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隐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使其成为学习动机的直接动力。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而正确运用归因理论,对于激发学习动机十分重要。教师应及时消除学生的消极归因倾向,进行积极归因训练,善用教师回馈来激发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2.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的状态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学习动机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归因理论的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动机是指为了激发个体并维持学习活动,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和内部心理状态,是影响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现代外语教学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外语教学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4.
从自我效能感的视域看学习动机的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不仅能激发个体的行为动机,还关系到个体成就水年的高低。文章阐述了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并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可从四个方面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获得成功经验;(2)积极给予反馈;(3)鼓励正确归因;(4)设定挑战性目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归因理论 激发学习动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学习动机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激动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归因理论的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机理论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论依据。动机源于个体的内在需要 ,在自我调节作用下 ,指向行为目标 ,并调动自身的能量形成驱力。物理学习动机的培养应从培养物理知识的内在需要 ,利用外在诱因的设置及正确归因等几个方面来激发与培养  相似文献   

7.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原因,学习行为是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学习动机通过影响学习行为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所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8.
运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广西科学活动中心蔡启忠归因理论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此来理解、预测、控制心理和行为的环境与随后的活动的理论。就教育而言,则更多的是研究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的持久性问题。行为的原因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从...  相似文献   

9.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被定义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起着激活、定向、维持和调节的重要作用,直接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心理学中,一般将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另一类称为外在动机,即个体由于期望得到外在奖励或避免惩罚等原因而产生的动机。  相似文献   

10.
【活动理念】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可以为长效学习行为提供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根据其动力来源,可分为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相似文献   

11.
中师生学业成就归因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师生学业成就归因特点及教育对策刘瑛一、引言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从归因角度研究学习动机,国外自60年代以来一直很活跃,国内刚刚起步。归因是指学生对学习结果原因的解释的推论。例如,有的学生把...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学习动机作为语言学习诸因素中最具动能性的一种,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学习动机指激励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可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及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3.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分析学生学习动机,根据现状帮助其确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以此为切入点做好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时,应注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抱负水平,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感,以达成目标的成功,促使学习动机的增强。要改变学生对学业成败不适合的归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和归因向度训练,提高归因的效果。使学生掌握合理的自我责任的标准,建立起内外平衡的控制点结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我反馈水平.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肯定的自我概念和动机水平,避免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克服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唤醒状态。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激活学生相关的原有知识;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评价学习行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应从这三个方面来审视教学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师生沟通中利用归因理论对学生的归因行为适当控制,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社会心理学上的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和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了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理论——控制点理论:  相似文献   

17.
很久以来,学习动机都被认为是影响二语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激发学习动机是当今教师们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它是决定学习者语言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先对二语学习动机过程模式与归因理论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将两者相结合,扼要分析了正确归因对激发二语学习动机的重要性,最后试探性地提出了鼓励正确归因,提高二语学习动机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心理学上主要的归因理论──韦纳和凯利归因 理论的主要现点,并从教师的归因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归因与学生的自我 评价系统、归因与师生间良好心理关系的建立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利用归因来 预测和控制学生的行为,展示了归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下面笔者拟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第一,运用归因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激发,其他因素也会随之发生积极作用。归因理论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的理论,这种理论目前比较流行。最简单的归因方法有两种:一是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原因,另一…  相似文献   

20.
邓周林 《考试周刊》2011,(44):87-88
归因理论是解释他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社会心理学概念,是目前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归因理论进行了论述,并探讨该理论在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树立英语学习信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