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F1(Formula 1,世界一级方程式汽车大奖赛的简称)是由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简称FIA)举办的最高等级的年度系列场地赛车比赛,它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盛事"。F1赛车锦标赛起源于1950年,因其风驰电掣般的急速、震耳欲聋的声浪,引人关注,每年的赛事转播收视率都超过600亿人次。自这项运动诞生至今,其赛车座舱都是裸露、开  相似文献   

2.
正1.纯电动方程式赛车拉开序幕仿效备受欢迎的F1比赛,国际汽车联合会宣布举办一项纯电动方程式赛车比赛——Formula E。2014年9月,10支车队将云集北京,拉开Formula E首战大幕,随后转战其他城市。参加Formula E比赛的赛车将采用巨大的电池动力发动机,每个电池的重量达到200千克,可提供大约200千瓦电量。电动发动机可行驶25分钟到几小时,具体取决于速度,最高时速可达到220千米。这种比赛将对未来的汽车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2.太空游兴起  相似文献   

3.
夏文彬 《科技风》2014,(7):61-61
总布置持续汽车开发的整个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FSC(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赛事作为背景,依据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知识与比赛相关规则(2013中国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手册)等,结合大连民族学院民族之魂Ⅲ号赛车(以下简称Ⅲ号赛车)的设计思路和车手需求,简要介绍了选取整车参数的过程和赛车主要总成的选型以及设计要点,特别的研究了适合车手坐姿、布局合理的踏板总成(制动踏板、油门踏板)的设计方法。赛车操作的稳定性与制动性是取得较好比赛成绩的关键,通过仿真的模拟实验对赛车的操作稳定性进行改善,以期为相关爱好者的设计与制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汽车人来了     
《科技新时代》2008,(12):60-61
Boss是由卡内基·梅隆大学和通用汽车公司联合组建的Tartan赛车小组的作品,它赢得了2007年无人驾驶战车挑战赛的冠军。这项比赛的参赛者全都是无人驾驶汽车,  相似文献   

5.
2014年11月13-15日在山城重庆奥林匹克运动中心举行的中国汽车漂移锦标赛(简称CDC)重庆站是2014赛季继天津分站、上海分站和许昌禹州分站后的第四站比赛,也是本年度的收官之战.重庆站的比赛汇聚了两岸四地近20支车队专业漂移车队、50名专业车手. 本次比赛采用全高速赛道,赛车装备方面与国际接轨,让观众能在室内体育场近距离感受汽车漂移运动“速度与激情”的炫酷动感魅力.  相似文献   

6.
于燕敏 《金秋科苑》2010,(23):72-72
澳门格兰披治大赛始办于1954年,最早只是本地赛车发烧友自行组织的俱乐部赛事,后来他们发现,澳门的道路与世界闻名的摩纳哥赛车道十分相似,所以决定举办一个正式的赛车比赛,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就此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7.
尽管以前就对一级方程式大奖赛(F1)有所了解,但直到今年F1进入中国.才让我近距离地感受到了F1大奖赛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F1大奖赛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且认识了很多同样喜爱赛车的朋友。可是除了上海站的比赛可以亲临现场以外,在世界其他地方举行的各站赛事我就只能望洋兴叹了。好在家里有一台大屏幕的背投电视.用来欣赏比赛也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视角还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美国汽车设计公司Local Motors和国际商业机器(IBM)对外介绍了他们联手开发的电动车。这款无人驾驶电动智能车名为Olli,它是一辆小型巴士,一次可载12名乘客。Olli使用了IBM的"沃特森"超级电脑,不仅可与乘客即时对话,还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全球第一辆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16)
为促进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本校车辆工程专业通过大学生方程式汽车项目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本文以大学生方程式车队的实践教学改革为例,将现阶段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情况进行总结。通过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的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工程素质得到双向提高,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进程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F1梦工厂     
习乐  贾鹏 《科技新时代》2005,(11):91-95
随着赛车轮胎刺耳的尖叫声渐渐远去,2005赛季F1上海站的比赛落下了帏幕。勇夺年度冠军的霍诺车队和今非昔比的法拉利车队令这个赛季始终充满了悬念,但在整个赛季后半段一路披荆斩棘并最终取得车队车手双料亚军的老牌劲旅迈凯轮车队却尤为令人关注。回想2004赛季,迈凯轮让人不敢恭维的表现很难让人相信本赛季它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在多个分站赛中,莱科宁都驾驶MP4-20赛车上演了超车秀并最终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上,这不禁让人迫切地想知道,迈凯轮车队是怎样为赛车赋予了如此傲视群雄的性能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1月13-15日在山城重庆奥林匹克运动中心举行的中国汽车漂移锦标赛(简称CDC)重庆站是2014赛季继天津分站、上海分站和许昌禹州分站后的第四站比赛,也是本年度的收官之战。重庆站的比赛汇聚了两岸四地近20支车队专业漂移车队、50名专业车手。  相似文献   

