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滩舞原为中国古代先民举行摊祭时跳的巫舞。在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由最初驱鬼逐疫的仪式舞逐渐演变为娱神娱人的面具舞。因其保留许多古舞形态,故有舞蹈“活化石”之称。南丰摊舞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据地方史料记载,汉初,曾任秦朝番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东北)令的吴芮将军驻兵南丰时,便“传滩以靖妖氛”。唐末,饶州余干县余氏为避战乱,迁徙南丰金砂,奉把摊神,世袭“驱滩”。宋代,南丰摊舞演出非常活跃,隐士刘螳作(现摊)诗,详细描绘了雏型保舞剧的表演情景。明朝,南丰摊舞有很大的发展,许多村庄修建摊庙,组建摊班…  相似文献   

2.
80年代初,中国古典舞蹈艺术出现了一个新流派──敦煌舞。敦煌舞是依据敦煌壁画舞姿。彩塑及有关史料而研究创编的一种充分体现敦煌画塑神韵。风格独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品种。如果说,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舞剧《丝路花雨》是这一流派出现的标志,那么,真正使敦煌舞形成一个舞种,则是在有了高金荣编写的《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培养出了一批掌握敦煌舞风格的演员,并编排了其代表作──组舞《极乐敦煌》和《敦煌梦幻》之后。高金荣195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从事舞蹈艺术40余年。现任甘肃省舞蹈家协会主…  相似文献   

3.
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的动作。在欧美,舞蹈一词源于高地日耳曼语的DANS,意即“伸展拔体”。在亚洲,日本、朝鲜都称舞蹈为“舞踊”。“踊”即跳的意思。中国古代称上肢体的动为“舞”,下肢体的动为“蹈”,合称“舞蹈”。美国现代派舞蹈的创始人依莎多拉·邓肯认为,“凡借助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活动,都是舞蹈艺术”。因此,舞蹈是人体的造型艺术,舞蹈是通过人体动作表达其思想感情的艺术。生活中,人们情绪波动的首先反映往往是情不自禁的动作或伴有声音的动作。所以,当语言甚至喊叫仍不足以表现强烈感情时,作为舞蹈的特殊…  相似文献   

4.
友谊舞沿革     
华尔兹舞“这种不文雅的外国舞是上个月星期五介绍到英国宫廷的,我们相信这种舞蹈对我们英国道德高尚的社会界来说,是永远无法容忍的。”上文载于1816年的英国《泰晤士报》。从莎士比亚时代以来,华尔兹舞就是第一种宫廷舞蹈。跳舞的男女双方可以互相搂得紧紧地不断转圈。给这种舞蹈贴上“不道德”,甚至“猥亵”的标签这一事实,无疑使人们认为这是一种相当令人震惊的娱乐。有关上流社会礼仪的小册子奉劝未婚的小姐们,不要跳华尔兹舞,不管是在公开的大型舞会或私人舞会上都不跳为宜。这是因为正如浪漫派诗人拜仑所说的,“这种恬不知耻的搂抱,非法接触的热情,使新婚之夜的神秘感失色三分。”华尔兹舞起源于德国农村生气勃勃的民间舞。  相似文献   

5.
畲族舞蹈     
畲族舞蹈是闽东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极为艳丽。独具芬芳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畲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许多鲁族舞蹈都几近失传了,经过闽东文艺工作者这些年的挖掘。整理,现有了优头舞》、《铃刀舞》、《猎捕舞》、《迎龙伞》、《六结花》、《婚礼舞》、《祈福舞》等数十种畲族舞蹈。闽东的畲族舞蹈主要表现祭奠祖先、生活习俗与信奉宗教等方面的内容。《龙头舞》、《铃刀舞》是在宁德市挖掘出的祭祖之舞。《龙头舞》是纪念祖先创业功绩的舞蹈,该舞分为三个舞段进行。第一段(日用舞)…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艺术学校,是甘肃省唯一的一所培养表演艺术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有舞蹈、声乐、器乐、戏曲、艺术师资、工艺美术等8个常设专业。20多年来,培养了千余名艺术人才,活跃在省内外文艺舞台上,他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达80余人次。尤为世人瞩目的是该校坚持从本省实际出发的办学思想,积极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研究创编了(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创设了全国舞蹈院校唯一的(敦煌舞》课,创作排演了大型组舞《敦煌梦幻),培养了一批能妇熟掌握敦煌舞风格的舞蹈演员。这一舞蹈教学研究成果是原校长、现名誉校长、…  相似文献   

