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传媒高速发展时代,日益提高的报纸成本给传媒和报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市场风险,同时资源的浪费也有悖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本文力图将成本控制这一重要理念引入到报业经营中,从报业的盈利模式入手,分析报纸的成本构成,力图寻找低成本盈利的报业发展之路.报纸进行更具指向性的市场定位由厚变精、倡导简约的报道编排风格及制定合理的发行量,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报业减轻成本压力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马洁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26-127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报业就是个例子.一方面,在主导的报纸之外,报业必须不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报业也要在报纸的出品上,不断求新、求变.不管是提供观点的深度性,或是具备现代传播素质的可欣赏性,新闻图片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又一次得到重视.因此,如何引导新闻图片的版面价值达到最大化,使报纸出品质量更高,读者更喜欢阅读,这毋庸置疑都成为当下报业们共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金秋时节,全国的报刊发行竞争异常激烈. 进入新世纪,整个报业还要在调整中进一步发展;随着企业改革、改制、改组的深入,报纸发行方面行政措施的作用逐步弱化,基层挑选报刊的自由度更大了,公费订阅数逐年减少;我国加入WTO后,报业竞争还将愈演愈烈. 一家报纸,如果没有一定的发行量,报纸的广告就要萎缩--作为目前多数报纸的主要经济来源就要受到影响,报业的发展就会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行是报纸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一点也不过分. 地市报纸确实面临生存发展的考验.我认为,竞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观念落后,这是最大的危…  相似文献   

4.
报业集团经营之本是发展报业报业集团姓报。报业集团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的是发展报业。报业是报业集团产业之本。报业同仁为什么吃着报业的饭,却又普遍唱衰报业,普遍感到日子艰难呢?这有认识的误区,有实践的错误,也有现实的原因。说到认识误区,从1992年报业进入市场开始,就有报社提出了报纸消亡论,对发展报业三心二意。所谓实践错误,一是报业的重复建设。新开报纸靠低价倾销,老牌报纸疲于应付,被动挨打。报社的领导者都清楚,市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承载力,出路在于整  相似文献   

5.
最近传来消息,长江三角洲三大省级报业集团合资控股的<东方早报>将在上海出版,这使人感到兴奋.中国大陆报业发展有三大瓶颈:资源配置不合理,报纸只生不死;条块分割,做大规模难;法规滞后,自主经营难.这个消息提供了一种在目前解决中国报业发展条块分割、发展报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把握"战略转折点"稳扎稳打变危为机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戴玉庆 在危机之中、以及危机过后,报业会进入一个低赢利时代.不会再有天价的广告.在"去泡沫化"经济背景下,报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强者更强,弱者出局.报业集中度必然提高.去泡沫化将导致报业总收入受到严重影响,而报业的成本是刚性的.少数几张经营规模较大,社会影响力较大,公信力较强的报纸,相对来说虽是微利,但还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这样的报纸会长期保留.这是此次金融危机对全国报业的总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闻三昧》2008,(1):36
这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16个年头.这是中国传媒业在市场风雨里成长壮大的第16个年头. 无论中国报业集团的发展依旧存在多少问题,都不能削弱它在中国报业走向强大进程中的重要地位.2007年,中国报业集团的发展已成潮流.除了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全部组建了报业集团.从广州日报1996年挂牌成立开始,这一切用了10年时间.10年之前,报业改革微澜初起,新生报纸还拼命地向上伸展着自己稚嫩的枝桠.10年之后,中国报业的格局天翻地覆,传统的老牌大报在迷失中徘徊挣扎,被那些在市场中催生成长的报纸远远地丢在后面.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报纸发展较早,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近二、三十年来,英国报纸的种数和销数,都不断减少,应当怎样来看待这一现象呢?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报业发展史上,报纸种数、销数的增加与减少,一般有三个阶段、三种情况:(一)报纸自由竞争时期,各国报纸的种数不断增多,销数日益扩大。这是报业发展的表现。(二)一次大战前后,各国先后形成垄断报业,报纸在兼并,集中过程中,种数逐渐减少,而销数则随着人口的增长继续增加。报纸的销数增加而种数减少,许多  相似文献   

