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化就是不断进行社会动员的持续过程。改革开放初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面临复杂历史环境,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执政党建设任重而道远、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价值观的迷失。为了实现"四化"的目标,邓小平利用思想动员、组织动员、利益动员、情感动员等手段,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实现了由"群众运动"向"制度化动员"、由国家主导的政治动员向国家引导的社会范围内自主进行动员的动员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治动员必须遵循服从阶级整体利益、从社会实际出发、尊重公民选择和与时俱进的原则。政治动员的策略包括政治动员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政治动员与法制建设相结合、政治动员与物质利益要求结合以及政治动员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对传统政治动员的方法及其经验教训的总结显示进行现代政治动员必须方法创新,可以遵循传媒动员、竞争动员、参与动员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法宝,毛泽东是社会动员的大师,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高度重视充分依靠和广泛发动群众的社会动员,形成了社会动员的丰富思想,发挥了社会动员的巨大能量,有力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毛泽东社会动员思想坚持以政治动员为根本,以群众动员为主体,以思想动员为中心,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新时代新征程,探索和把握毛泽东社会动员思想的内在逻辑,不断提升全党全社会的社会动员能力,对于应对时代挑战,汇聚民族力量,推进强国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政党与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动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两者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美国为例,在政党政治与大众传媒都比较发达的社会中,政党总是利用和控制大众传媒来为它的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动员服务,并由此给大众传媒造成相当的影响,而大众传媒参与又导致政党在自身意识形态、政党组织的动员力量和动员逻辑等方面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5.
网络政治动员的消极影响及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政治动员是政治动员主体为达到特定政治目的,通过发布具有政治煽动性的网络信息,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对网民进行的政治鼓动、诱导、操纵。网络政治动员过程与动员性网络信息传播是同一过程。网络政治动员的消极作用主要在于网络政治动员导致了政治权力的转移,削弱了国家权威,冲击了政治稳定。应对和治理消极网络政治动员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网络政治反动员;治理的关键是割断网络政治动员虚拟转化的关节;治理的根本之计是重塑网络虚拟空间的国家权威。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区域高校间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本文建议从培育高校治理、推行法制化运作、实施多主体问责、建立中立调节机构、培育多元投资体制等方面推进合作办学外部保障机制的建设;从内部领导体制完善、沟通渠道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构建等方面推进合作办学内部运行机制的完善;建立一个"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灵活调节、专业机构认证评估、行业自律与维权、社会舆论监督、内部自组织运行"的、内外部协同统一、多维立体的合作办学监管机制,以保证合作办学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共危机动员机制呈现出军事动员、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机制的更替性和渐变性特征。这是中共社会动员模式历史变迁在危机应对中的具体表现,是经济变迁、政治变迁和社会变迁在危机动员中的综合反映,是危机动员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要素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从宏观视角来看当代中国的危机动员,党和政府应把机制创新作为应对危机动员变迁的重点,牢牢把握变迁要素中各种调适关系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危机管理中大规模的动员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危机管理必须进行高效的动员。为了控制和战胜危机,首先需要进行行政动员,动员行政系统力量全力应对危机。当危机事态紧急并呈蔓延趋势时,单纯凭行政动员不足以控制危机,必须及时进行政治动员、社会动员。否则,将贻误时机,导致危机的扩散与失控。因此,危机管理要“告别动员”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我国危机管理中的动员机制也存在一些急需完善之处,其中最主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以政治动员为主走向以社会动员为主。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广西当局实行了比较积极的抗战政策,在全省进行了社会总动员,包括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为主题的精神动员;以改良政治、扩大民主为内容的政治动员;以发展生产、增强抗日物质基础为核心的经济动员;以“兴办民团”为主要内容的军事动员等,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日洪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治社会的权力配置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法治社会里,权力的行使存在着边界。从权力的存在形态来看,可划分为应有权力、法定权力和实有权力。然而,现实权力的运行时常超越其法定界限,呈现"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权力异化不仅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也对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产生极大挑战。权力配置的科学化、权力行使的规范化及权力运行的程序化成为现代法治社会中权力系统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国家运用行政体系,将国家意志输入乡土社会,将分散和分割的乡土社会整合为一体。中国的乡土社会得以迅速整合,在相当程度依靠于强大的行政能力的渗透、介入和扩展。现代中国的建构又是"行政下乡"的过程。在20世纪的中国,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种行政机制向乡土社会渗透主要包括:依托于战争期间形成的强大政治动员、各种自上而下的行政任务全面介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及带有半军事化特点的命令式体制。其结果是将自然的分散的乡土社会变为一个行政的有组织的乡土社会,这是乡土社会融入国家体系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从其内容上看是一个三维结构,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实体形态,代表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是社会政治进步发展的标志,论文就如何从基本的政治制度、具体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这三方面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  相似文献   

13.
政治权威现代化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权威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政治权威与传统政治权威的区别在于它的统一性、政党性、有限制性、有始有终性、对政治权威的有选择性和自愿认同性等.政治权威制度的发展成熟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情形.现代化建设需要政治权威,没有政治权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现代化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实现政治权威的现代化、制度化、平民化的要求,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才能真正获得一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维旭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1):28-31,59
民进党自成立以来,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选举动员为主要路径的民粹式政治动员模式。这种政治动员模式对台湾岛内民主政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省籍(族群)身份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的矛盾,选举文化"劣质化",政治内耗与冷漠,对社会的割裂效应。同时所导致的国家认同危机也对两岸统一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等历来是哲学和政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当今时代的焦点问题。对于平等可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从人的发展维度看,平等可分为起点平等、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三个层次。起点平等不可能,结果平等不可取,唯有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创造发展机会平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纵观伦理学史,对道德的研究始终未能超越自身的体系,未能从另一个学科角度进行探究。从政治哲学角度,以个体和群体的复杂互动关系为核心,可以对作为社会基础的道德问题进行新的解析。善作为道德的核心概念,是内化于个人自身的符合合群性要求、实践可使个人获取幸福的系列规则。而规则是变化的,据此可以将人类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封闭性道德阶段、多元化道德阶段和开放式道德阶段,三个阶段各有其政治学特征。还需要提出生命轮回的观念,希望扩大道德效用边界,消弭人类社会的道德危机和道德冲突,建立一个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使命,与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密切联系在一起。任何政治动员或建设行为都必须符合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否则就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也就不具备合法性。所以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党的政治价值观的建构,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观最根本的内涵就是始终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8.
政治学视域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支点与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社会本身有着深厚的政治学意蕴,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政治系统工程,它需要政治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政治运行机制的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社会机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这三大政治理论作支撑,还需要社会活力激发机制、价值资源配置机制、社会行为调控机制、“四位一体”协调机制和党的领导保证机制这五个政治运行机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式上可以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高校应把握这一趋势,在重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张晓晴 《教育学报》2020,(1):108-119
陕甘宁边区乡村相对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曾严重阻碍了中国共产党对乡村社会的组织动员进程,加剧了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势力的双重围困而获取政权和民族独立的难度。在综合力量不足的条件约束下,中国共产党探索实施的“民办公助”教育政策,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和群众路线方针,将乡村教育与政府工作、劳动生产、家庭生活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牢牢掌握领导权和引导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自主性作用,形成了以文字下乡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教育。相对土地改革、民主选举、诉苦等组织动员方式,以文字下乡的柔性动员方式改造乡村、建设乡村,使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深入乡土社会,达到组织动员农民的目的。从社会动员的视角阐释“民办公助”教育政策,对全面、客观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乡村、农民的关系,乃至对当前“教育扶贫”工作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