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清代河西走廊水资源匮乏,水事纠纷频发。在水事纠纷的调处上,地方政府主导着跨县、跨流域等大型水案以及严重违犯水规事件的处治,并积累了较多成功的经验,对维护该地区水利秩序的平稳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具体水事纠纷调处过程中也出现了执行力不足的状态。讨论河西走廊地方政府在水事纠纷应对中的作为,可为理解清代国家基层水利治理的实况等提供一个地方性案例。  相似文献   

2.
民间调处一直以来作为清代社会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被民众广泛地运用。随着民间调处的广泛运用,民间调处的运行机制在清代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民间调处运行机制的构成环节方面逐步形成了大体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通过对司法档案、契约文书等的考察,发现虽然各地民间调处存在一定差异,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整个清代民间调处运行机制已经出现了制度化趋势。一方面,清代各地的民间调处运行机制一般都包括了民间调处启动、受理、理剖以及调处结果执行几环节,且每个环节都有着比较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清代民间调处运行机制的这种制度化趋势也为民间调处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从而更有利于民间调处的解纷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转型的社会背景下,乡村社会各方以新的力量重新建构着中国农村的秩序格局,乡村社会的治理与纠纷解决也被拉进宏观社会结构之中并呈现出一幅非惯常的纠纷图景。家庭对流动和独立的个体逐渐削减了聚集而居的内在牵制力,"乡土纠纷"也经历着向"离土纠纷"的转变,纠纷解决上的暴力催债也使基层调处组织面临着双重困境。乡村调解制度的不断完善无法掩饰其诸多问题。中国乡村的纠纷生态呈现出的"乱象"局面和纠纷化解的凌乱状态必须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清代民间社会规范是清代不同社会共同体内部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清代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法的补充,民间社会规范对清代社会民事法律秩序的维持与实现起着重要作用.清代民间调处与民间社会规范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在清代民间调处中调处人往往会依据某些特定的民间社会规范来解决纠纷:另一方面,清代民间社会规范具有的执行保障机制为民间调处结果的实现提供了某种制度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黎族传统社会自发秩序下形成纠纷解决机制中,作为"参与者"调处组织与调处者、妇女、当事人以及民众,均发挥着不同作用来化解纠纷。虽然解纷过程缺乏技术上的程序正义,但是在黎区形成的"地方性知识"背景下,纠纷参与者"权威性因素"得以充分体现,使得黎区实现了秩序至上的客观追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医患纠纷层出不穷,恶性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传统的纠纷调处机制在复杂的医患利益冲突面前表现乏力。面对日益严重的医患矛盾,要着手对医患纠纷解决方式进行改进和优化,尝试引入社会工作介入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以期找到一条中国式的医患纠纷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蜕变的过程中其纠纷日益复杂化,与之相应的纠纷解决机制也逐渐多元化。同时,作为正式纠纷解决机制的国家法律制度在当今的农村社会纠纷解决过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法律与传统的纠纷解决模式共同建构了当下中国农村社会中的纠纷解决的多元机制。  相似文献   

8.
分析隆阳区林权纠纷产生的原因,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按照林权纠纷矛盾调处的原则,结合隆阳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调处林权纠纷与矛盾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找到林权纠纷与矛盾调处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险是保障劳动者生存权、分散企业风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设计。在司法实践中,社会保险纠纷主要包括补缴纠纷和赔偿纠纷两类。对这两类不同的社会保险纠纷应当确立不同的救济途径,即社会保险补缴纠纷通过行政争议救济途径解决,社会保险赔偿纠纷按照劳动争议途径解决。另外,针对社会保险赔偿纠纷中单位少缴社保的情况下劳动者请求赔偿社保待遇损失的纠纷,应由社会保险机构先支付社保待遇后,再由其作为权利人向用人单位追偿。  相似文献   

