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测聚居地区藏族师范生对不同教学语言的兴趣,是教师合理选择教学语言从事教学活动的依据,本研究测查青海不同地区藏族师范生对教学语言的兴趣,结果表明,双语教学受到普遍欢迎,但以汉语为主的双语教学存在地区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对以藏语为主的双语和单语(藏语)教学语言的兴趣有升高的趋势,对以汉语为主的双语教学语言的兴趣有下降的趋势,对单语汉语教学语言的兴趣处于平衡状态,故对藏族中师生应加强以藏语为主的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2.
对青海藏汉双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纵向和横向分析比较了青海省80年代以来,在藏族教育中实施藏汉双语教学的进展情况。在藏区实施藏汉双语教学符合民族教育发展的规律,亦是西部大开发和我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一、青海藏族传统美术教学现状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530万人口中有240万是少数民族,其中藏族人口约120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0%。主要分布在信息闭塞,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六州农牧区。但在现代社会引发的文化变迁之下,藏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对青海藏族师范大学生藏汉双语教学态度的测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青海藏族师范大学生藏汉双语教学和教材态度进行的测查。结果表明,以汉语为主的双语教学和教材普遍受到欢迎。他们这种现实的态度与他们的民族性格和民族观念不无关系,本测查的研究及实践所表明测查对象的理想态度虽存在不同的情况,但这与跨化研究、共享语言理论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四川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的恢复发展是民族教育史上的又一次变革,总结双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探索进一步搞好双语教学工作的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一、实行双语教学是四川彝、藏族聚居地区教育工作的需要   四川彝、藏族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彝、藏族人口达 180万和 110万,连片聚居在川西南大小凉山和川西北高原,居住面积近 6万和 20余万平方公里,彝、藏族都有自…  相似文献   

6.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基础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地位、适用课程范围及目标语言的适用时间等是由社会环境和教学目标决定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文化、人口、语言实际、教育水平、师资力量等,其中地区的语言关系状况是核心因素.不同的语言关系特征要求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按照语言关系确定教学模式和实施教学步骤,是双语教学模式多样性、现实性、可行性的集中体现.双语试验和异地教学是试图人为地改变语言关系的一种尝试,但必须注意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应该合理地引导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7.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现人口在万人以上的民族有藏、蒙古、土、撒拉、回五个民族,其中既有文字,又有语言的民族只有藏族和蒙古族,藏族居住地占全省总面积的90%,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二分之一。他们居住分散,文化教育落后,大部分地区只用母语(藏语)进行初级教育,很难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人才。究其原因,一是中级教育缺乏藏汉双语教学师资,语言上形成“不通车”现象;二是藏汉语结构不同,思维特点不同,第  相似文献   

8.
西藏自治区推行的以汉为主加授藏语文的双语教学模式是我国藏区最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之一,为了更加完善这一模式,我们就双语教学模式问题以拉萨地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藏汉双语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调查、藏汉双语教学模式操作策略的调查、藏汉双语教学模式成效评价的调查和影响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因素的调查发现,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在目标方面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学生更加注重汉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藏族学生的语言基础在城乡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藏族教师在使用讲授法和训练法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使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和活动法上有显著差异,说明教师教学方法是影响双语教学操作策略的重要因素。藏汉双语模式下学生的双语言发展还是取得了显著成效。居住环境、语言态度、双语教学效果是影响双语教学模式的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实验实践探索一条提高少数民族儿童双语能力的办学路子刘文璞双语教学是当今世界凡存在双语问题的国家、民族都在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我国少数民族尤其是藏族教育面临的一个需要进一步通过研究和实践解决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困扰青海藏族教育改革发展和...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82):4-6
双语教育在西藏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双语语言在中学生"关键期"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最强。西藏藏族中学生的双语能力,影响其之后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社会发展机会。本文通过对日喀则上海实验中学三个年级100名藏族同学的双语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所获得数据,对提高西藏藏族中学生双语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青海是我国藏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青海藏族人口虽不是很多,但居住面积却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省内的主要资源也大都集中在这一地区。因此,发展藏族教育,不仅关系到藏族自身的繁荣,而且关系到青海省资源的开发,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本文就青海藏族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谈点看法。一、青海藏族教育发展概况青海藏族的现代教育,是在建国后开始起步的。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夕,全省有藏族小学14所,学生900余人,与当时全省藏族人口总数相比,平均每万人中仅有0.2  相似文献   

12.
一、青海藏族传统美术教学现状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530万人口中有240万是少数民族,其中藏族人口约120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0%.主要分布在信息闭塞,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六州农牧区.但在现代社会引发的文化变迁之下,藏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使藏族传统美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尤其是藏族民间美术和民族工艺美术由于缺乏生存的文化土壤而逐渐消失.以唐卡、壁画为主要艺术类型的绘画艺术,也在工业化急刷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濒临艺人断代、手艺失传的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13.
西藏自治区推行的以汉为主加授藏语文的双语教学模式是我国藏区最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之一。通过对藏汉双语教学政策的调查发现拉萨市大多数教师了解藏汉双语教学政策、认同双语教学政策,能很好地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拉萨市藏汉双语教学模式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在教材方面,初中阶段学生除藏族班加授的藏语文课程使用藏文教材以外,其余课程全部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汉文教材;藏汉双语师资以藏族教师为主,藏族教师占92.5%;文化背景、学习动机、习得环境等三个因素是影响藏族学生藏汉双语学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白马藏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白马语则是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和媒介,它是白马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交流工具,同时,它也蕴含着这个族群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如果白马语消失,那就意味着白马藏族的传统文化也将消亡。因此,要想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首先对其传承的手段语言进行保护。而双语教学是语言与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是中国民族问题和中国语言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白马藏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形式迫切。  相似文献   

15.
白马藏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白马语则是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和媒介,它是白马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交流工具,同时,它也蕴含着这个族群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如果白马语消失,那就意味着白马藏族的传统文化也将消亡。因此,要想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首先对其传承的手段语言进行保护。而双语教学是语言与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是中国民族问题和中国语言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白马藏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形式迫切。  相似文献   

16.
一、“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师资条件及其定位国外的“双语”教学均是在目的语为社会主流语言、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如美国、英国的“双语”教学,其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及移民尽快掌握英语。加拿大的“双语”教学目的是使法语家庭的后代保留其母语(法语)。在加拿大,英语文化与法语文化是并存的,有20%的人口使用法语。  相似文献   

17.
人口较少民族实施早期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民汉双语教育是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发展教育和保存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仡佬族语言与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在其母语保存地区开展早期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有助于母语维持、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8.
构建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进程,我国对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和外语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双语教学成为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语言环境则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土壤。为此,应通过建立双语角、利用教育技术提供双语语言学习环境等措施来构建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西藏自治区是人口数目较少的自治区,其主要采用的是"以藏语为主、藏汉双语两种语言相结合"的语言沟通方式。[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与援藏建设的实施,西部教育尤其是西藏学前藏汉双语教育受到了较大的重视,从长远的角度开来看,西藏地区应用的语言应该在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从幼儿阶段起,注重藏汉双语的教育工作,促进藏族人民藏语与汉语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藏区数学双语教学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从教学的实践经验出发,提出在藏族地区数学双语教学中应遵循的几个特殊原则。如词汇对译的统一性与协调性原则、数学符号的不变性原则、语义解释与句法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双语教师语言态度的折衷性原则等。在藏区数学双语教学研究方面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