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电动模型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体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源,血管则是血液循环的管路系统,本文仅以物理学的角度阐述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力学特征,对于卫生学校的物理教师,了解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力学特征,把物理学知识和人体生命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为医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陕西教育》2005,(12):64-64
戴口罩防冷。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  相似文献   

4.
宽容成就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芝文 《青年教师》2007,(10):45-46
在英国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引人瞩目的藏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个叫约翰·麦克劳德的  相似文献   

5.
就鱼类与哺乳类在血液及循环生理方面作一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6.
为在初中血液循环一节课的教学中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对知识的掌握,本文介绍"人体血液循环演示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制作和演示方法,供教学应用。  相似文献   

7.
春困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寒冷的冬天,人体受到低温的影响和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  相似文献   

8.
由常规教学效果可知,人体的血液循环知识抽象而难以理解,往往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使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建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进行操作与演示,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静为动,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模型的制作,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促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插图"血液循环模式图",从看图、读图、析图和用图方面,剖析了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重要知识。以"点"带"面",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6E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操作与“重视实验教学,重过程轻结果”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一致,以“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为依托,探究6E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人体与pH值     
人体与pH值广西钦州民族师范学校(535000)石海信pH值不仅是化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也与人体密切相关。对于人体来说,不同部位有不同的pH值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就表示某个部位中毒了或者患病了。本文试简述人体各部位的pH值,使我们能随时注意并测定有...  相似文献   

12.
陈燕飞 《生物学教学》2010,35(12):43-45
借助人体血液常规化验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血液的组成,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读人体血液常规化验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人体心脏做功的过程及大小,为医学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医学信息。近几年来.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偶尔见到这方面的近似计算题,也为这类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流体力学中实际液体的伯努利方程,分析在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做功的过程及其近似计算的方法。结果建立血液循环的物理模型,运用实际液体的伯努利方程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出人体心脏做功的大小。结论掌握和理解心脏做功的过程和计算方法.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体血液内缓冲体系入手,对血液的pH值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5.
1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血液循环”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二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是教材的重点章节。因为人体内细胞与环境之间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必须依靠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完成 ,因此是学习人体其他生理活动的基础。该节课是在承接“血液的成分、心脏和血管的构造”的基础上 ,对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管道系统中流动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深入的学习。内容上与上节课相互呼应 ,构成一体 ,并为以后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气体交换、废物排泄等内容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这样的安排符…  相似文献   

16.
《师道》2020,(1):63-63
跑步有哪些好处?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不仅有利于增强人体心脏与肺部的健康,而且还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使身体充满活力。跑完步后,人的精神会变得更加集中,头脑也会更加敏锐,有利于摆脱忧虑,使人体保持年轻状态。然而,跑步虽好,但以下这几类人,不太适合跑步。  相似文献   

17.
何谓气场? 研究表明,人体的气场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受之于父母,后天之气摄之于口鼻。气场直观表现为血液循环和其他生理物质循环,其核心循环为气循环。  相似文献   

18.
董正清 《生物学教学》2005,30(11):67-68
人体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为组织细胞输送养料和O2,带走废物和CO2,其中养料主要由小肠吸收,O2由肺吸收。而废物(如尿素)主要由肾脏排出,CO2由肺排出。  相似文献   

19.
《少年儿童研究》2009,(5):14-15
在英国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引人注目的藏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个名叫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和几个同学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宰杀后把内脏一件一件地分割、观察。谁知道这只狗是校长家的。校长发现自己心爱的小狗被学生打死了,非常伤心,也非常恼火,想要惩罚打狗者。怎样惩罚他呢?  相似文献   

20.
本节课是苏科版《生物》教材8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4章的内容。血液循环是本章重点内容的核心,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及时运走,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是靠血液循环来实现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关键要讲清楚血液循环的途径,使学生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