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机器人革命"引发了笔者的深入思考。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应如何开展机器人教育的普及工作?一、机器人普及教育首先需转变观念"机器人革命"指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计算机将全面覆盖人类的工作、生活、学习,可以说未来社会将无法离开机器人。要搞好机器人产业,必须有大量懂机器人的人才,如果机器人教育普及了,必然能为中国的工业化、科技化  相似文献   

2.
正机器人就像人类的奴隶,人类输入什么样的程序,它们就执行什么样的任务,不会违抗,更不会反抗。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是否会进化得不再听从人类指挥呢?最近,美国伯克利大学的机器人专家发明了一个造价不超过200美元,能自行决定是否"故意伤人"的机器人。当然,这样的机器人并未真的具有意识,但是很多人开始担心未来的机器人是否会因为太过于智能而对人类构成威胁。许多专家也同样担心这个问题,尤其是担心现在一些国家正在开发的"机器人杀手"  相似文献   

3.
我爱机器人     
正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吧!机器人并不是所有的表情、动作都像人,但是它能实现人的听觉、触觉、嗅觉和视觉功能,具有人的感应能力,而且还是智能化的。学校组建了一支机器人训练队,我意外地被选上了!在第一堂机器人训练课上,老师讲解了许多关于机器人的知识后,便发给我们每人一个类似于汽车的机器人。我拿着这个机器人仔细看了看,机器人的这些零件不就  相似文献   

4.
雷珊 《内江科技》2014,(2):146-146
<正>在2001年出产的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机器人主人公大卫由于被植入情感程序,拥有了人类的感情,导致后来的人类和机器人都不接纳他,成为了一个悲剧"人物"。当然我们知道这是导演为获得更大利益臆想出来的虚幻剧情,不过就在最近,IBM新研发出来的电脑芯片,能像人类一样感知思考,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在未来的世界,机器会否真的有感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们声称,电脑即将进入一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机器人”这个名称的来历吗?1920年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丁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罗萨姆公司把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的工业产品推向市场,让它去充当劳动力,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后来,罗萨姆公司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在工厂和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     
正为什么机器人能看见东西?机器人并不具有生命,它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人们事先编排好的程序指令下进行的。我们一般说机器人可以看见东西,是因为人们为它安装了模仿人视觉器官的"视觉系统"。它的眼睛就是一台小型摄像机,实际上是由电脑系统来控制的。机器人看东西,先让摄像机把物体拍摄下来,再将图像转变成电信号传送给电脑,由电脑对之进行识别,然后做  相似文献   

7.
未来机器人     
正在2018年度德国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贸易博览会中,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未来机器人,它们将如何开启人们的未来生活?看看就知道了。FlexSight当今机器人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它们往往无法快速地确定如何接收随机对象。FlexSight可能是个理想的解决方案。它是一款智能摄像头,可让机器人"以一种精确而可靠的方式,以令人印象深刻的计算速度感知大量的刚性和可变形物体"。  相似文献   

8.
雷珊 《内江科技》2014,(2):145-145
<正>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类型的机器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逐步走向人们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它们除了能说话、会走路,在有些时候甚至能够帮助人类进行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火灾抢险时候,可以运用机器人进入火灾深处,对存在生命进行探索,这样就能在保证人类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机器人发现存在的生命,并且,在赋予机器人红热感应,其嗅探能力不比人类探索能力差。那么您可能会问,机器人可以有感觉吗?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给出了答案。近日,这些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机器人"皮肤",可以赋予机器人灵敏的"触觉",其能够感受到遇到的外界的  相似文献   

9.
<正>水是生命之源,不论是人类还是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水也是能量之源,可以用来灌溉庄稼、发电等。那你知道,一滴水滴的能量有多大吗?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合作,让水滴在空中跳起了"芭蕾舞",并为液体动能的利用(如水力发电)开拓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滴水也能发电。让水滴"动"起来同学们知道,当一滴水落在固体表面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吗?  相似文献   

10.
记得在一部科幻片里,曾经看到一个生物机器人。这个同人一样聪明的机器,具有钢浇铁铸的骨骼和富有弹性的肌体。最让人惊叹的是,它的大脑里有一块神奇的芯片。靠着这块芯片的魔力,它具有同人一样的学习、识别以及观念更新的自我完善能力。它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应当汲取的精华?什么是应当剔除的糟粕? 电影毕竟是供人娱乐的。聪明的生物机器人,我以为实在是一种神话,或者说是一个梦而已。不过  相似文献   

