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强报道吸引力和扩大媒体影响力的办法很多,存报道中引入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深化报道,则是其中一种很好的途径。近年来,大连日报在这方面所作的许多有益尝试,令人信服地诠释了报道与社会活动融为一体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
晚报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是打谴品牌、树立形象、迎战白热化竞争的一大法宝.晚报参与社会活动是由其办报宗旨决定的晚报同机关报、专业报、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它“飞入寻常百姓家”,最直接地服务于市民.这种个性和特点要求晚报必须参与市民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同时,晚报参与社会活动也是由它的办报宗旨所决定的.大凡晚报都以贴近生活、贴近市民为其办报宗旨,晚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应是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策划概念日益引入中国的报业活动,为新闻从业人员提供了长袖善舞、经世济用的机遇与天地,也为报业经营提供了新的活力与效益。 在著名的《哈佛企业管理通书》中,对现代策划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的。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策划如同一座桥,它接着我们目前之地和我们要经过之处。” 在报业活动中,策划作为一种设计、一种运筹,一种组织手段,贯穿着新闻编辑、采访和经营管理、公关人际等领域,常见的有版面策划、专栏策划、重大报道策划、经营项目策划、社会活动策划等等。本文仅从报业经营中的社会活动策划这一个角度,结合我们这几年来开展的一些策划实践,做一些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举办社会活动,丰富地市报版面的内容,这是变被动为主动、满足读者需求的有效途径。我们洛阳日报文化体育版是1998年1月1日为活跃报纸版面、满足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而开辟的。对开一个版,每周5期,容量比较大。对于一份地市报来说,能辟一块专版报道文化体育,这无...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我国新闻媒介在经营管理体制上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媒介在追求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逐步向自主经营过渡,以期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媒介在经营中日益重视组织、参与社会活动的策划。媒介所策划的社会活动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公益性社会活动,如希望工程、赈灾、环保及其他慈善性质的援助活动等。对这类活动的策划,媒介为活动提供了智力支持及一定的物质投入,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媒介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第二类社会活动属于公关性活动,即媒介为谋求自身发展而开展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谈到媒体的社会活动时.有人会说无关紧要,只要我们把握好政策的导向.围绕所辖区域做好新闻报道就可以了。哪有功夫搞什么社会活动,这些是务虚的举动,对于这样的想法.虽然不能说他完全错误.但是至少表明他在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的确没有看到大的时代背景下媒体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应该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民的生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重大变化,其内容丰富多彩,其形式多样,成为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有朝气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报道体裁不约而同地在各地报纸副刊中异军突起,这就是“生活方式报道”。它的出现,是新的经济体制下报纸对社会生活敏感反映的必然结果,扩展了副刊的题材内容,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参加社会活动有助于青年编辑的成才游苏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每日仅将头埋在稿件中默默地为人作嫁显然已不适于今日的编辑。尤其对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编辑来说,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中去,不仅能扩大自己的视野,而且有助于我们早日成才。我愿就自己...  相似文献   

