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体态成语是记录汉民族体态语的语言符号。它不仅具有汉语成语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多样的组合方式、鲜明的组合结构以及丰富的组合效应。汉语体态语通过多种体态的组合,集中而深刻地体现了汉民族文化中"重纲常、守伦理、谦虚谨严、男尊女卑"等思维模式和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2.
体态语和成语是人类交际中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一些成语在构词时借用了体态描述,并因此具有了形象生动,减少歧义,富于动感和色彩的特点。研究成语中体态的不同运用,还可感悟文化的不同和历史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试论体态成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体态成语董世福,刘永发语言这个概念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的,狭义的语言主要是指口语(声音语),如果用文字记录下来称作书面语(文字语)。更广义的理解还包括体态语(态势语)。因此,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语言的更广义,又是含有声音语、文字语和‘...  相似文献   

4.
冯爽 《宣武教育》2007,(6):13-15
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体态语言育人的作用,是一个值得认真进行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的课题。所谓“体态语言育人”,是指教师借助体态语言来进行教育的方法。交往中的体态语(body language)也称身势语(kinesics)、态势语、形体语言,是人们用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习惯性方式。  相似文献   

5.
崔冬梅 《考试周刊》2014,(74):170-170
<正>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体态语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国人的重视,关于体态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的研究国内少之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有关体态语研究的文章开始出现在国内一些重要刊物上,人们逐渐认识到体态语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进而很多国内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体态语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一、概念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被称为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在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陈新 《中学文科》2006,(6):56-56
现代交际英语注重课堂交际活动,而课堂交际活动离不开体态语言。每一位教师都在课堂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体态语言(课堂体态语)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英语教师。课堂体态语主要包括手势语、眼势语、面势语、头势语、空间语言、身体语言及外表修饰等。其功能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结构的稳定性是汉语成语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稳定之中也有变异,从而形成了成语的异体现象,出现了异体成语。成语变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由群众口头创作而来的成语,由于“口音”之故。一个成语往往有几种“相貌”;(2)由于行文中平仄、对仗的需要,调整词序也会造成成语异体;(3)正反对照形成的异体成语;(4)为了改变感情色彩的需要而形成的异体成语;(5)有意活用,创造异体;(6)将错就错,制造异体;(7)习惯选择与避讳选择形成异体成语。成语变异的主要方法也就是异体成语产生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换序;二是换字。在我国的汉语典籍中,异体成语大量存在,对异体成语加以研究和整理也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孔燕 《考试周刊》2012,(75):74-75
体态语言,也称为身体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不论是在交际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言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正确地使用体态语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效果。因此.体态语是外语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体态语的内涵、特点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类型和作用,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影 《海外英语》2011,(9):345+348
该文对非语言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从定义、特征上进行阐述、分析,并以英语国家的体态语为例,着重分析体态语中的"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与"姿势与动作",期望能引起人们对体态语的重视,通过对英美人们体态动作的观察和了解,运用非语言手段,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认为:“有声语言或词的语言始终是人类社会唯一的能作为人们完善的交际工具的语言。”这一直被国内语言学界视为不可动摇的经典论断,奉为圭臬。语言在语言学研究的领域里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而始终默默无闻地同语言一道在人类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体态语(人体语言),往往被排斥在语言学的门槛外,认为它的交际作用微不足道,不能与有声语言相提并论,因而被人们忽略。近年来,国内一些语言学研究者开始重视研究体态语,发现人类交际不能离开体态语,有时体态语的交际作用并不亚于有声语言。对此,本文拟从视觉在交际中的特殊功效、体态语在大众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显著作用等方面谈点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11.
正一、恰如其分地使用体态语体态语言的使用贯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始终,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巧妙地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体态语言为教学服务。1.手势。在英语课堂上,手势的应用是很普遍的。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手势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而且具有很丰富的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都有着渊源流长的语言历史。丰富悠久的语言历史孕育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成语,但由于各自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英汉成语相对应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同是一个英语成语,在这句话里可以用这个汉语成语翻译,但在另一句话里再用这个汉语成语恐怕就不太合适,甚至根本就不能采用。例如“birdS0f。f。thel”,有的将其译为“一丘之貉”,有的译为“物以类聚,人(鸟)以群分",究竟哪。个对呢?其实这两种理解各有道理。因为birdsofafeather原本包含这两个汉语成语的意思。只是在具体句子中该取哪种译法得视上下文斟酌而定。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十分重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而对于体态语言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口头语言来传递的。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体态语言是通过手势、表情、眼神、动作姿态、外表修饰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身姿语言、手势语言、眉目语言这几个方面来对红楼世界中的女性体态作个归类,并对体态含义进行了分析,透视作品中体态语所包含着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初步探讨了体态语在《红楼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燕 《学子》2013,(12):82-82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人类的无声语言——体态语的妙用。 体态语言也称为身体语言,是与语言技能发展相伴的。灵活运用体态语,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容易激发出他们的兴趣,促进师生交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用三种语言,有文字语言、声音语言、体态语言。文字语言传达信息,声音语言传达感觉,体态语言传达态度。成功的教学活动,不仅得益于出色的有声语言,也必然伴随着和谐、得体的体态语。幼儿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标准的普通话,同时应该要有较高的体态语表达能力,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恰当运用体态语的重要性,了解常用的、积极的体态语有哪些,恰当运用自身的体态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广义地说,习语(成语)不仪仅指的是同定的短语、谚语.它还包括一些俗语(colloquiulism)和俚语(slang)。任何历史悠久的语言都有极其丰富的习惯表达。汉语和英语更是如此。习语(成语)运用得当,能使语言丰富多彩,增强表达能力。作为语言的特殊成分.习语(成语)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下面就从英汉对比角度来分析一下习语(成语)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冯爽 《班主任》2007,(12):30-32
"体态育人",指教师借助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影响、感化、教育的方法。体态语(body lan- guage)也称身势语(kinesics)、态势语、形体语言,是人们用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习惯性方式。体态语交流是语言交流的有效辅助手段,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ird-whistell(1970)提出的。Bird-whistell指出,人的身体各部位的器官、运动肌的动作等都可以表达并交流信息、感情和态度,而且这些体态语往往能起到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非语言交际中英汉体态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态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体态语中姿势语、表情语、手势语和体触语四种基本体态语言各自的特点,可以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为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季文娜 《家教世界》2013,(8X):54-55
教师体态语不但可以增强知识的传授效果,而且通过情感的影响可以起到教育学生,启发学生,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了解体态语言的功能,研究体态语的运用艺术,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