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慧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235-235,16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对电影的审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电影与色调、电影与设计、电影与生活三个方面论述了什么是电影,色调是构成电影画面的基础,电影与设计的不可分割关系,电影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2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著名电影评论家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把中国皮影戏称作"电影的先驱"。皮影戏表演时,艺人在幕后用木  相似文献   

3.
海水的颜色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浅海的水是蓝绿色,而深海的水是蓝色,甚至会是黑色的呢? 答:我们知道太阳光的可见光中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频率的色光。由这些色光就构成了白光。而太阳光照射到海水中被吸收的程度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色光的频率,另一个是海水的深度。  相似文献   

4.
正看电影,成为越来越多人喜欢的消遣方式。在优秀的电影故事中,我们能获得振奋人心的力量,能体悟到生活的哲理,能学习到应对困难的方法。当然,也有不少场景是大多数人不想在电影中看到的,比如暴力、色情、偏见等内容。电影中还有一个常见的内容被一些人反对,那就是吸烟。根源:模仿理论中国控烟协会,每一年都会批评本年度吸烟镜头最多的电影,以此来抵制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吸烟镜头。控烟协会的这个举动,让许多电影工作者"为难",他们  相似文献   

5.
薇拉·凯瑟是20年代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以描绘富有浓郁中西部边疆乡村气息和刻画深邃的精神世界著称于世。美国评论家麦克斯威尔·盖斯马称她为:"物质文明中的一位精神美的捍卫者"。她的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和思考。本文将中国古代道家、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啊,拓荒者》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结合起来,运用生态批评的方法进行尝试性的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中西方在对待和解决生态问题上的相同之处以及在整个世界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6.
薇拉·凯瑟是20年代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以描绘富有浓郁中西部边疆乡村气息和刻画深邃的精神世界著称于世.美国评论家麦克斯威尔·盖斯马称她为:"物质文明中的一位精神美的捍卫者".她的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和思考.本文将中国古代道家、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啊,拓荒者>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结合起来,运用生态批评的方法进行尝试性的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中西方在对待和解决生态问题上的相同之处以及在整个世界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7.
金子靖 《科教文汇》2007,(7X):156-156
从余华的小说《活着》到以此改编的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都吸引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关注。但是,由于小说和电影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两位艺术家不同的艺术追求,使得《活着》成为了两部不同的艺术作品。本文试从叙述视角的转变、作品色调的变化、题旨风格的演变来分析两部艺术作品之间存在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在出版之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评论界对其进行了多方位的批评,然而评论家们似乎忽视了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元素,尤其是对主人公"卢里"男性觉醒的探析。卢里的觉醒包含了对女性态度的转变、对自然态度的转变以及遏制男性觉醒的宗教根源的解构。通过对卢里男性觉醒表征的分析,揭示了作者库切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同时也为《耻》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从余华的小说《活着》到以此改编的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都吸引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关注。但是,由于小说和电影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两位艺术家不同的艺术追求,使得《活着》成为了两部不同的艺术作品。本文试从叙述视角的转变、作品色调的变化、题旨风格的演变来分析两部艺术作品之间存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谢娜 《知识窗》2010,(6):18-18
1996年,我考入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一个学期结束后,我回家过春节,突然觉得家里空荡荡的,好像少了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11.
从余华的小说《活着》到以此改编的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都吸引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关注.但是,由于小说和电影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两位艺术家不同的艺术追求,使得《活着》成为了两部不同的艺术作品.本文试从叙述视角的转变、作品色调的变化、题旨风格的演变来分析两部艺术作品之间存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贺岁档即将来临,国产电影萧条的现实验证了韩三平对中国电影的评价。去年同期稍晚,国内院线和城乡街头无不飘荡着周董"菊花台"的袅袅音符。艺谋"申奥"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给国人送上了持续半个多月的娱乐盛宴,该片票房也一路飙红,成为国产电影市场化操作的典范。再看今年,眼下惟有准国产被剪裁了7分钟的李安《色·戒》在独撑残局。这部争议颇多的"金狮"片子海外票房已经达到1.3亿港币,但国内票房收入至多亿元出头。至于娱乐,该片始终压抑的色调,被纯洁后的爱欲逻辑  相似文献   

