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获得技术技能人才所需的职业生涯能力,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稳定劳动力市场,并为学生规划科学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要破解当前高职院校对职业生涯教育概念模糊、成效不佳、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化程度低等实际问题,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步骤,制定有效的策略解决相应的预设任务,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规划当中,使学生的学习进程与职业规划同步进行,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2.
李冬云 《考试周刊》2012,(66):188-189
针对许多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不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未来没有信心。从而影响到高职职业技能教育的实施,未能将学生培养成有用的社会技能人才。笔者提出将班级管理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两者有机结合,构建一套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模式,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方法和措施,增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高效性,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规划未来。  相似文献   

3.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择业,它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从有效性上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包含职业分析、职业目标、职业知识、职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针对当前高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应从系统的职业生涯体系建设、真实的职业训练平台建设、客观的职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人手,共同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祝庆国 《职教论坛》2012,(20):95-96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就业的重要技能,对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和实现其人生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充分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探索开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具体分析高职德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共性的基础上,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德育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本身蕴含丰富的德育信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与德育目标有共通之处等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职德育中的载体作用,对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德育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择业,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内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特点,从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理解人手,探析了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有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和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择业,它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内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特点。从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理解入手,探析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高职院校实施有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和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百是培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是保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目前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有学习功利性强、方法不当、动力不足、环境不好和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建议高职院校用成功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人文教育、提高师资力量等手段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现代职业素质理念。体验式教育学习过程能够提供个性化、现实化的体验环境,重点关注态度、观念、能力的学习,有助于学生高度投入、参与和互动。基于体验式教育理念,通过设计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可以使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生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是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与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点,加强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充分发挥其多样化作用,科学指引各层次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本文从不同方面入手,客观分析了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高职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近年来成为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职业生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高职职业生涯教育存在多种问题:高职生在职业意识上存在多种缺失;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师资与教学手段都跟不上学生的需求;企业在招聘时对待高职生的不公以及对岗位要求不明确;政府在就业、校企与家校合作、毕业生就业以及拨款角色不到位以及父母在子女就业的态度偏差,未发挥积极作用。针对以上问题,高职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完善职业生涯教育合作机制,建立生涯规划的服务网络体系;优化职业生涯教育师资结构,建立多方评价机制;改革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重视职业生涯教育的人文要素;吸取职业生涯教育国际经验,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院校应把培养具有"工程师素质、技师水平"的职业技能型高职毕业生,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宗旨,接近生产实际的实训实践教学是探求"产、学、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做"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体现的是"以教师(师傅)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办好特色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艺术教育受到教育部大力推广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这方面应受到重视;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音乐教学方面的课程,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很理想;通过阐述在高职院校开设音乐课程的意义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大部分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望高职院校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综合性的劳动者,并肩负起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艺型、实践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使高职院校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实践课程是社会发展对于高职人才发展的需求决定的,就业市场对于高职人才的要求从一般技能型人才向综合型的高职业能力人才转变。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人才发展原则和市场导向原则,制定科学化的专业实践课程,同时利用互联网等手段,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从而深化专业实践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高职教育实践课程需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和个人发展为核心,以社会实践要求和企业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宫照敏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0):14-15,49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着力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着手,探索一条适合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实现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合理搭建专业及课程设置,体现行业特点;不断深化教学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16.
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大批合格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人才。在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内涵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对学生如何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职业个性形成的心理结构及培养策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培养策略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契合他们的个性形成特征。职业个性心理是高职学生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不同的侧面,且各个侧面都依发展水平的高低呈现出不同的层次。职业教育就是促进职业个性心理各个要素从低到高提高层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耿冰冰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8):84-85,99
高职教师深厚的人文素养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高级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现人的和谐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提高高职教师人文素质,必须使教师树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以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出发点和确定办学方向的根本依据.培养技能型人才,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走出学科理论为主的“象牙塔”,面向职业需要迈出的关键性一步,然而片面地强调技能带来的学生“工具性”“功利性”教育,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培养“技高”而且“品端”人才,是高职教育功能全面实现的核心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20.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单一的精英型技能人才目标不仅不切实际,也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需要,应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人力资源开发。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高职应适当拓宽人才培养基础,加强学生的通识能力培养,并树立大市场观念,不仅考虑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还应考虑学生的需要,摒弃单一的技术理性思维,激发学生自我成才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随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作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