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连接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桥梁,文学文体学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基于此,以文学文体学为理论框架,对纳博科夫的小说Lolita及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说明文学文体学对小说翻译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语料库的小说文体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语料库的小说文体学研究是利用文学作品语料库和语料库分析工具,以文学语言和文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或者对文学作品进行更详实、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描述,或者用文体特征的统计数据和检索数据验证、说明读者对作品解读的合理性。本文用《喧哗与骚动》的第一章为例,介绍如何进行基于语料库的小说文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历来是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文学文体学引入翻译研究,开拓了文学作品翻译的研究视角.然而,此类研究多集中于小说、诗歌等文学体裁的翻译研究,对戏剧提及甚少.本文采用文学文体学所提供的新的视角,以鹿金的<玻璃动物园>的译本为例,论证了戏剧翻译中文体风格对等的重要性.如果译者忽视了原文的文体风格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则容易导致"假象等值"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从功能文体学视角出发,对语法隐喻在《理智与情感》三个译本中的重构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各类语法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文体意义进行讨论,并分析各译本中语法隐喻的转换特点。通过建立较为完整的语料库,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三个译本在翻译语法隐喻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试图揭示语法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分布特征,以及译者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倾向性策略,以期对未来的跨学科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语料库的东盟博览会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料库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而且扩展了翻译的研究范围,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从翻译语料库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入手,重点介绍了基于自建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批评研究,通过Antconc、Wordsmith等语料库软件分析得到中文文本和英文文本这两者的词频、字数、词汇类别等信息进行双语间的比较,找出两种语言文本的差别,以及其中的翻译现象。作者认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批评方法不仅有助于在整体上比较客观地把握文本.而且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语料库翻译学是语料库语言学和描述翻译研究方法的交叉综合,语料库与描述翻译方法的结合使学者在翻译研究上产生了新的成果并且更客观真实。本文综述了语料库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结合国内翻译教学现状分析了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进而促进语料库在翻译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何丽玲 《英语广场》2020,(16):34-36
语料库翻译学是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的翻译学分支学科。语料库翻译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语料库翻译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语料库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图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基于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基础,按照Leech与Short在1981年提出的小说文体分析模式,从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境四个方面对小说《老人与海》进行了系统的文体分析。并与BROWNAA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老人与海》的文体特征有显著的差异。《老人与海》的文体简洁自然,而且独具匠心,内涵丰富。同时,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也给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论翻译直觉     
直觉是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思维形式。本文运用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解释了翻译直觉的含义;从语言学、文体学、文艺学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直觉的构成;从译者和语言两个方面,阐述了翻译直觉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文学领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催生下产生和发展的,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转变,文学评论不断发展,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本文在分析外国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以典型的文学作品为例,探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进而对外国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誉为美国伟大的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近年来受到文学评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基于语料库文体学的相关理论,借助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收集和统计小说相关数据,从词汇、词组、句法和修辞四个方面分析小说的文体特征,深入了解作家的文体风格。语料库文体学分析不但解释了语言学形式与小说主题及美学效果的关系,也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和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于变动不居、川流不息的人类生活领域把捉恒定性的因素,在森罗万象、歧义丛生的现象感官世界探寻、构筑具有普遍性、超越性的精神空间,这是梁实秋文论建构的一个基本思路,也由此决定了他理论建构的反现代性品质。而梁实秋文论思想的这种反现代性品质在其文学本质论、批评论、文体论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刘勰的《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其丰富的文体论思想即使是在西方现代文体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仍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文心雕龙》进行探析:第一。《文心雕龙》的文体论首先体现在刘勰系统细致地研究、整理、归纳各类“体裁”所呈现出来的特殊价值及其规律上。《文心雕龙》是我国文体“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二。《文心雕龙》的文体论还表现在对语言与语言风格以及语言表现方式层面中所呈现出的“文”的观念重视上。因此,《文心雕龙》也是我国文学语言“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本文在西方现代文体学的理论视野上看《文心雕龙》的文体论所具有超时代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冯智娇 《海外英语》2012,(1):136-137,139
文学文体学是介于语言学与文学评论之间的一门学科,它包含有语言学对语言本身的描写,也涵盖了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当文学文体学运用于翻译研究,则对译文的主题意义及美学价值中具有指导作用。以下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出发,从语言及修辞两个层面切入,探讨两位译者的翻译特点,试图找出两位译者在这两个层面的异同。经过对比发现,在词汇层面上,汪译本所运用的押韵方式与原诗相近;在句法层面上,两位译者在句法结构上存在差异,但谭译本在突显主题意义及美学价值上与原文较为接近。而在衔接层面,两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手法,却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在修辞层面上,两位译者在翻译时保留了原文反复的修辞手法,而对于叠词,两位译者在译文中都没有体现。  相似文献   

15.
As an approach by blending "stylistics" with"pragmatics",pragmastylistics promotes the study of literary works.In this paper,with reference to the pragmatic theory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and speech-act,a tentative analysis is hereby made to the dialogues in Fitzgerald' masterpiece: the Great Gatsby.By means of integrating modern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criticism,the readers are helped to adequately appreciate Fitzgerald's refined techniques of characterization.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的作品素以"硬汉"形象著称,也有评论家认为它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碎片化和及物性分析这两种女性文体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分析其短篇小说《在密执安北部》中的女性形象,旨在阐释其女性意识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同时说明女性文体学为读者理解和鉴赏小说语言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对"世界童话之父"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进行检索,以此分析其故事情节、修辞手法、人物刻画等方面。通过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有将计算机语料库准确、高速的运算能力和语言研究者的概括、推理能力相结合,基于语料库的文学语篇分析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按语音差异,笔者将荣县境内的方言划分为3个大的片区即东路、中路和西路三片。中路话以荣县县政府所在地旭阳镇的语音为代表。西路话以长山、双古、新桥三镇为代表。东路话以成佳、五宝两镇为代表。西路话有不同于中路话和东路话的语流音变,主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中路话是典型的荣县方言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文学史著述,却带有明显的文学史意味,其中《辨骚》、《诠赋》等篇尤具代表性。刘勰并非有意撰写文学史,而是在探求各体文学特征和写作规范的过程中不期然而然地走向分体文学史,在文体论和创作论的交汇中不期然而然地勾画出各体文学发展流变的历史脉络。这种异于近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撰述策略使《文心雕龙》得以融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于一体,值得今人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