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程力求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同学生熟悉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对数学具有亲切感,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必须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想方设法将数学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他们产生积极尝试、探索创新的愿望和对数学的无限向往,实现新课程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数学给学生的感觉是单调的数字,枯燥的运算,难懂的公式.抽象的函数……这就更能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变单调为丰富,化枯燥为有趣,使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相似文献   

3.
一、利用构建思想,使原来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变得“有血有肉” 1.在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解决的方法,体现出数学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和情景出发.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使枯燥单调的数学学习变成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设置情境,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令学生体验到数学并不枯燥,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使其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抽象的数学不再抽象,枯燥的数学不再枯燥,让学生喜欢数学,喜爱数学,感受数学的美,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显著特点.正因为上述特点,使得数学公式、定理、法则和数学习题呈现概括性强、表述简洁、应用范围广的特征,也正是因为这种特征,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学生普遍感到数学公式枯燥难记忆、数学符号抽象难想像、数学习题苦涩难理解,从而丧失学习激情,失去学习兴趣,致使数学成绩偏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公式或习题抽象、枯燥,激发起他们学习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大部分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农村中学生数学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学生喜欢学数学,数学成绩好,而另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数学,数学成绩差.久而久之,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差别造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数学情景图把枯燥的数学问题融于生活情景中,使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接近数学,喜欢数学,从而探究数学.教师要从真实情景开始,激发学生质疑的情绪,产生求知的欲望;改变学生只回答老师的提问,不去质疑数学的习惯.引领学生质疑情景图,让数学思维充满课堂,是数学教师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1.
“数学太抽象了.数学课太枯燥了”。相对于其他学科,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这样反映的。怎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呢?下面略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从而获得成功.浓厚的数学兴趣会使学生爱上学习,主动愉快地学习.而数学又是一门比较枯燥,抽象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我就初中数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语文重在工具性和人文性,而数学则偏重于科学性和逻辑性。就知识本身而言,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枯燥的,但借助语文的相关知识会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数学课上查字典、说成语、填字词、渎诗歌、讲故事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枯燥的程度,减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畏惧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数学源于实践,这在整个数学史上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千百年来,数学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必须把客观事物的数学属性用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公式来表达.这固然为数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且使数学的适用领域更加广阔;但同时也使数学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远离现实.难怪有的同学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数学太枯燥、太乏味了.  相似文献   

15.
赵玉琴 《教育革新》2009,(12):52-52
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枯燥、平淡的问题味同嚼蜡,不但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且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应努力将问题设置到某个情境当中.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感受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课标也提倡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叶毅 《湖南教育》2010,(3):43-44
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很多课时的计算内容是复杂的.计算也是学生感觉简单、枯燥却又极易发生错误的环节.计算教学的枯燥与重要是一对矛盾.要处理好这对矛盾,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让学生爱计算、算得好,教师应在“趣”“探”“思”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技术的“活泼”与数学学科的严谨有着互补的功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形为有形,填补数学学科的不足,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不是万能的,过分的“活泼”也有可能让数学失去方向,成为阻碍。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地认识其利弊.善用而不滥用.才能使它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所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的、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小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在他们眼中.数学很枯燥,虽然现在的教材有很多插图.但是由于比起其他课目来说。动脑比较多.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兴趣。这样.学习自然跟不上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对数学能够产生兴趣.那么对教学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