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塞乐府诗发展到南朝陈代形成一个高潮,陈代文人创作边塞乐府诗大致有着共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边塞恶劣环境的渲染、悲伤情感的把握和边塞意象的运用三个方面。陈代边塞乐府为唐代边塞诗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狂"在汉语文化史中多有贬义。从先秦迄于唐,"狂"的意义都停留在道德伦理层面,且多用在记叙性质的史传类著述中,在抒情审美类的诗歌等作品中出现极少。自唐代开始,文人在诗歌中广泛使用"狂"字,或总万物之情,或抒一己之怀。同时,唐代文人还非常钦羡和推崇历史上著名的"狂"人如接舆等,常以"狂"自诩。中唐"以怪为美、以丑为美"、打破传统诗教观念的束缚、重视创作主体个人情志表达的文学思潮对"狂"的风行和审美转化有着推波助澜的意义。"狂"作为审美的观念在唐代尤其是中唐以来的文艺品评中不断被采用,这标志着"狂"正式进入到审美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北宋前中期的诗人常以唱和乐府诗的形式抒情达意,这其中既有拟古题乐府,也含自拟新题的乐府诗。和诗的内容围绕原诗展开,或赋题,或内容与原诗相关,但却是和诗而非拟作,和而不同。在创作中,为了求新取奇,同时也带有逞才的潜在心理,诗人们会精心构思,仔细打磨语言艺术,这无疑会提升诗人的整体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玉台新咏.枚乘杂诗》中的《兰若生春阳》一诗中说兰草、杜若"涉冬犹盛滋",据宗长白之说当为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前作品。或者"冬"当是"秋"字之误。由诗中"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愿言追昔爱"看,应同《迢迢牵牛星》为组诗,彼以织女口吻言之,此以牵牛口吻言之。两诗皆西汉时所传古乐府辞。《古诗十九首》中有十四首篇幅较长者皆文人之作,而五首民歌色彩较浓者同《兰若生春阳》皆篇幅较短,应为西汉时乐府诗。  相似文献   

5.
唐人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原本在流传过程已经亡佚,今本可能是元人从《乐府诗集》中辑出.由于句读误断的原因,今本尚有若干失辑的文字,这些文字就保存在《乐府诗集》中.今本《乐府古题要解》,在毛晋刊本及其衍生的其他刊本之外,至少还有两种明抄本存世.持校毛晋刊本与无锡市图书馆藏明抄本,可见明抄本保存不少异文,具有相当的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6.
乐府诗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是由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一个官署名称——乐府而来的。汉代人把当时由乐府机关所收集和编录的诗篇称为"歌诗",魏晋六朝时,人们才开始称这些歌诗为"乐府"或"乐府诗"。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文体分类上,除《明诗》、《辨骚》以外,还分立出《乐府》一篇。梁太子萧统的《昭明文选》在对所选录的诗文分体分类时,于“赋”、“诗”、“骚”之外也另立了“乐府”一门.从此以后,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便有了“乐府”或“乐府诗”这一门类和名称了。  相似文献   

7.
“乐府”最早出现在秦代。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其属秦少府所管辖,具体职责不详。据《汉书·礼乐志》和《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武帝时期,“乐府”复建,其职能为搜集各地民歌,兼及文人创作,并由中央机关统一整理乐曲,以期达到“观风俗,知厚薄”(《汉书·艺文志》)的目的。这些诗作被后世称为“乐府诗”。(由于时代和观念的变迁,“乐府”一词,  相似文献   

8.
(1)余冠英:《诗经选》。本书《前言》对《诗经》的形成,对风、雅、颂的分列和内容都作了介绍。选诗以风和小雅为主,大雅、颂选得少。注释精确,诗后并对诗意作了说明。(2)马茂元:《楚辞选》。本书《前言》从文学史角度介绍《楚辞》,突出屈原在创作上的杰出成就。书中着重选了屈原的辞赋,也选了宋玉、贾谊、淮南小山各一篇。注释详明,又有分段说明。(3)余冠英:《乐府诗选》。本书《前言》对乐府的起源和演变作了说明。内容分汉魏乐府古辞、南朝乐府民歌、北朝乐府民歌、汉至隋歌谣、汉魏晋宋文人乐府。  相似文献   

