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放缓,使得中国报业的经营环境趋紧,在危机之中以及危机过后,报业会进入一个低赢利时代,报业竞争会更加激烈。经营规模较大、社会影响力较大、公信力较强的报业集团,相对来说其受影响度要小一些,中小规模的地市报受到的冲击相对来说会更大一些,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更需要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报社的资金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6日,广西某市财政局给当地自收自支的日报社下发通知,决定从1999年1月1日起,将这个报社的广告收入纳入政府预算外资金管理。通知的主要内容有:一、报社的广告收入属财政预算外资金,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接受财政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广告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支出按计划核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报社所属广告公司收取的广告收入,属代收行为,扣除报社支付的成本费用后,应作为预算外资金缴入财政专户。三、对你单位广告收入1999年实行年预缴,待广告成本费用核定后再行多退少补;如有不合理支出应退回原处,违规支出将追…  相似文献   

3.
<正> 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中,往往会过分追求高的性能价格比,忽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即使有安全性设计,在设计上只着重于对物理安全设计,忽略了数据安全及运行安全的设计。本文结合报社新闻信息系统的特点,探讨报社新闻信息系统的全面安全性设计的概念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1945年,我和其他5位同学由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分配到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报社领导就如何当好党和人民的记者,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他说,新闻工作的四大要素,德识才学,德是第一要素。首先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有了高尚的品德,追求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就会高大,其才能就会发展得更快。“人过留名”,个人美好的名誉是珍贵的,但是,如果后面没有高尚的品格来扶持,这个名誉是保持不住的。我们几位同学牢记报社领导的教诲,注意做到自重,自爱,自律,谨言,慎行。  相似文献   

5.
<正>1994年,方正文韬新闻采编系统在《深圳晚报》应用,实现了报社采编流程计算机化,报社告别了"纸与笔"的时代。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传媒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及各种新媒体的出现,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面对如此众多的媒体形式,对信息提供者来说,如何将内容资源充分组合利用将会在传媒发展过程中起到决胜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报业技术进步的重心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报社已经从出版流程为中心转移到以信息管理为中心,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丰富的信息更成为报社业务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数据增值和数据挖掘的基础。将报社平时“生产”、收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1992,(6)
据10月30日《新闻出版报》讯,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的最后几年间,我国的新闻技术建设将会有一个大发展。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基本普及之后,新闻信息处理技术必将继续向前延伸,即在报社的采编部门逐步实现计算机化;新闻通  相似文献   

8.
报刊发行工作社会化程度高,发行人员多而复杂。因此,为保证财产、资金安全,报社加强内部控制非常重要。 如今,一般报刊发行企业内部控制容易出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会计信息失真,二是应收账款失控,三是发票控制易出漏洞,四是外地发行站远程管理难,五是发行费用失控。 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不仅会给报社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有损报社形象。因此,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控制指导规范,结合发行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信阳日报社系统开展了中层领导职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干部轮岗活动,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它牵扯面广,人员思想复杂,而且实施这一举措,是报社自1984年创建以来的第一次:在报社21年的发展里程中,颇具有“吃螃蟹”的意义。这一举措能否如期开展?在实施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问题?结果又会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来,随着业务的增多,报社驻外机构呈不断增多的态势。由于业务联系的紧密性,报社总部和众多分支机构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话务和传真联系,通讯费用自然不菲。因工作需要,这些驻外机构大都建设了与报社总部连接的办公网络,实现了与报社总部的互联互通。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建设报社VoIP系统的总体投入少,可以为报社节约大量的通讯费用,还可以有效增强报社总部与各分支机构的联系和沟通。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报社的信息化水平已经很高,基本实现了新闻采编,报纸生产,出版发行整个过程的数字化。但由于报社的信息化建设是逐步推进的,造成报社的各个业务子系统的独立性很高,缺少系统间的关联。本文通过构建全流程监控系统,将报社的各个子系统关联在一起,并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整体分析,通过可视化技术,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形化等多种形式,通过多种终端展现给信息关注者,为报社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管理决策与业务运行状况预警和改善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报社的信息化水平已经很高,基本实现了新闻采编,报纸生产,出版发行整个过程的数字化。但由于报社的信息化建设是逐步推进的,造成报社的各个业务子系统的独立性很高,缺少系统间的关联。本文通过构建全流程监控系统,将报社的各个子系统关联在一起,并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整体分析,通过可视化技术,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形化等多种形式,通过多种终端展现给信息关注者,为报社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管理决策与业务运行状况预警和改善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沛芹 《今传媒》2004,(5):25-26
这位美国记者在中国一个月的采访中,总是有企业为她提供住宿,她却坚持自己付费。除了吃饭入乡随俗之外,所有的费用都自己承担。遇到有些企业赠送纪念品,她要么拒绝,要么带回去交给报社。她非常严肃地告诉我,如果收了采访对象送给的现金,报社会辞退她,其他报社知道她,是因这个原因被辞退,也不会聘用她。  相似文献   