10.
调处矛盾纠纷是正确处理职工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做好和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是当前一个时期我们应对经济危机“克时艰,抗严冬”保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岩诉讼档案》的考察,可以看出清代“官批民调”制度是在官府衙门主持下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案件性质的民事导向、约束效力的半强制性、宗族力量的强渗透性、纠纷双方心理接受程度的不完全性等特征。清代州县官的施政心理和复杂的施政环境促使官府衙门对“官批民调”解决民间纠纷有强烈偏好。中国古代熟人社会结构也为“官批民调”制度的施行创造了条件。“官批民调”制度是创造性解决民间纠纷的有效途径,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腹地,明清时期,发达的水运系统,使佛山迅速崛起为全国四大镇之一。水环境对佛山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围绕着水资源及其利用,如堤围的修建、涌道的清浚、水环境等问题而不断发生水事纠纷。清代佛山的水事纠纷的发生、审判及其结果表明,虽然清代佛山地方权势已是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但是不能由此推测佛山地方社会实现了"自治化"。在处理各类有关水事活动的矛盾纠纷,尤其是发生于区际之间的纠纷中,官府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姚鼐和戴震之间的汉宋学术之争是姚鼐离开四库馆的主要因素。戴震其时正以考据功夫受器重,姚鼐虽亦重视汉学,但不能容忍他对朱熹的攻击。姚、戴之争时,姚鼐力单势弱,于是毅然辞馆。姚鼐辞馆反映了清代学术嬗变的重要轨迹。  相似文献   

14.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产生分歧与矛盾是难免的,这就必然出现纠纷与诉讼问题。宋代追求儒家的"无讼"理想,以客观公正、自愿平等为原则,调处的协约应有法律作为保障等加以解决。宋代政府积极妥善解决协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了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至今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家以其对欲的一定程度的肯定、对道的挚烈推崇、对由道而德的具体现实化过程中“欲”的前提与基石性作用的认识、对道的足欲作用的洞察 ,提出依道足欲、以道足欲 ,又以道制欲的主张 ,成为先秦理欲之论中的一股主潮。先秦儒家关于理欲问题的探讨 ,对于我们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富有启益。  相似文献   

16.
近代新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既使新疆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愈加密切,也带来了激烈的土地等资源的纠纷,而民族间为保障经济的交往与互助,逐步形成了以契约为中心的一系列纠纷解决机制.维吾尔族和当地汉族移民在文化上都高度重视契约的履行,前者的契约受到宗教的影响,后者的契约受到儒家伦理思想的熏陶,虽然文化渊源不同,但是仍有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法院在审理专利纠纷案件时可能会直接采纳公知技术抗辩或直接判决变更专利权人.以致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丧失确定力和拘束力,造成民事审判权和行政执法权的冲突。为了解决上述冲突,在审理专利权属纠纷和侵权纠纷案件时,法院在坚持司法审判自主性的同时,应确立以专利管理机关优先受理和专利权有效推定的原则,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五峰山东魏一百三十四人造像碑座自清代就被发现和著录,但至今研究甚少.该碑座题记所列像主、维那等职,反映了北朝时期泰山地区民间的邑义造像组织结构及其活动特点.根据其它地区同时代佛教石刻造像分析,该造像碑原佚造像的主要特征为舟形背光上刻飞天拱卫宝塔的佛与菩萨造像组合.该碑座之僧图体现的是罗睺罗奉献释迦欢喜丸情节.  相似文献   

19.
清末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朝中央权力被迫下移,作为地方分权主义两大寄存体的各省督抚和地方士绅势力开始崛起。从太平天国到清朝灭亡,地方分权主义由弱到强。到了民国时期,地方分权主义并没有随着清朝的灭亡而销声匿迹,反而一时间成为一种政治思潮,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中央集权主义者的治国理念大相径庭,双方斗争不断,最终导致二次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诗歌在清代的接受历程伴随着宗宋思潮,由逐渐兴起而至大盛:清初,承续晚明回升的宗宋思潮,推尊宋诗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始出现是否以黄庭坚为宗的争议;清中期,宗宋派以翁方纲为首,以学问论诗,极力推崇黄庭坚诗歌;清晚期,宋诗派倡导“学人之诗”,与推尊黄庭坚的桐城诗学、经世派诗学联姻,使得宗黄诗风在道咸之际愈演愈盛;清末民初,“同光体”诗人以唐宋并举来推扬宋诗及黄庭坚,达到了移唐就宋的目的,使黄庭坚诗歌及其创作所昭示的创新精神再度辉煌于这个封建末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