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孝"是家庭伦理道德的核心,"百善孝为先",千百年来,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人伦关系,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而如今社会上出现孝亲观念淡化现象,导致大学生孝亲道德出现滑坡。对大学生强化孝亲品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孝亲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使其成为社会化的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在学生思想培育方面有其明显的学科优势,语文老师一定要借助这个平台,加强孝亲敬老课程内容的开发,尤其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综合性学习"有《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这一专题,这给语文老师培养学生的孝亲敬老思想提供了抓手。教师可以立足学科内容,做好德育渗透,创新"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让学生设计海报,做好宣传实践活动,重视日常行为规范,培育"孝亲敬老"品德意识,发扬传统文化,落实"孝亲敬老"行动。  相似文献   

3.
唐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于敬老尊亲、孝敬父母尤为重视。唐人的孝亲观主要体现为善事父母的养亲观、居丧致哀的祭亲观和忠重于孝的忠君观, 这在诗歌中有充分体现。此外, 唐人的孝亲观念和孝亲行为对士人的出处变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颜元由宋明理学狂热的信奉者转而成为坚定的批判者的过程中,孝亲思想的转变是一个重大关节,由于孝亲思想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思想体系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5.
孝亲思想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孝经》、《丰L记》等儒家经典著作当中。儒家尊亲重孝。“孝”不仅是指孝顺父母,还包括敬爱兄长,并且扩大到行孝于天下,爱天下之众人,达到儒家“仁”的境界。这些孝亲思想在S.5588残卷也普遍有所反映。佛教为赢得信徒与减少传教阻力积极调和儒释之争,主动吸纳儒家孝亲思想,再加上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地区的佛教俗文学中存在大量的孝亲思想,这对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孝亲思想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孝经》、《丰L记》等儒家经典著作当中。儒家尊亲重孝。“孝”不仅是指孝顺父母,还包括敬爱兄长,并且扩大到行孝于天下,爱天下之众人,达到儒家“仁”的境界。这些孝亲思想在S.5588残卷也普遍有所反映。佛教为赢得信徒与减少传教阻力积极调和儒释之争,主动吸纳儒家孝亲思想,再加上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地区的佛教俗文学中存在大量的孝亲思想,这对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孔子孝亲思想旨在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入手“匡时救世”,以达到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期,宗族政治格局解体,孝亲观念应时而起,成为稳定父家长制大家庭与国家秩序的新生力量。在孝亲观念的庇护下,许多寡母一改“牝鸡无晨”的祖训而涉政。春秋之寡母干政根据其强弱程度可分为对国君废立的干预、对国族大政的干预、对邦交的干涉三种类型。在干政过程中,许多寡母因过度使用孝亲观念,超越了其稳定父家长制大家庭与国家秩序的意义而受到相应惩处。  相似文献   

9.
泰州儒学虽然充满了创薪精神,但他们始终坚守儒学底线,崇尚圣人之道,推崇儒家经典,儒家的经世哲学是他们的指导思想,并坚持进行圣学教育.泰州儒学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仁”“礼”“中”等思想,他们不管是为官还是平民,“儒”气都很重.他们治学虽然兼收并畜,但仍以儒家学说为主.泰州儒学把孝悌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保持了传统儒学的孝悌本色,孝亲情结很重,但他们并不盲孝.所以泰州儒学既坚守了儒学阵地,也在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下,发展“孝亲文化”旅游翻译是我国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的重要一环。我国历史遗产、风俗民情等文化旅游资源丰厚,以“孝亲文化”旅游为例,各种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但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文化差异较大,很难向外国游客准确地传达旅游景观中的文化信息。重视“孝亲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中的翻译问题,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神意志和文化精髓,开展当前形势下的面向外部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提高对外的文化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现如今,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大力弘扬"敬老孝亲"精神,加大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力度,鼓励国民善待老人、关爱老人、孝敬老人,让老年人老有所乐,乐有所享。但是,在现实社会中,部分群体的"敬老孝亲"意识淡薄,对老年人缺乏关爱,目无尊长、见危不救等现象频发。当然这里面也包括部分大学生,他们受社会、家庭、他人等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偏离正确的价值轨道。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敬老孝亲"观念的培养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大学生敬老孝亲的现状、敬老孝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培养大学生敬老孝亲观念的实践路径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增强大学生敬老孝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佛经中的孝亲观,具有张扬宇宙自然亲情,重视对母恩的报答,凸显自然心理的虔诚,通过善恶业报理论展开等特征。它包括子女之孝、弟子之敬、夫妇之爱、朋友之信、友爱众生等内容。佛经中的孝亲观从其传入始即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它是佛教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伴随着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过程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孝亲问题之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维春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3):23-28,52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孝道,尤其是儒家,视孝道为一切道德的根本。然而,现代社会却出现了许多令人堪忧、甚至令人发指的孝亲问题。为此,如何求诸传统儒家的孝道观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刘天遥 《文教资料》2010,(18):213-215
二十五史中有数部史书收录《列女传》,且收录人数逐渐增多,事迹类型也多有变化,从中可反映出各个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思想道德以及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对正史《列女传》收录女性孝亲类事迹的整理,分析其孝行事迹的数量、类型及其变化,并探讨影响古代妇女行孝行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梁恒玉、王春光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撰文认为,重新研究和评价孔子的孝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然有着重要价值。第一,孔子以敬为先,善待父母的思想,有助于促进家庭道德建设。善事父母是孔子孝道思想的第一要义,弘扬孔子善事父母的思想,有助于唤起子女孝敬父母、养亲、敬亲的良知,从而促进家庭和睦,推动家庭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孝亲: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孝亲是陶养人性的第一堂课。作为爱的教育的原点和社会道德的生长点,可以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所必需的伦理精神,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牺牲精神。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理应由孝亲为逻辑起点而展开。  相似文献   

17.
金丽花 《江苏教育》2014,(12):47-48
百德孝为先。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小学“家有一老,就是一宝”德育践行活动以鲁洁教授的“生活德育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对学生生活的回归中实现引导学生“孝亲敬长”这一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李宜杰 《辅导员》2009,(9):56-56
为了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孩子的感恩品质,学校开展了“‘感恩父母,点亮真情’孝亲敬老亲情教育”系列活动,如观看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学唱《孝亲敬老歌》、阅读《孝亲敬老故事精华》、开展“亲情摄影大赛”,还组织了“我为长辈洗洗脚”“我帮家长做家务”“我给妈妈一个吻”“绿叶对根的情谊”等感恩回报活动。为了使这项活动持续、长久、深入地开展下去,学校一方面根据《感恩实践细则》对学生的“感恩”行为进行自评、互评、家长评,  相似文献   

19.
初中是青少年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孝亲感恩也是高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孝亲感恩类课文,统计数据并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20.
洪致扣 《班主任》2001,(7):47-48
一、教学目标 1、在道德观念上,教育学生懂得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古今孝亲敬长的嘉言懿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