9.
周俊 《青年记者》2012,(7):35-38
职业意识 (一)新闻从业者的兼职或社会活动,是指新闻从业者在工作时间以外到其他单位或部门兼任某种职务或从事某些活动.这可能影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形象、传媒的公信力、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公正. 西方传媒提出“实际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冲突的迹象”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社会活动即将成为传媒发展的新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策划组织受众广泛参与各类活动成了媒体营销的“第二战场”。媒体组织策划社会活动既是品牌建设、公关形象推广的需要,也是拓展传媒产业价值链的需要。社会活动可以密切与读者的联系与沟通,更可以间接或直接促进广告收入的增加和发行量的提高。社会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要注意处理好“两个效益”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媒介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社会活动也有风险,要注意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制订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和应急预案,并与有关参与者签署有关法律协议,把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深圳商报》复刊近两年来,我们一直把金融股市的报道放在重要位置上。把它作为群众关心的热点新闻,进行全方位的连续报道,发了上千篇稿件,创办了股市专栏和专版,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促进了股市的发展。回顾走过的道路,可以说在股市报道中认识了股市报道,学会了股市报道,探索出了一条股市报道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分析一些成就报道不难发现,不少作品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全面而深刻地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给人较多方面的启示,拓展了我们的报道思路。社会问题是电视纪录片经常涉及的题材。人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但是,这种属性只有通过具体的行为折射进入审美关系中,才能获得一定的审美意义。如果把人的社会活动仅仅作为抽象的认识对象去表现,就与作为审美活动的艺术相去甚远了。所以人们讨厌电视节目单纯的政治宣传、道德说教。在电视成就报道创作中,为了获得这种审美享受,一些编导由过去的单一反映事物转向了以“人”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1月19日晚,嘉鱼县高铁岭镇原党委书记、镇长周新武突发心脏动脉血管爆裂,牺牲在工作一线。湖北日报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挖掘、报道周新武这个重大典型的先进事迹。自1月21日刊发首篇消息以来,至5月19日共刊发各类报道43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纵观整组报道,及时、准确,有力度、有深度、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受到社内外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4.
怎样搞好经济建设报道?我们通过反复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起着决定作用。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因此,要搞好经济建设的宣传就必须要搞好科技的宣传。据此,20年来,我们汉中日报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让科技报道在经济报道中唱主角,以搞好科技报道来增强经济报道的吸引力,提高经济报道的可读性。1979年至1983年,我们首先在报上开辟了《科学种田》专栏,以科学种田来统揽农村报道,办出了特色,深受群众欢迎。1983年4月,我们同汉中市科委、…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电视体育报道除了要有敏锐的感知,把握意义深远的主题,确立构思巧妙的布局,抓住有特点的细节,以及采取新颖的报道角度外,还必须根据体育报道的特点和受众的心理,在报道的语言上多下功夫,做到既科学、准确,又生动活泼,为广大受众所乐于接受。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体育报道的语言运用问题。第一、专业名词和术语的使用应适度在人们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体育活动是最经常;最持久的一项;它的参与者、爱好者和支持者又如此众多,可以说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这构成了体育报道的一个突出特点──有着最广泛的…  相似文献   

16.
武汉大学出版社规定,编辑人员参加调查、学术研究等活动,须写出书面报告。这种做法值得提倡。本刊特选登该社文史编辑室主任、副编审蔡先保所写的一份参加社会活动情况报告。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编辑应用文方面的来稿。  相似文献   

17.
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使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领域也同样,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而我们的经济报道长期以来习惯于就生产写生产,从生产领域报道多,从流通、分配、消费领域报道少;从领导角度报道多,从群众角度报道少;从经济工作角度报道多,从经济生活角度报道少。艾丰说:旧模式经济报道的问题出在“把活生生的经济活动‘层层剥皮’,剥至最后只剩下干巴‘骨头’了”。他所说的“层层剥皮”是指把经济活动同其他社会活动,同人的活动,同矛盾的转化过程完全剥离开了。显然,这样的经济报道已不能适应经济改革实践的需要,必须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在报业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如何使自己的报纸拥有更多的读者,在同类报纸中占有较高的发行量?这是每家报纸及其老总们都在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对此,《镇江日报》集思广益,通过举办中小学生“增华阁作文大赛”这一社会活动,以扩大党报的影响力,培养新读者,并取得可喜成果。增华阁是镇江市一处文化胜迹,因我国的第一部文章总集《昭明文选》诞生于此而闻名。如今,增华阁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被赋予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涵,成了名城镇江的无形资产。于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传媒竞争日趋激化,作为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台运作空间相当有限。在民生新闻风起云涌的今天,一些县级广播电视台也适时而上,纷纷开设民生新闻栏目,以提高节目收视率。那么,基层电视台如何在有限的发展空间内办活民生新闻栏目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作社会活动。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的说法那就是:"现在媒体已经从卖内容、卖广告发展到卖活动的阶段。"成功的社会活动完全可以创造出成功的栏目品牌、成功的媒体。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的新闻事业中,对法院新闻的采访和报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在西方国家里,法院是人情味新闻和犯罪报道的重要来源,还在于法律是西方社会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石。从理论上说,西方社会的法律也要保护弱者和穷人的利益,并监督掌握权力的领导阶层。每个市民都有权要求一场公正的审判,而在宣判之前每个人都是无罪的前提则是西方司法制度的中心含义。从事法院新闻报道的记者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公正地报道所要报道的审判,法院也不得阻止记者履行其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