产业面临困境,"报纸消亡论"被讨论了近十年之久,并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在报纸转型路径的讨论中,"报网融合"一直是个炙手可热的提法和转型策略,本文拟结合相关现实案例分析都市类纸媒"报网融合"的现实困境,指出其运行过程中将面临人事限制、运营矛盾、内容共享困境等诸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报业特点,提出都市类纸媒发展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2.
陈全 《采.写.编》2016,(5):138-139
当前,报业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舆论和传播格局正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与此同时,2010年以来,传统纸媒广告营收普遍下滑.在这一轮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动报业多元化经营,才可能保持报业经济健康发展,进而继续反哺做强新闻主业,更好发挥宣传舆论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3.
曹佳欣 《传媒》2018,(14):74-75
在新媒体时代,纸媒正面临着读者减少、广告下滑、发行量下降等危机,生存环境不断受到挑战.在纸媒转型过程中,如何实施创新传播策略,真正"扭转颓势"是至关重要的.如今纸媒的转型升级步伐日益加快,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积攒了大量的网民,尤其是年轻受众群体.因此,纸媒通过与电商合作,在运营模式上更加积极、主动、灵活,融入新媒体环境,将发行量转为流量.笔者以阿里巴巴"媒体电商"为例,研究"纸媒+电商"模式如何通过跨界合作,让报纸成为连接商品的端口,引领全新报业产品形态,扩大受众群体,增强传播力.  相似文献   

14.
以人才建设“领跑”全媒体报业转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媒体时代对报业人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在产业链各方的推动下,原有的媒体和行业边界不断被打破.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报业适应、融入"全媒体"时代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要实现融入,纸媒内部传统的组织结构、生产结构以及管理运行方式首先需要实现自我转型,相应地也对报业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以下简称“报业总社”)于1999年底由中国体育报社、新体育杂志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和中国体育杂志社合并而成,同时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也是国家体育总局的直属单位.在报业总社创建时,即拥有5报20刊1社.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多种新兴媒体形式正在瓜分传统媒体的固有领地,传统纸媒发展式微.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世界报业开始进入低谷之年,报纸的"消亡论"和报业的"寒冬论"争议四起。然而同时,更多的报纸媒体不甘示弱,相信着报业春天一定会再次到来。它们尝试驾驭媒体环境,掌握竞争主动权,从报纸文体改革入手突破新媒体变局,保持传统纸媒优势的同时给了新媒体一个热情的拥抱。  相似文献   

17.
一 虽然仍有人比较乐观地预测中国报业还有十年"黄金发展期",但十年之后--传统纸媒会不会在一夜之间迅速凋零,相信绝大多数纸媒从业者或多或少会有悲观的担忧.  相似文献   

18.
郑杰 《中国记者》2015,(3):125-126
面对全球性"报业危机"困境,新闻资源整合、媒体互动、融合、交流、合作是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对地方纸媒而言,借助与省级以上媒体合作的机会,将其特有的新闻服务优势最大化发挥,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正确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纸媒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整个社会的新闻传播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纸媒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对于这种趋势,悲观派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和新兴媒体的普及,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纸媒迟早会彻底淡出人们的视野;相较于悲观派,乐观派则认为,比起国外的纸媒,中国的报业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利用纸媒强大的内容优势,通过多元化探索,纸媒仍将有焕发春天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现在,媒体行业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于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线上媒体逐渐取代传统纸媒的地位.随着媒体融合从"相加"向"相融"深化,传统纸媒行业的发展受到阻碍.传统纸媒行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纸媒编辑要从创新的角度实现纸媒行业的转型发展.本文从融媒体的角度入手,探究融媒体时代下纸媒的现状,进而分析融媒体时代下纸媒编辑应对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