12.
<正>人工智能已经演变为争夺未来的战略高地,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的代表之一,而且因其实用性更强、经济增量更大,也更吸引人。2017年10月17日,百度阿波罗(Apollo)与厦门金龙客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于2018年7月小批量生产双方合作研发的无人驾驶微循环车,随后投入试运营。这将是国内首个实现量产的无人驾驶客车。然而,要使无人驾驶汽车真正上路,需  相似文献   

13.
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团队的Dutta在Google+)E了一篇帖子揭秘了自己对Google无人驾驶汽车的一些感想。他说Google已经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开发数年,其卖点在于:方向盘后面如果不是一个人在控制的话,汽车会跑得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刘霞 《今日科苑》2012,(8):46-47
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年3月5日,美国最大的搜索引擎提供商谷歌公司负责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正式拿到牌照。该牌照是由美国内华达州车辆管理局向无人驾驶汽车发放的汽车测试牌照,内华达州因此成为美国首个批准无人驾驶汽车合法上路的州。一石激起千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普通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其技术已经达到了天花板,因此研究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厂家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吸引着许多从事IT行业的公司加入研制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行列,所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指日可待。为了大家更好地了解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更加深入地研究智能无人汽车技术。让大家了解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智能公路技术,以便智能无人驾驶汽车进入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因此,基于目前这种情况,务必对大家进行智能无人汽车驾驶相关技术的宣传,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科技速递     
正前沿未来联网车队将使交通运输更安全全球首支联网车队在德国上路,车队前一辆车有司机驾驶,控制速度和方向,后一辆车利用联网电子拉杆以及辅助驾驶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无人驾驶。通常司机对路面状况的反应时间需要数秒,而采用电子拉杆,后方车辆上的计算机反应时间可达毫秒级,两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安全间距由通常的50米缩短为15米。  相似文献   

17.
刘霞 《金秋科苑》2012,(8):46-47
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年3月5日,美国最大的搜索引擎提供商谷歌公司负责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正式拿到牌照。该牌照是由美国内华达州车辆管理局向无人驾驶汽车发放的汽车测试牌照,内华达州因此成为美国首个批准无人驾驶汽车合法上路的州。  相似文献   

18.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陆地轮式智能机器人,该种汽车能够实现无人驾驶的原因是车内使用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无人驾驶汽车搭载了车载传感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所感知的信息,获得道路状况、车辆位置、障碍物信息等,从而实现对行车路线的自动规划,控制车辆的速度和转向以达到车辆安全、可靠驾驶的目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有效地解决交通安全问题,避免驾驶员的不良身体状况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无人驾驶汽车的避障方法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汽车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二是汽车路径的跟踪,三是行车路径的规划,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发现无人驾驶汽车避障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4)
无人驾驶汽车需要使用计算机、传感器和其他技术设备,来保证车辆在没有驾驶员的主动控制下可以安全行驶,无人驾驶汽车体系结构可以实现系统模块之间的合理协调,决定了系统软、硬件的开放性和扩展性。本文论述了三种不同体系结构的特点,介绍了Boss无人驾驶汽车的体系结构组成和功能,对于无人汽车的深入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27)
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赛车的车身轻量化是各车队设计的重点,单体壳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技术车身。单体壳主要使用碳纤维夹铝蜂窝板形成的"三明治"结构为车身主要材料。本文基于FSAE赛事规则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单体壳车身进行设计。首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选择,然后对单体壳的碳纤维铺层进行自由尺寸优化、铺层优化,最后对车身进行刚度校核。经实车验证,设计的单体壳满足赛规要求,实现了车身扭转刚度和弯曲强度的预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