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设与生成是和谐统一的,只有进行精心巧妙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纷呈的生成。首先,巧妙设计,为生成做好铺垫;其次,灵活调控,为生成做好引领;最后,及时评价,使生成自然产生。数学课堂中,预设越充分,生成越有效,教师教学就会轻松、高效。  相似文献   

2.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可取之处之一就是教师有充分的预设,即充分地备课,但过多地强调了预设,就使课堂变成了“教案剧”的演出,使原本生动的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但这绝不是预设的错,要实现新课程倡导的动态生成的理念,就得充分发挥预设的作用。教师的预设越充分。转化成有效的课堂生成的可能性就越强。具体地讲: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是需要充分的预设.有效的生成是充分预设的结果.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两者融为一体.预设不充分,肯定会产生更多的"课堂意外",这样的课堂意外"生成"是与教学理念相背离的.充分的预设就是深思熟虑、未雨绸缪,有效的生成就会水到渠成.两者互动共生,才能保证教学的优质高效,演绎课堂的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互相促进的过程。预设是为了生成,预设越充分,生成的空间就越大;生成亦能够反馈以调节预设。两者共同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执教的一节数学课——《密铺》,谈谈如何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交流的课堂中,会衍生出丰富、鲜活的教学资源,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一经教师的巧妙运用,就会使一堂传统的课灵动起来,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备课——以预设牵动生成备课是动态延伸的过程,有始无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预设是备课的开始。但强调动态预设并不否认教学预设的重要性,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预设是对生成的丰富、拓展、延伸,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会生成丰富、鲜活的教学资源,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一经教师巧妙运用,就会使一堂传统的课灵动起来,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备课——以预设牵动生成 备课是动态延伸的过程,有始无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预设是备课的开始.但强调动态预设并不否认教学预设的重要性,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预设是对生成的丰富、拓展、延伸,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交流的课堂中,会衍生出丰富、鲜活的教学资源,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一经教师的巧妙运用,就会使一堂传统的课灵动起来,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备课——以预设牵动生成备课是动态延伸的过程,有始无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预设是备课的开始。但强调动态预设并不否认教学预设的重要性,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  相似文献   

8.
胡巧霞 《考试周刊》2011,(43):66-67
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明白预设与生成各自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做到预设中蕴含生成,生成反过来完善预设,用充分的预设构建动态生成的阅读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正"生成"是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中诞生的一个新名词,和"预设"相对。不难理解,"生成"是课堂上随机发生和形成的各种元素。"预设"是课前预备和设计好的各种元素。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预设越顺利,生成越坎坷;生成越彰显,预设越隐藏。二者如此矛盾,是否可以择一而行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课堂就是在预设的前提下追求更多的生成。预设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骨架,生成则为新知的探究丰满了血肉。从另一个角度来谈,生成大多属于学生的"杰  相似文献   

10.
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统一对立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要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预设,注重生成,善于捕捉,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彰显教师个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一、精心设计一堂课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做好教学设计,这种设计包括预设和生成两个方面。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预设是为了生成,是为了使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生成更具方向性、更富成效性;另一方面,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得当、充分生成才能有效、完备。教师必须在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情、学法,吃透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础上,精心预设、精心生成,为创设精彩课堂创造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预设是手段,生成是目的。教学需要生成,也需要预设,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来实现其价值。《品德与生活》课的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序曲,它体现了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但不能刻意追求预设,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某一主题下充分地参与、体验,让学生在自己回味、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通过这些活动来达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的目的。一、精心预设,促进生成准确地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文为范文,读写结合,充分利用小练笔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在课堂练笔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处理课堂练笔中的“预设”与“生成”的方法。一、充分预设,收获生成,课堂练笔“有的放矢”充分预设是开展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精心预设和精彩生成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二者缺一不可。预没是有效教学的必然条件,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生成则是有效教学的充分条件。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解决如何科学预设是前提条件。具体做法应坚持“四宜”“四不宜”。 一、内容预设,宜粗不宜细  相似文献   

15.
预设与生成是一个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和谐统一的整体,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就不可能有课堂的精彩生成。精彩生成虽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更多的则是精心预设的必然结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方面,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充分预设的课堂教学,是很难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如果以交往教学理论看课堂,那么课堂教学是在多元的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它无疑具有现场生成性的特点。而课堂教学又有明确目标,实现必须有周密的预设。预设与生成仿佛是矛盾的,其实不然。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预设,无一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成;有效的生成则离不开充分的预设。预设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写教案”,然后无视课堂生成性特点主观地展示教案。不仅备课是预设,积蓄于平时的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是预设,而课堂上随机应变地运用教育智慧解决问题,又何尝不是一种即时预设。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说,预设和生成在有效交往的好课中,往往是高度和谐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却偏离了生成的目的和航道,走入了生成的误区,生成效果并不理想。那么,生成性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一、课前应精心预设课堂中的生成虽然有时不可预测,但真正有效利用生成的是那些课前有充分预设的教师。如果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哪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所以,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应当为生成去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预设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关注知识的发展脉络,更要关注学生,要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状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要努力做到心…  相似文献   

18.
李峰 《黑河教育》2013,(7):55-55
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提升,两者相辅相成。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一、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教师应深入解读现行的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可操作  相似文献   

19.
在积极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如何有效地把握“生成”,使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以达到师生共同成长呢?笔者借此机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认识。一、精心预设,有效预约生成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并不是随意的生成,也不是与预设决然对立的生成。虽然“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布卢姆),但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则转换为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实际流程的可行性就越强。这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真切体会。如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恐龙》一课时,为了充分体现学生自主读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20.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预设是课堂教学的河床,是生成的基础,而生成则是真正的河流,是预设的深化与提高,二者相辅相成。预设能促进生成,生成离不开周密的预设,课堂因预设更充分、更饱满、更有实效,课堂因有生成更显得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