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角度利用X-阶标理论对英语歧义结构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歧义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歧义的消除提供一个理解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从空间域分析的角度,并借助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句子Tom saw Jerry on the bus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歧义的产生来源于动词动作的空间域与地点状语(介词短语)空间域之间的关系.正如对see的空间域和对on thebus的空间域的阐述成功解释了句子Tom met Jerry on the bus和Tom saw Jerry in China没有歧义的原因,通常认为如果前者的空间域大于后者,歧义就有可能产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关联理论中的认知原则以及英语中词汇歧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为理论基础,浅析语义歧义中词汇歧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应用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探究词汇歧义的产生与关联性的关系,阐明依据关联原则是避免英语词汇歧义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艳 《海外英语》2013,(2X):236-238
语言歧义是语言系统里一个常见的现象,对歧义句的理解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强调以人的身体体验为基础的新兴学科,认知句法学认为句法结构的生成跟人的认知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该文试图从认知学的重要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来揭示英语歧义句的生成原因,并以不同类型的歧义句为实例分析该认知理论是如何充分解释歧义句的内在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以该理论为基点,从修饰关系不明、否定范围不明、从句关系不明和省略等方面分析英语结构歧义的生成原因,说明英语结构歧义是不同的认知主体将同一句子的不同成分作为了图形突显的结果。该结论不仅丰富了结构歧义的研究范围,而且拓宽了图形-背景理论在语言认知研究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6.
英语结构歧义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的角度利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介词短语引起的结构歧义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歧义产生的认知原因,弥补了单从形式和功能进行分析的不足,从而为歧义的解释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美国喜剧《好汉两个半》中大量出现的语音歧义现象,对语音歧义进行分类,并结合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具体语境中的语音歧义的语用效果。由分析可知,引起语音歧义产生的语音因素是多样的,同时也受到情境语境的影响,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取得某种效果往往会借助于语音歧义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一层偏正结构的内部歧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对现代汉语中的一层偏正结构的内部歧义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此类结构的主要歧义格式,探讨此类歧义结构的构成原因。首先介绍了歧义的定义和目前大致的研究状况,其次,对一层偏正结构“N1+的+N2”类格式由于隐性语法关系不明和其它原因产生的歧义进行分析。再次,对“V+N”、“N+N”类格式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以歧义实例为切入点,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入探讨了一层偏正结构的内部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语义的不确定现象,在自然语言中非常普遍。结构歧义在结构层次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其产生系由多方面原因造成。认知语境是结构歧义的重要制约因素,可以凸显意义,构成语义理解的基础。以认知语境为参照,可以帮助确定歧义结构的意义,使其理解更为准确,实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0.
歧义是语义的不确定现象,在自然语言中非常普遍。结构歧义在结构层次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其产生系由多方面原因造成。认知语境是结构歧义的重要制约因素,可以凸显意义,构成语义理解的基础。以认知语境为参照,可以帮助确定歧义结构的意义,使其理解更为准确,实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