11.
正近段时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各种尖端机器人产品集结亮相,让不少人抢先感受智能生活的魅力。会眨眼、微笑,能像真人一样对话、唱歌的美女情感机器人,无疑是这场盛宴中人气最旺的明星产品。萌萌的"小胖"格外引人注目,不仅价格亲民,干的也是控制家电、搬运物品的家务活。想打羽毛球没人陪?没关系,有羽毛球机  相似文献   

12.
现在关于机器人的新闻层出不穷。机器人是越来越聪明了。现在在日本,能为消费者提供指路和导购等服务的机器人诞生了。在大阪娱乐购物中心环球影城,一个机器人身高114厘米,能给漫无目的购物者指出他们可能想去的地方。另一个机器人能根据顾客注视的商品广告牌"猜想"出顾客可能需要的物品。它"猜出"顾客所需后,会将相关信息列在显示器上。  相似文献   

13.
正还记得《超能陆战队》里那个医疗机器人大白吗?它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机器人的认知,告别了钢筋铁骨,告别了一般机器人的食物——电能,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以充气为生、身体软绵绵圆滚滚的大胖子。靠着自己高超的卖萌本领,大白成功"萌"获了人心。很多人在看完电影之后,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像大白这样的伙伴。虽然真正的大白不会出现在我们身边,但像大白一样的软体机器人已经在斯坦福研究员的手中诞生了,它的名字叫Vinebot。Vinebot不仅身体柔软,还拥有不断生长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哪天一个机器人想脱离人类的控制,杀死了无辜的民众,那么该由谁来对这件事负责?是机器人,机器人制造者?还是机器人的拥有者?那时的局面将会非常尴尬,似乎没有一个人能被定罪,死了的人只能白死。其实人类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有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2、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  相似文献   

15.
正在很多应用领域,像"果冻"一样的柔软机器人比硬邦邦的"铁皮罐子"更有用——柔软的机器人能挤进形状复杂、不规则的缝隙,能更好地应对跌落和敲打的冲击。这些特性在救援、探测等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近日,哈佛大学的研究者"秀"出了他们的一款新作品:名叫"Octobot"章鱼状的柔性机器人。过去的柔性机器人虽然有柔软的外壳,但控制系统仍然是通过常规的泵阀  相似文献   

16.
去年,在南京绿博园举办的"第七届南京农业嘉年华"开幕式上,现代农业馆内展示的"摘黄瓜机器人"、"施药机器人"吸引了大量民众。"摘黄瓜机器人"有一双"大眼睛"和一支灵活的机械手臂,它不仅能在15秒内完成黄瓜的采摘工作,还能自己辨别黄瓜的成熟度,只采摘那些个大饱满的黄瓜。另一台智能施药机器人,能利用自己的"眼睛"(机器视觉)获取农作物的  相似文献   

17.
正机器人比赛开始啦,上次的冠军是巡逻机器人,这次会是谁呢?首先出场的是医疗机器人,长得和普通人差不多。“我的机器人只要闻一闻,就知道病人的情况。”它的小主人这样介绍道。真的那么厉害吗?光听介绍,评委才不信。他们用远程医疗仪找来一个病人。医疗机器人说需要一件病人在生病期间用过的东西,马上,一个杯子就运来了。它闻了闻病人和杯子,说:“他得了胃肠性感冒。”病人激动地说:“要是你  相似文献   

18.
正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较成熟的末端无人物流机器人产品,如北京智行者科技的"蜗必达"无人配送车、新石器无人驾驶物流车、深兰科技"小蚂哥"物流机器人、京东无人车等。2020年9月,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又发布了一款阿里达摩院版本的"小蛮驴"物流机器人。外形超"萌"的"小蛮驴"有哪些新技能?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是当代高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给社会生产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竟相发展的高技术领域之一.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将在机器人的全面参加下完成新的革命.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发展前景怎样?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产业化的模式作了初步探讨,预测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近日举办的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种各样的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让人大开眼界,同时也引发一种担忧:如果越来越多的职业和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不就让人"下岗"了吗?一项预测指出,未来20年内47%的工作可能会由机器人完成。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目前大多数机器人只是替代人类在特殊及恶劣环境下工作,即便是将来,有些工作机器人是根本代替不了人类的。1.设计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