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汤山 《声屏世界》2004,(9):22-22
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是新闻发展的方向,也是坚持“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南京零距离》自开播并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以来,“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越来越清晰,并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1860新闻眼》《服务到家》《新闻坊》等栏目的共同特点是内容贴近受众,并给百姓“话语权”。但在“民生新闻”冲击波的作用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  相似文献   

2.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新闻的生命之源。围绕这一原则,当前,各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从而在新闻媒体形成了民生新闻热潮。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新闻改革的成功尝试,因此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然而,笔者发现,一些媒体把关注老百姓生活理解为对民生市井、日常琐事的关注,甚至将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严格划分开来。笔者认为,这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媒体的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媒体自身和广大受众的重视,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等平面媒体,都纷纷开办各种各样的民生新闻专版(专栏),回应受众的期待。新闻实践表明,民生新闻的着力点就应当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为受众提供细致入微、实实在在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生活,民生新闻作为比较贴近民生的一档新闻栏目,因而也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民生新闻在传统新闻行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民生新闻行业去整改自身的整体运营,以谋求长期的稳定发展,把握好民生新闻的客观性对民生新闻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民生内容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题材。以“关注民生.彰显公信”为办报理念的《三峡晚报》,一直倾力于民生报道,并致力于打造“帮办”专栏,以拓展民生新闻内容,让民生新闻更加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越来越普及,传播方式和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观众在屏幕前的时间不断被分散,为了吸引观众、贴近观众,媒体开办一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大众性栏目和节目,吸引了很多受众。电视媒体也不例外,为了使观众在屏幕前停留的时间更多,新闻越来越重视民生、关注民生,开始重视从广大百姓的角度出发,播报来自最基层的新闻内容,让观众有兴趣观看。  相似文献   

7.
朱用军 《青年记者》2012,(12):55-56
近年来,新闻报道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以关注普通人生活状态为主旨的民生新闻,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在所有新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民生新闻的快速兴起,已经开始改变传统媒体的生态.尤其是地方都市报,都将民生新闻报道作为贴近读者和竞争取胜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中反映的民生问题,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几年来民生新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民生新闻的采访应遵循的原则,应规避的问题以及做好民生新闻采访工作的策略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陈梅芳 《东南传播》2016,(1):121-123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新闻报道领域的不断拓展,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样式和报道体裁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共同的新闻报道取向。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媒体,新闻类节目都不约而同地加入了民生的概念。中央新闻的导向性在带动收视率复苏的同时也限制了新闻内容的进一步发展,而地方民生新闻的创新元素和多元化模式则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节目以其贴近百姓生活的报道方式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且多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电视台将民生新闻节目当作重要栏目下功夫进行打造,但也存在低俗化倾向、舆论引导失误等问题,应多条路径推进电视民生新闻健康发展,发挥其正确引导舆论作用。本文论述了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把握正确导向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的电视新闻内容来看,近十年民生类新闻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不可置疑的是民生新闻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全国现在很多的电视台更为广泛地报道大众新闻,报道更贴近民生,更为关注老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有不少卫视也开办生活等类似民生频道,有很多的电视频道更是为广大百姓解决难事,实事,使老百姓真正地体会到了实惠,更是让社会的底层人民有了吐露心声的平台,这也是民生新闻近十年迅速火热的重要原因。现在正值民生新闻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也就是要把“新闻眼”锁定在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上。如何写好民生新闻关键是要沉下去,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3.
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民生新闻报道逐渐受到读者的认可,一些反映民生的新闻照片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大,摄影记者如何对民生新闻进行拍摄成为新闻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做好民生新闻的摄影记者,不仅要注重新闻主体的瞬间抓拍、特写照片的拍摄,还要注重收集相关的背景故事,力求图文并茂,向老百姓讲好故事。  相似文献   

14.
修琳  郭锐 《新闻传播》2007,(7):39-39,41
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作为一档深受百姓喜欢的民生新闻类节目,它贴近百姓、关注民生的一贯风格已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而在《新闻夜航》众多的精彩报道中,现场报道无疑是点亮夜航的一颗“明”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各种新闻媒体和受众的关注。从省级到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如辽宁电视台的《说天下》、《新北方》以及营口电视台的《视点》、《政风行风热线》都是比较典型的范例。民生新闻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百姓,符合传媒的平民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信息需求的变化,以及媒体在内容产品细分上的发展,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受众的关注和喜爱。民生新闻栏目,乃至广播民生新闻也在近些年纷纷涌现。作为新闻的一个种类,民生新闻不仅仅是一种概念,其制作理念、流程也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作为主创团队的重要一环,主持人的定位颇受关注,特别是在广播融合新媒体的大趋势之下,广播民生新闻主持人应该从哪些方面完善自身,本文将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志刚 《新闻传播》2010,(5):132-132
近年来,各地报纸倡导民生新闻蔚然成风,开办的民生版面也遍地开花。说到民生版面,就不能不先说说民生新闻。简单的说,民生新闻就是“贴近老百姓”的新闻,民生新闻立足大众立场,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实用、贴近、服务,同时起到拉近本报与读者距离的重要作用。而民生版面无疑也就是对这些民生新闻的强势推出和集中释放。  相似文献   

18.
刘勇奇 《大观周刊》2012,(51):46-46
民生新闻社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报道方式从俯视向平视方向的转变,满足了普通民众对于生活信息的诉求,也体现了新闻关注民生和关注社会的价值。因而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而电视作为表现形式丰富的大众传媒,是民生新闻的主要传播阵地。本文从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民生新闻采访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优化党报的民生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新闻界十分热门的话题,成为各媒体新闻竞争的“杀手锏”。然而,由于各报共同致力于此,在新闻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民生新闻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同质化。如何在同质化的情况下保持民生新闻报道的竞争力,足党报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做好党报民生新闻的策划?笔者认为,党报和都市类报纸在民生新闻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于差异化的策划,做到“有高度地贴近民生,有品位地包装新闻”。  相似文献   

20.
李秀 《新闻传播》2010,(6):167-167
近年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广大媒体的重视,也引起了广大受众的普遍关注。民生新闻本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以平民视角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作为地域主流媒体的地市报,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