9.
从2008年北京市报纸统一涨价至今,已近半年时间.报纸调整价格后的数月间,北京的报业市场走向和报纸发行情况渐渐呈现出稳定的趋势和某种内在的规律.为了深入调查报纸涨价后给北京报业市场带来的影响,更好地找出报纸涨价与报纸发行之间存在的规律,并预测报业市场未来发展的前景,本刊走访了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总经理王隽,了解涨价背后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
姜勤 《新闻窗》2008,(3):30-30
众所周知,报业的产品是报纸,报纸的核心是报纸信息,而过期报纸之所以还有价值并不在于报纸本身,而在于报纸是信息产品的载体。过期报纸的有用之处在于报纸信息有用,了解这一点,才可以跳出报业产品仅仅指的就是报纸这一认识层面,从而站在更高角度上来审视报业产品,  相似文献   

11.
<正>信息技术革命使全球报纸出版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内容产业核心价值的提供者,报纸出版业正在将这一挑战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发展数字报业已经成为未来报纸产业应对挑战的首选。许多报业集团开始将"电子报纸"列入振兴报业的发展规划中,也将成为将来报业发展的趋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不仅顺应发展的趋势进行"电子报纸"等新媒体的尝试,同时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历史资料实现增值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经营报纸近两年来成为指导报业发展的一个核心理念.很多报业老总和学界精英都大力推行经营报纸的思路,有人甚至提出"现代报业领导人不仅要转变自己的理念,更要让‘经营报纸'的理念成为所有员工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报业印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报业印刷现状 可以说报业印刷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它既是印刷业的一个细分类别,又是报纸传媒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印刷业的进步,更离不开报纸出版行业的繁荣。近十余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印刷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报业印刷的整体技术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化的报纸印刷生产格局已经形成。这期间,我国报业出版也异常繁荣,创刊、扩版、改彩报成为近年来报业出版业的共同选择,报纸的多版化、彩色化出版格局在短短几年内很快形成,大中城市的都市报基本实现了全彩印刷。  相似文献   

14.
报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报业发展历程中掀起了组建报业集团的改革热潮,这是报业面临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和WTO后报媒生存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一种积极探索.报业的集团化是改革的直接产物.作为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报业集团化的出现,使中国报纸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对报业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三昧》2008,(1):16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天,广州日报增出97个版,开创中国内地报纸纪念性特刊的先河,引发读者全城抢购,标志着中国报业开始进入厚报时代.然而,就在特刊的制作者欢喜庆贺的时候,认定擅自扩版违规并处以98.5万元罚款的红头文件紧随而至.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报业终于发现,在市场竞争无序化的刺激下,报纸内容和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日渐显露出来.1997年3月,以治散治滥为指向的第一次报业治理工作全面启动.此时,中国内地公开发行的报纸总量已经超过2200种,内部报纸竟然有6300多种.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骤增、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如何办好文摘类报纸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中国报业的迅猛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90年代中后期都市报、晚报类报纸的大量创办,使我国的报业走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些报纸的创办发展中,大都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第一,版面增多,信息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世界报业市场自2008年以来,遭遇了新媒体旋风和全球金融风暴的双重冲击,呈现出持续性时滞与低迷,部分报纸转产或停产,广告空间开始萎缩,这让新一轮唱衰报纸的论调重新泛起.处在市场化发展初期阶段的中国报业集团,当下面临的"问题期"-同样也是报业新的转型期和机遇期.  相似文献   

18.
报纸开设微博如火如荼,然而也存在盈利模式不清晰、运营目标不明确等情况,归根结底,这是对报纸微博在数字报业产业链中定位认识不清造成的。本文通过对新浪平台报纸微博的抽样调查,针对报纸微博在品牌宣传、内容运营、广告及活动营销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报纸微博在数字报业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报业数字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9.
都市报能否续写财富神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国伟 《传媒》2005,(9):4-10
目前中国晚报都市类报纸在经济实力上可谓占了报业的半壁江山,从1990年以来出现的三次报业增长周期看,其中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是第三周期,晚报和都市类报纸正是拉动这第三周期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格局基本确定、采编创新乏力、策划效果不佳、报纸售价稳定、广告折扣很低……种种迹象表明,南京报业市场空间受限,这也可能是全国大部分城市报业竞争的现状.报业想要有所突破,只能寻找其他方式.本文以南京报业为例,尝试做一些报业竞争可拓展的方向分析.希望能给正苦苦寻找发展方向的报人一点借鉴和一点点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