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云南少数民族特别是无文字民族沿袭了数千年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使许多民族的历史文化逐步失传.为了抢救保护这一珍贵遗产,要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保护和资源体系建设的方法与途径,打造云南民族口传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50多个少数民族,各兄弟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创造和积累了自己的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都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整理出版,将会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我国文化宝库。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彝文有两三千年、藏文和傣文有1,300多年、维吾尔文有1,200多年、蒙古文有700多年的历史,壮族使用方块字也有1,000多年历史。有些民族的祖先也曾使用过各种文字,现在已成为古文字的就有20多种。如佉  相似文献   

3.
张志 《现代出版》2007,(1):29-31
民族出版是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它在宣传党的理论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护和发展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发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民族出版事业必须与时俱进"民族出版按传统和狭义的理解即是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的出版。然而,面对新时代、新时期和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对民族出版给予新的定位,对民族出版所承担的任务进行新的确认。"首先,民族出版的宗旨应是通过出版物为宣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服务,为广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其次,民族出版的主要任务应是: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向各少数民族提供政治读物;为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而出版传承各民族文化的典籍;为满足各少数民族群…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民族分别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不断互相接触、交流、融会,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丰富、发展了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印刷出版方面,各民族的互动有生动的反映。由于汉族文化的先进和强势地位,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更为突出。一、中国汉字对少数民族文字的影响中国很多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制并使用了本民族文字,这不仅在民族文化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李治伟  吴开明 《兰台世界》2023,(S1):152-153
<正>方言档案是档案学中新兴的产物,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自身却具有较高开发价值。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各种地理变体,是一个地域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文化乡愁[1]。一、方言档案开发价值1.增添民族文化财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据统计,在55个少数民族中,只有21个民族有过自己的文字,其余的少数民族都未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所以对于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而言,他们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音乐、艺术、习俗等,一直依靠口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无法形成相应的文字记录下来,而且由于传承人的岁数较大、记忆模糊,  相似文献   

7.
2010年,云南省作为国家档案局开展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试点地区,紧紧围绕云南省建立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全面开展了抢救保护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工作。目前,省档案局馆已完成首批对阿昌族、布朗族两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建立了阿昌族、布朗族民族档案数据库。云南省按照坚持特色、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以收集和记录少数民族发展进程和文化传统为重点,采取征集、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目前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的出版社共37家,用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景颇文、白文等23种少数民族文字,年出版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近5000种,这对繁荣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各个民族丰富的口传文学作为民众世世代代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传统资源,其中蕴含了群体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与认同。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档案建设具有着多元文化价值,收集整理少数民族的口述档案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开发民族地区的资源、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剑川石窟的档案显性价值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窟,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纸质档案的特殊结合体,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精华,融会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而少数民族所独有的石窟则是其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历史变迁等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完美缩影,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无文字民族历史更迭、沧海变迁的最好见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国家历来重视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得到了法律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出版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当前中国的语境下,民族出版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图书的出版,包括民族文字图书的出版和以民族文化为题材的汉文图书的出版。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出版资源。目前,中国有38家民族出版机构,分布在14个省,可以出版23种少数民族文字图书。众所周知,民族出版事业建立的初衷,正是为了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共同的繁荣和发展。这个良好的初衷,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却  相似文献   

13.
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不仅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媒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使命。本文以新疆伊犁河谷民族新闻事业、民族文化现状为例,对民族新闻事业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进行了思考。旨在为当前民族文化保护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卫华  杨兰 《当代传播》2012,(5):63-65,68
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和建构少数民族形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选择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存的土家族原始民俗"恩施女儿会"为个案,分析大众传媒通过集纳并提炼分散繁杂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整合并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重构,主导性解读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形象等符号化传播过程,实现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同时就目前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数字化时代的大环境下,民族图书出版事业的生存和发展亦面临巨大的挑战.笔者作为热爱民族图书出版事业的少数民族编辑,结合近30年的工作实际和体会,将在本文浅谈对我国民族文字图书出版事业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1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华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和积累了独具魅力和神韵的优秀文化,古籍就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它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少数民族古籍就是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经济、文字、艺术、医学、法律、哲学、农技、宗教、历法、军事、政治。流传形式主要有:碑铭、拓片、文书、档案、方志、谱牒、民俗、乡规民约和口耳相传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分析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存特点为基础,论证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建档的范畴与信息采集方式,并结合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阐释了在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建档中档案收集工作需要处理与注意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凡是少数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聚居区,或多或少都会形成一些民族文字的档案。这些档案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反映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的重要材料,而且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民族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加强对民族文字档案的管理,无论是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还是研究一个民族的发展,或是开展民族地区的工作,都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随着“通用话”的普及,部分民族地区的档案馆、档案室对民族文字档案材料的抢救、收集整理和保管利用有所放松,甚至忽视或放弃对民族文字档案材料的管理。如果这种情况长期…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承载着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统,是少数民族记忆宝库的重要组成。云贵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是保有其文化特色的“记忆之源”,由此带来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和内在需求。基于调查和分析,笔者归纳了云贵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面临的遗产保护观念欠缺、管理机构各自为政、官方统计信息不全、民间普查征集困难、文字信息难以读解、库房保护条件有限、专门修复技艺稀缺、数字保护面临瓶颈、组织运行管理不力、工作标准规范缺乏十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分别从探索基于多元主体协同的保护模式、落实基于客体分级认知的保护策略、优化基于整体环境保护的预防措施、实现基于自主技术创新的方法应用、建立基于区域保护中心的运行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整体性的推进策略,最终目标是实现对云贵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精准保护与记忆传承。  相似文献   

20.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内容丰富翔实,开发利用这一档案信息资源对其活态性传承保护有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现状,阐述活态性开发思路与要素,分析滞后问题,提出开发建议。依据民族自觉、转化创新理念,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构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培养传承人才和研发特色产品,可推进其活态性保护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