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岚 《新闻界》2002,(2):3-7
访谈对象: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新闻学论集》主编。访问者:李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讲师。访谈时间:2002年2月28日下午访谈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关于业外资本进入传媒行业李岚:今年初公布的《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称:“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经批准,可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融…  相似文献   

2.
关于少儿期刊出版工作的访谈录时间:199711月18日地点: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访问者:杨平,本刊记者,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办公室副主任、中用出版工作者协会读书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被访问者:于友先,新闻出版署署长、党组书记访谈内容:关于少儿期...  相似文献   

3.
大连电视台国际部的外宣 节目《中国大连》从2000年第3 期《出国打工》开始,以后陆续加 进了十几期的3-4分钟的人物 访谈。这样的访谈怎么做?这是 本文思考的。 如何打开被采访者采访前 的自然状态?访谈对子被采访者 可能是陌生的或是第一次,关键 就是开机前我们如何去调整被 采访者的情绪,使访谈在轻松的 话题中,在自然的状态中使被采 访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进入角 色,谈话亲切、自然、流畅。 例如有一期节目,被采访者 是东北财经大学渤海酒店管理 学院副院长谢彦君,谈话的内容 是关于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因谢 老师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王梅 《现代传播》2001,(6):75-77
关于谈话节目访谈的操作技巧已林林总总,但支撑“双向交流”的核心要领究竟是什么,仁者见仁、莫衷一是。笔者就数年人物访谈的粗浅体会谈谈个人看法。 一、互动是交谈的本质特征,是人物访谈的操作“支点”。 互动是面对面双向交流的核心要素。传播学家施拉姆说,人际传播是“对话式”人际交流,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在一起”。两个人日常聊天能聊得起来,就是因为有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使他们自然能交流起来。因此,交谈的本质就是互动──思想、情感的交流,观点、情绪的碰撞。其表现…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02,(5)
在电视产业大整合、媒体资本市场空前活跃的今天,关于中国电视产业现状会有什么样的评价和衡量的标准?对于今后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的启发点和警示点又在于什么地方?中国电视市场发展的前景预测又是怎样?这些都能在《中国电视前沿——关于理念与运作的对话》一书中找到答案。该书是第一部针对当前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热点、焦点和难点而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学术访谈录,运用传播研究方法中的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进行中国电视市场评价的定性研究。全书以“中国电视综合评估体系”为主题和框架,选取电视市场产业链中五大环节领域,包括中央和地方…  相似文献   

6.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播,这个40分钟的新闻杂志型节目播出伊始就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是 "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1994年《焦点访谈》创办,从此关于各种社会生活题材的访谈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观众眼前,如新闻访谈、人物访谈、演播室聊天、情感交流、热线直播等。  相似文献   

7.
李国新:忙趁春风赋华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人物访谈的形式,探讨了关于图书馆立法、《公共图书馆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所谓深度访谈,学界所指的主要就是半结构式的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常用的资料收集方式,是直接感知研究对象实际情况的基本方法。深度访谈没标准化程序可供遵循,访谈过程常因访谈者与受访者的互动而变化。因此,这种方法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要求访谈者能够控制访谈环境,把握访谈方向和进度。  相似文献   

9.
亦杰 《今传媒》2007,(8):42-42
在《世纪中国》一书中,读到了一篇《白岩松访谈》,对了解传媒的现在与未来很有帮助,我经常疑惑的几个关于网络的问题,从访谈中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0.
主要访谈时间:1999年11月22日、11月29日、12月6日 访谈地点:朝阳区官庄王学智家 访谈人:岳永逸访谈者记:主要出于调查研究解放前天桥艺人生活史的目的,1999年至今,我一直在寻访知晓当年天桥实情的老人。 王学智老人就是我访谈的对象之一,也是我迄今为止访谈最为详尽的老人。对于老天桥甚至老北京的研究,他的回忆无疑是十分难得的鲜活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赖冬阳 《中国记者》2023,(3):100-104
<正>一、访谈式新闻评论话语策略概念借鉴代树兰关于话语策略的定义:“话语策略是交际参与者为实现话语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是说话者为实现交际目标对话语手段、话语形式、话语风格等的有意识的选择和使用。”[1]访谈式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话语策略,是指访谈主持人为实现事先所设定的访谈目标,围绕访谈的主题而采取的语言表达方式、方法、手段和技巧,是主持人和新闻观察员或者专家对所使用的语言的内容、语言的手段和形式、语言风格等有意识的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人物访谈的形式,探讨了关于学术与技术、《图书馆学家文库》、图书情报学教育以及用理念引领发展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鹏越  董宾 《新闻前哨》2014,(6):50-50,52
两会期间,空军报策划推出了“你提我问访两会”记者访谈活动,广泛征集基层官兵关于两会的热点话题,以及对代表的寄语心声,由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9名空军基层人大代表进行访谈.  相似文献   

14.
肖超 《出版参考》2016,(6):16-17
我国出版研究生教育体系由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出版学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出版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三个层面构成.笔者通过网络调查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对高校院系网站和研究生招生网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人员做了电话访谈,获得了关于出版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用户参与式农业古籍数字图书馆访谈评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户参与式调查统计方法,对农业古籍数字图书馆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参与式访谈方法,访谈内容的制定,用户的确定及调查人员的培训,访谈过程中时间、地点等细节的分析,以及最后数据的统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吴芳 《河北广播》2004,(5):67-68,77
人物访谈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节目形式,尤其象一对一这样的访谈节目在电视、广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比如王志主持的《面对面》、《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张越访谈等等。那么,在采制人物访谈中如何做得更到位、更抓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7.
去年10月31日,市委、市政府两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工作的意见》。11月16日,市档案局召开了全市档案馆工作推动会。本刊去年第12期发表了此次会议要闻和荣华局长的重要讲话。本期是针对此次会议,对河北区档案局局长郭卫东同志的访谈。[编按]  相似文献   

18.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06,(17):63-63
深度的精英访谈、经典的案例分析、实用的操作手册,日前由南方日报出版社推出的《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一书,既给深度报道从业者提升报道技能提供了一本鲜活的教材,也给新闻传播研究者把握新闻实践前沿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视角。该书作者张志安为复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2006,(9):72-72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博士编撰的《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最近由南方日报出版社推出。  相似文献   

20.
访谈的关键     
新闻采访中的访谈是复杂的人际传播过程,访谈的定义为:双方提问和回答的互动传播过程,至少有一方有预定和严肃的目的。①访谈的概念涵盖了如下关键词:互动、过程、目的、问题、双方、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