13.
肖兵 《学会》2006,(11):19-24
各位朋友,我是肖兵。《学会讲坛》现在开讲。这一期我想谈谈学会的组织管理工作。加强学会管理工作,经常出现于科协和学会的件中,有的是一带而过强调而已。实际上,学会的组织管理,应当包括学会的组织与组织的管理这两个方面。真正要把这项工作讲得清楚一点,好像也不好说。我现在讲的,也不一定清楚,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  相似文献   

14.
石头的颜色     
假若你走进大的礦物博物馆,或者是在列宁格勒冬宫博物馆或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兵器殿中,细瞧那些陈列珍宝的橱柜,那些石头的光辉和繁多的色彩,就会使你不由地惊奇。在整个自然界中,没有比血红色的红宝石、天篮色的天青石和石青、鲜黄色的黄玉和绿色的祖母绿或符山石,色调更纯净和更闪烁的了。但是,更使你惊奇的是同一种石头有著不同的颜色。这里,举一个例子说,譬如,具有各种变种的绿柱石:从深绿色到深蓝绿色的海蓝宝石,金黄色的绿柱石,樱桃红色的闪烁的红绿柱石,浓绿色的祖母绿和十分纯净的、像水  相似文献   

15.
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开展工作常用的基本方法,教育如何找准激励与批评的和谐共生点,可以通过变严厉的批评化为"爱"的期望;变当众批评为单独谈心,变常规批评为讨论教育,变直接批评为自选"罚单"等策略,好的批评让学生迷途知返。  相似文献   

16.
韩国有一件事很有意思,那就是其电影业的崛起之突然。也就是从1997年开始,韩国电影好像从地底冒出来一般,迅速占领了世界各大电影节,并取得了良好的票房,一举成为可以和好莱坞、日本及欧洲抗衡的新电影基地。在短时间内取得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成功,韩国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17.
迟兆艳 《百科知识》2012,(12):33-34
正《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是一部颇受争议的电影,影片中对暴力与性赤裸裸地表达,吓坏了众多观众,也引来了主流社会对它的排斥与批评。在美国它被定义为R级电影,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必须由父母或监护人陪伴才能观看。而另一方面,纽约电影评  相似文献   

18.
以果肉质地差异的明显 "罗伯逊脐"和"伏令夏"橙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中果肉膳食纤维、PE、PG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两品种质地组成的变化趋势均为ADF、NDF、CEL和HC随果实的发育逐渐下降,而果胶和SDF上升;罗脐的ADF、NDF、CELL、HP和HC含量显著低于伏令夏橙,WSP和SDF反之;2)PG在幼果期和成熟前活性高;PE和β-葡萄糖苷酶均为逐渐上升趋势,成熟时略降;3)品种间水解酶活性与其变幅均为罗脐大于伏令夏橙;4)ADF、NDF、CEL、HP和HC含量的不同和变幅是造成甜橙果肉质地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PE是影响果肉质地的主要水解酶类,β-葡萄糖苷酶与PE共同影响伏令夏橙的质地.  相似文献   

19.
<正>人们在观看3D电影时,大多为其超强的视觉震撼而兴奋不已。因为它能让人感到景物扑面而来,就好像自己也进入银幕深处,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感。这样的视觉冲击力,的确会使人大为过瘾。但是,不得不说这其实也是3D电影的一个"硬伤"!过去有研究显示,一个物体与人距离的不同,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反应。后来,美国科学家对此也做过进一步研究,以了解人对静止不动和正在靠近或远离自己的物体会产生什么感受。结果发现,人们在面对向自己  相似文献   

20.
Q周末,爸爸妈妈陪我去看了场电影,我坐在了电影院中间的位置上,好像感觉画面中的人物都要跳出来似的,是不是每个座位都有这样的效果?(江苏邗江李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