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调查法、访谈法对皖西北12所武术学校进行研究;目的是探讨民办武术学校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结果发现:习武热潮减退、国家对义务教育政策不同解读、学校自身方面的原因和生源数量减少是武术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议政府要对相关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支持民办教育,武术学校应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访谈法、数据整理法对武术学校学生日常管理进行调查。发现武术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学生法制淡薄,缺乏人文关怀,日常管理涣散等消极因素依然存在。针对目前这些情况,日常管理让很多武术学校管理者感到困惑,文章据此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日常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辽宁省地方武术学校套路教练员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辽宁省武术管理中心登记注册的17所武术学校的教练员教学训练状况良好,但从教练员的教龄、学历、职称、岗位培训、科研等情况中发现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以期为提高辽宁省地方武术学校的发展和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影响我国民办武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和条件,提出了发展对策:提高认识,改善民办武术学校的生存发展环境;确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战略规划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导入新的办学理念;完善现有的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体系,优化管理体制,建立公平、公正的办学秩序。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办武术学校兴起的社会学原因探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办武术学校是民办教育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在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全面透视民办武术学校历史沿革、社会环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用社会学观点对武术传承历史脉络、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规范这类学校的管理和推动社会武术的健康发展有所补遗。  相似文献   

6.
我国武术学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方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武术学校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剖析了我国武术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以探讨武术学校健康发展的对策。本文旨在为武术学校的规范办学、良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献计献策;为职能领导部门制定方针政策和法规,指导我国武术学校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提高山西省武术学校(馆)散打教学水平和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第九届武术学校散打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武术学校散打的整体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线上,运动员的拳法、腿法、摔法等使用率和成功率都很低,直接单招攻击成为比赛的常用动作,防守反击、二次及以上组合动作攻防等难度动作在比赛中很少运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国部分重点武术学校学生的德育状况进行调查,指出现阶段在武术学校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河南、陕西、山西、四川、福建、北京、天津等省的十五所武术学校(重点武术学校9所,普通中小武术学校6所)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学校的法制建设和学生法制观念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在全民族共同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武术学校的法制教育之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供我国教育主管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塔沟武术学校学生运动损伤情况及造成运动损伤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大多数塔沟武术学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运动损伤,常见的损伤部位有踝关节、腰部、膝关节和腕关节。(2)造成塔沟武术学校学生运动损伤地自身因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思想不重视、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的错误;外界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械不合理。(3)塔沟武术学校学生运动损伤机率高的主要场地有:水泥地、塑胶场地、草地、泥地。(4)塔沟武术学校运动损伤后的诊断情况依次为:膝、踝关节的损伤有77人,占56.8%;肌肉拉伤有34人,占25%;韧带拉伤有28人,占20.4%。大部分人在损伤后能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合理,但仍有少数人选择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民办武术教育沿革与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我国民办武术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结论:历史上我国民办武术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我国民办武术教育的发展加速了民族传统体育制度化教育的进程,但在教育制度,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探讨了民办武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民办特色教育规范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师资培养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出现阶段中小学武术发展所出现的问题以及高等院校在培养武术师资发现的问题等,认为培养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的全面复合型人才非常关键.以期探讨出为培养中小学武术师资的对策,为武术师资的培养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武术传播活动是武术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武术馆校主要是面向青少年,且大部分是脱产性质,对大众的方便性不足。教学点是武术的传播场所,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就是一种传播的小环境,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武术学习的便利条件,武术在这种有组织的形式中得到传播。文章通过教学点模式在社区健身武术传播中的特征分析,认为教学点模式具有传播对象较明确、组织的规范性、场所的固定性、指导的系统性等特征,提出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教学点的设立;加大教学点的宣传力度;完善教学点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社区健身武术教学点的指导员建设;立足于不同群体对武术健身的需求等社区健身武术教学点建设对策,为健身武术在社区中的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在广泛的地理区域内有多种武术流派存在和发展,而每一种武术流派都是中华武术的历史见证,承载着武术文化的本质存在,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养身之道与精神取向。雁北地区地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接合部,在武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武术拳种,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雁北地区的武术流派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能为厘清中华武术的发展脉络提供一些微观视角下的佐证,从而对武术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简单分析武术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形式的扩展,研究在小学中开展武术普及活动的关键问题,提出将音乐融入武术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以消除小学生在学习武术过程中出现的枯燥厌烦情绪和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传统的视角剖析武术流派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家族本位思想、门派观念、民间宗教与结社等对武术流派形成产生的影响,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本文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探究武术流派的形成,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武术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厘清传统武术流派的脉络、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有利于我们把握和理解武术发展的整体面貌,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部分,可谓源远流长。文章运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综合考察我国近现代学校武术的发展历程,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对目前普通学校武术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为今后普通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借助历史资料,采用地域文化学研究方法,探讨武举制发展的历史背景;以清代山东武举人和武进士人数的地域分布情况为例,统计了清代齐鲁地区武举人数与武术拳种的地域分布情况,分析了武举人数与地域环境、习武风气、民族性格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不断快速发展,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太极拳、喜欢太极拳并开始习练太极拳,随之对太极拳的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文章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太极拳的起源、历史演变、拳种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叙述分析,并由此提出四点建设性意见:打造太极品牌;借助电视媒体,推动太极拳市场化发展;借助学校平台,营造太极拳气氛;建立系统的太极拳文化学科,从而为太极拳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