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体育美学的视角出发,从武术套路给人的美感,武术套路运动形式对美的追求,武术套路运动艺术美的表现,武术套路运动的意境美等方面阐释了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套路运动为锻炼和比赛的形式,是武术运动的主要特点之一。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套路的编排也在向新颖、独特、完善和更充分反映武术攻防技击特点的方向飞速发展,使套路的编排结构在武术比赛中愈显重要。谁的套路编排结构能  相似文献   

3.
<正>一、竞技武术套路的定义及其本质特征对于竞技武术套路的定义有多种解释,但其主要内容是一致的。"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  相似文献   

4.
武术套路演练的形和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山  王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93-395
武术套路的演练,作为一种表现其独特技击美和艺术美的运动形式,形神兼备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形与神的高度和谐统一,体现了武术套路运动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卓然特色。该文主要阐述了在武术套路演练的过程中,演练者怎样通过形与神使武术套路表现得更淋漓尽致、出神入化。培养这种“武术意识”必须要全方位地理解套路演练的内涵和精神,而且须要方法得当,具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徐美玲 《浙江体育科学》2002,24(2):38-39,43
武术套路练习中,要求运动员的呼吸形式随着套路演练的转换而迅速变化。正确的呼吸形式与配合自我控制与调节,对提高运动竞技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呼吸在武术套路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武术套路演练深刻更加完美的发展和难度的提高,促进武术竞技运动水平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6.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武术套路将技击的技术动作进行提炼加工,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来自于技击,而又对其进一步规律化、艺术化。技击是武术的灵魂,是武术最突出的特征,强烈的攻防意识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和艺术的鲜明标志。武术套路的美,  相似文献   

7.
武术运动包括套路和对抗两种形式。有人认为,开展武术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其临敌实用不是练习者的主要目的,从而忽略了对抗运动形式的发展。1979年恢复了武术对抗性项目,经过几年的表演比赛,有许多人提出,对抗和套路形式是否能相互运用?既然二者都是武术项目,就要能够既统一,又能相互区别,才能独树一帜,被世界人民承认和  相似文献   

8.
武术套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唯一一个自几千年以来得以传承和流传的文化瑰宝,其研究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趋势、竞技特点、运动员损伤及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总结、分析并研究,探讨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趋势及研究进展,旨在为武术套路运动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演练的形态与眼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术套路的演练,作为一种表现其独特技击美和艺术美的运动形式,形神兼备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形态与眼神的高度和谐统一,体现了武术运动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卓然特色。本通过对形态与眼神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形态与眼神的练习方法,为提高套路演练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论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国雄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73-73,77
从武术套路运动的形式美、意境美等方面,对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浅析武术套路演练中的稳定性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套路运动是武术的主要练习形式 ,其内容丰富、分类广泛、特点突出 ,虽然在其技术风格和练习技巧上不尽相同 ,但技术动作的稳定性要求是教学训练的关键。本文重点分析武术套路演练中的稳定性因素 ,希望能为提高套路练习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套路运动作为武术的三种运动形式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深受国人喜爱。文章从套路运动的历史与现状入手,论述了套路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竞技武术运动以及对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扬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对套路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武术套路与传统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武术主要表现形式的套路运动,在其演练形式、表现风格、结构编排中,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烙印。因此,正确地学习和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使套路运动这种形式更能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阴阳观、形神统一论、知行合一的哲学观点来剖析武术套路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武术的技击本质为依据,试论武术“打练结合”训练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找出制约武术“打练结合”训练模式的相关因素为:⑴现代竞赛需要决定运动员的训练模式;⑵套路和散打项目在运动形式、运动性质等方面的异同难以使一名运动员兼习两种项目;(3)武术国际化市场决定套路和散打项目均需要各自改进加强。并提出套路运动S在练习套路的基础上练习散打、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编排要有攻防含义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协调能力作为运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动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对于武术这种难美类运动项目,其作用尤为突出。文章主要研究武术套路运动协调能力的特殊表现,探明如何培养武术套路项目的专项协调能力,以促进运动能力的培养,提高专项水平与运动成绩。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综合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武术套路运动的运动特点和本质特征,研究协调能力的外在表现。结果表明了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在运动中有其特殊表现形式,诸如:武术套路协调性与阴阳学说、整体观以及形神统一的运动特点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现象,进一步得出了运动员阶段是发展协调能力的关键时期,并提出一系列培养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协调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武术套路运动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武舞”,历经千年延续至今。《武术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同时也对套路运动的完善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预示着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武术竞赛规则》从1958年第一个版本的诞生至今出现了6个不同的版本,它们直接影响了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武术竞赛规则》发展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武术套路从其本质来讲,可以说是艺术的另类表现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文化艺术的视角,沿着武术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了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认为,武术套路的技术特征可归纳为技击性,多样性和艺术性;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包含:武术套路运动的美是表现战斗的“生活”;是一种“距离”的美;是经过创造,所表现出的一种感染力、震撼力的美三个方面。武术套路通过形式美、意蕴美表现武术套路运动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一项以攻防技能为内容,以套路和搏击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运动。套路项目是武术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同流派的拳、械套路。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套路一般分为:单练套路、对练套路和集体套路3种。单练套路包括拳术和器械;对练套路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套路包括徒手、器械和徒手与器械。其基本特点是:融技击于体育之中.内外台一,形神兼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鉴于武术套路项目的特点,其套路项目中各单项技术动作的训练过程如何实施有效的优化控制,是武术专业教师或教练员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洪浩 《搏击·武术科学》2014,(3):F0002-F0002
2009年,在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标准化研讨会将武术界定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耍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而在1988年召开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则将武术的定义表述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武术界对技击和套路运动的发展观点不一。其中有的人认为套路动作没有攻防作用,技击和套路不属于同一个范畴,从而主张技击和套路运动分途发展;有的则根据武术的固有形式,主张“打练结合”(打即技击运动,练即套路运动),以之共同组成鉴定运动员水平的武术竞赛。“打”“练”关系的确立,直接影响武术运动的发展方向。本文试从“打”与“练”的关系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