7.
自从有了人类,舞蹈就以一种或他种形式出现了。原始人所跳的舞蹈,是模拟动物动作和自然力而产生的,而且宗教性舞蹈最早以来便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交际舞则是一种纯娱乐性的舞蹈,不同于别的  相似文献   

8.
盛夏时节,我应邀重访了阔别5年的美国,先后在被誉为“世界现代舞麦加”和“世界舞蹈之都”的达勒姆以及纽约市学习了5周的现代舞,这对我把握整个美国剧场舞蹈,特别是美国现代舞的发展轨迹和最新趋向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我们已经进入新世纪,而现代舞这个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舞蹈品种,到底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路程?蓦然回首,让我们来次全球大扫描。准确地说,现代舞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和德国爆发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舞蹈大革命,它彻底否定的对象是封闭僵化、逃避现实、沉浸在《睡美人》梦幻中不愿自拔的古典芭蕾。百余年轰轰烈烈的史册上,在美国可分“自由舞”、“早期现代舞”、“古典现代舞”、“后现代舞”和“后后现代舞”5个时期;而在德国,则可分“新舞蹈”和“舞蹈剧场”两个时期。“自由舞”时期的代表人物当属美国舞蹈家邓肯,正是她那声石破…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急骤的鼓乐声,一位身着艳丽胡服的舞人在一方园形的毡毯上快速旋转,灵活腾跃,跳起了具有高难技巧的舞蹈。这是我国诸多唐诗中对于当时西域乐舞的描述,例如著名诗人白居易《胡旋女》诗:“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元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这些唐诗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余地,近年在宁夏盐池县发掘出土的一座唐墓的两扇石墓门上,各刻有一名男子正在跳着这种旋转如风的(胡旋舞),更为人们提供了直观形象。其实,早在西汉,自张春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以来,与经济贸易交往日益增多的同时,西域乐舞便…  相似文献   

11.
奥迪赛舞属印度传统舞蹈的一支,一般是在盛大节日庆典中祭神或敬神时表演。表演时,舞蹈者必须赤足以敬神,胸挂铃铛、头戴花冠、面额上方点缀吉祥点;同时,奥迪赛舞也很注重服饰的搭配,红中透青,粉装配黄,以素妆淡雅为主。奥迪赛舞特别注重手足的动作及眼神的流动。手足的舞动或移动的每一个姿态都带有象征意义:如手托腮表示正在思念,双手合十表于感谢和欢迎等等。眼神的流动是奥迪赛舞最具唯力的灵魂,真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感。善于察颜观色的眼神,也是奥迪赛舞的基本技能,人们可以从舞者的眼神中看到舞蹈和音乐,也可看到明亮而…  相似文献   

12.
在爵士音乐泛滥、迪斯科舞流行的日本,中国的凤仙功舞蹈却独放异彩,显示出中华民族艺术的魅力。 凤仙功舞的传播者是东京凤仙功舞蹈研究所阎仲珩、杨钤夫妇,他们原是中国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从师于著名舞蹈艺术家资华筠。 1984年他们相继来到日本。他们发现,各种舞蹈充满日本舞台,唯独没有中国的舞蹈。为了弘扬中华舞蹈艺术,他们决心开办中国舞蹈教室,向日本人传授中国民间舞蹈,使中国民间舞蹈在日本占有一席之地。两人克服了种种困难,用打工挣的钱,在东京开办了几所舞蹈教  相似文献   