14.
封面链接     
从2001年中期开始,美国报业广告收入急剧下降。为了节省开支,报社开始裁减采编人员,压缩培训经费,减少报纸版面。新闻工作者和一些传媒观察家对这种状况感到十分不安,认为这将使报纸的质量受到影响。他们认为,如果能证明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比低质量的新闻报道能给报社带来更多的收入,那么报社老板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报社已从生产型变为经营型,资金流动成为物资流动的先导,没有资金的流动就不可能实现物资的流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对国家、出资者、社会和职工的回报,主要以货币的形式体现,都是资金的概念。在以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社的经营风险集中体现在资金上,资金犹如企业的血液,一个很大很强的企业,有可能因为缺乏资金而走向衰败。如国外很多大的企业,就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盲目投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曾任报社领导,他亲自参与报社采编网络建设的实践过程,从中感受到的“转变观念”具有现身说法的实际意义;体验到网络化对报社工作全面革故鼎新的巨大作用,亦是真实可信。特别使人认识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在报社的地位将会有质的改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势所趋。 愿本文能使业内同仁,特别是领导同志从中感悟一二。  相似文献   

17.
一组统计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报业经营收入的30%以上将来之于网络信息的增值服务;90%以上报社将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作业;85%以上报社将有自身的新闻网站;15%以上报社将采用容错机理运行应用系统;40%以上报社将采用冗余网络结构架构网络环境;60%以上报社在安全保障方面采取纵深防御策略;20%以上报社将有“第五媒体”信息发布平台;65%以上报社(特别是行业报)将建成报业特色的数据信息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18.
居安思危——美国报纸的教育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是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总编辑助理兼英文深圳日报总编辑。他对美国报业有一定研究,曾于1991年翻译出版新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外国报纸管理经验的专著《报业管理艺术》。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他受深圳市政府委派赴美访问进修,先后访问18家美国著名报社和4家著名报业集团,采访了近40位美国新闻工作者,其中包括发行量较大的8家报社的总编辑和3大报业集团的副总裁。他应约将部分访问所得整理成文,在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19.
我1978年入伍,1990年调报社工作。调报社后,多半干的是通联工作。当了通联编辑后,我有两点非常深切的感受:一是报道员满怀期望地来信、来电话,希望得到采写方面的帮助和寻求疑难问题的解答,如果编辑部不予理睬,或者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两句,甚至冷若冰霜,就会极大地伤害报道员的自尊心和打击他们的积极  相似文献   

20.
方正翔宇 数字报刊典型案例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系统描述方正翔宇数字报刊系统从2006年3月份推出以来,以其高质量的版面内容、高效的生产方式、丰富的版面呈现方式、灵活多样的系统功能受到国内众多报社的欢迎,很多报社在实施了方正翔宇数字报刊系统后,网络读者对数字报刊内容和呈现方式好评如潮,网站的访问量大幅增加,相应的频道迅速成为网站的热门频道,为报社带来了很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