9.
宋立 《兰台世界》2012,(6):63-64
扬州是唐代著名的商业消费型城市,中唐以后有着"扬一益二"的说法。本文从扬州地理及扬州商业的发展谈起,通过分析唐扬州主要的商贸市场及扬州居民消费特征,对于唐代扬州商业状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者多视雄豪清俊为刘禹锡乐府诗的特色,实际上,仔细揣摩整个乐府诗集,我们可发现,诗中常常难以抑制地涌现出幽怨感伤、讽托幽远之情来。文章正是从这两个角度,联系作者身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此志原题"唐前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孙公亡妻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原藏河南千唐志斋。见于《千唐志斋藏志》第1205页,著录年代不详,仅书"乙亥年七月廿五日"。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收录了此志释文,编号为大中095,第2323页,残志017重出。则具体年代可知为"大中乙亥年七月廿五日",即855年。又可据志文撰者孙纾之名,查《唐代墓志汇编》索引,知其主要活动年代便在大中年间,故可证855年当无误。  相似文献   

12.
唐吴兢(670—749)《乐府古题要解》二卷,为今可考最早的题解类乐府书,关于这部著作的真伪及其对研究汉魏六朝乐府文学的价值,前辈学者已有所论述。然而,《要解》的版本与流传问题,学界认识尚有不足,本文拟就此略作考证。《要解》的通行本有《历代诗话续编》本和《津逮秘书》本两种。前者有中华书局1983年华文实校点本,目录云:"此本从毛晋《津逮秘书》录出。后有晋跋。"可知通行本均为毛晋刻本。又有《学津讨原》本,亦据毛本略作校勘。此外还有《砚北偶抄》本、清倪伟人《续辑乐府解题》本(藏国家图书馆分馆)等,其底本均为毛本。即以此  相似文献   

13.
郁贤皓先生在《唐刺史考》的基础上,经过十余载的仔细搜罗和精密考订,撰成三百余万字的大著《唐刺史考全编》(以下简称《全编》),使治唐代文学和唐史者从中获益颇多,故而傅璇琮先生称其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大型唐代文史工具书"。几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海南由于蛮荒边远成为四大流放地之一。海南教育文化情况在唐代得到极大的改观,这种改观离不开当时被贬谪的唐代文人在海南所从事的各项文教活动。本文主要从唐代贬谪文人概况入手,管窥唐代贬谪文人对海南教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讨论唐代古文家的文体时候,往往把焦点集中在韩愈与柳宗元身上,许多学者从韩、柳古文中寻找文体革新上的发展轨辙。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除了韩、柳之外,也有不少唐代古文家对文体革新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去年,我在韩国学术杂志《中国语文学论集》中发表"元结在文体革新上的表现及贡献——以山水记文及山水铭文为主",介绍了韩、柳之外较受重视的唐代  相似文献   

16.
"古兵法武乐"在汉哀帝时的音乐机构改制中产生,它是汉代之前所传承下来的且具有雅乐性质的军乐,汉初存于乐府,哀帝时纳入太乐署。  相似文献   

17.
唐代音乐作为唐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其在形成的过程中与唐代文人的参与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唐代文人对于西域音乐的态度,对于唐代音乐发展的走向曾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汉代乐府的发展中,武帝的扩建乐府机构和哀帝的罢撤乐府人员,是两件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的事件。但综观历代乐府诗研究,前贤今哲往往将视点放在前者,努力考索其情况,挖掘其意义,而对于后者,却缺少必要的关注。为此,本文即试图通过对哀帝罢撤乐府情况的分析,来探讨其原因、它与当时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以期有助于汉乐府的系统研究。一、哀帝罢撤乐府情况分析汉和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六月,刚刚即位才两个月的哀帝刘欣下诏“其罢乐府”《汉书·京帝纪》,诏书说: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声兴。夫奢泰则下不利、而…  相似文献   

19.
杨恂骅 《兰台世界》2016,(4):151-153
初唐是乐府发展史上的关键阶段。初唐乐府的革新,关键在于曲题的创新,而这些曲题反映出了初唐新乐府独有的创作样式和艺术风貌,新题的形成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这个题目,一看便知,是模仿川合康三先生的《终南山的变容》而来的。《终南山的变容》是研文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川合康三先生的中唐文学论集(1999年10月版)。在近年唐代文学众多研究著作中,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论著。全书共有五章,而就其内容来看,笔者认为大致是两部分,一是对中唐文学的宏观的论说,一是对中唐主要作家韩愈、白居易、李贺等的个案研究。在宏观的研究中,作者先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中唐文学”作了界定。追溯了把唐代文学分为‘甸、盛、中、晚”四个时期的历史过程,这也就是从明代高探《唐诗品汇》开始明确化的唐代文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