13.
结婚舞——非洲利比亚的奔都族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俗,每一位少女都必须学会跳“结婚舞”,才能准许结婚。少女学跳舞时,必须躲在偏僻无人的地方练习,忌讳别人瞧见,因为一旦被人发现是不吉利的。求爱舞——在太平洋群岛的一些土著部落,每当年轻酋长求婚时,先由一群姑娘上场跳舞。  相似文献   

14.
说到中国的汉族民间舞蹈,必然从“秧歌”拉开话题……在以黄河和长江为核心的汉族文化区域,河流交错,土地肥沃,人们以农耕为业。起源于农耕插秧生产的民间舞蹈“秧歌”,是汉族人民在节日和祭扫活动中主要的娱乐方式。普遍流行的“秧歌”,是歌、舞、戏的综合形式。歌,是穿插在舞蹈间用于清唱的“民间小曲”;舞,一般包括“过街”(队列舞)、“大场”烟案舞)和丰富多采的“小场”舞蹈;戏,是有人物情节的歌舞小戏。这一协调的艺术整体,包括了各种不同节目,表演时热闹非凡,观者如山。同是“秧歌”,但因地理文化诸因素不同,各地…  相似文献   

15.
柬埔寨的宫廷舞蹈,又称“高棉古典舞蹈”、“礼舞”。柬埔寨在历史上深受婆罗门教与佛教的影响,因此,其古典舞蹈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种舞蹈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受到代代皇族的崇尚。尤其是公元9-13世纪的吴哥王朝时代,舞蹈和建筑、雕刻、诗歌等文化艺术一样,达到了高度繁荣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6.
楚文化清奇如穿三峡而出的长江,楚国舞蹈则似俏艳以枕清波而舞的水莲。有关楚舞场面的实物资料很少,一件是上海博物馆藏品刻纹燕乐画像椭木否上的舞人形象,另一件则是长沙黄土岭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人物漆奁,窥其一斑,可见楚国舞人的特点是袖长与体弯,舞态可谓“偃蹇...  相似文献   

17.
羌族舞蹈与先秦祭礼古舞的诸多"不谋而合"恰恰反映了人类社会舞蹈艺术共同起源于先民对原始社会生活场景简单"模仿"且赋予主观"功利"作用之后有选择地"再现"。反复"再现"的舞蹈艺术又客观上有助于先民释放多余精力、人种选择与建构社会秩序。上述主客观的功利作用是舞蹈艺术得以存续并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包括羌族舞蹈在内的传统舞蹈原始功利功能不可避免地衰落并最终让位于现代审美功能似乎又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8.
普显宏 《寻根》2012,(1):99-101
在哀牢山深处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乡峨足村,至今还流传着一种奇异的彝族原生态祭祀舞蹈——小豹子笙。“笙”在双柏罗婺彝族就是“舞”的意思。小豹子笙又叫“文身舞节”,是峨足村彝族群众祭祀驱邪的原始舞蹈,彝语称“余莫拉格舍”,意思是“画大母豹子花纹”。  相似文献   

19.
<正>柬埔寨的芭蕾皇家舞蹈,又称"高棉古典舞蹈"、"礼舞"。柬埔寨在历史上深受婆罗门教与佛教的影响,因此,其古典舞蹈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种舞蹈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受到历代皇族的崇尚。尤其是公元9-13世纪的  相似文献   

20.
简·奥斯汀是同性恋者吗田耀编译简·奥斯汀(1775-1817)"很高兴听说奇勒姆舞会举办得很成功,而且我也听说你同肯布尔先生跳了四支舞,"简·奥斯汀1801年在给她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这样写道,"跳四支舞固然很好,可我无法理解你为什么要同这个蠢货跳四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