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私奔的歌拉     
他以为歌拉来这个城市是为了找他,是一场世故爱情的阴谋,没想到,他才是那个最世故的人。他以为他看明白了爱情的真相,懂得了爱情,原来他才是那个最不懂爱情的人。  相似文献   

2.
爱情的成品     
冯凯翔 《大学生》2014,(19):52-52
自打我谈恋爱开始,宿舍一哥们就跟在我后边问我关于爱情的种种,我和女友分手的时候他幸运地找到了他喜欢的女孩,但俩人是状况不断。他心情不顺时常找我聊天,总问我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大家想要的爱情?为什么我的爱情让人看着这么不堪啊?"我每次都会想很长时间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后来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句话,我想,这就是他那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在这段爱情里,你更加了解了你自己,也学会了如何去爱那个人。"这样的爱情或许才是大家想要的吧。  相似文献   

3.
爱你的方式     
我已经确定找到了那个这辈子最喜欢最喜欢的那个人不论你是否会惦记着我这辈子的爱情已经因为你而足够……足够牵挂一辈子  相似文献   

4.
金钱在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连爱情也因为有了金钱的参与而变得不再那么神圣,还有什么是永恒的呢?简·奥斯汀以女性独有的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她那个时代的爱情及婚姻.  相似文献   

5.
宋元话本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那个时代女性的抗争、朦胧的民主和解放意识及其爱情悲剧;还折射出那个时代市民阶级复杂的思想趋向和审美特征,为后世白话小说的繁荣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爱情,停留在2008 2008年的那个冬天,大雪纷飞,我窝在被窝里,吃着泡面,热气腾腾的。  相似文献   

7.
十八岁,该是人生最青春活力,激情无限的年龄吧,在这个年纪,遇上爱情,那不是世上最美的事情吗?那么甜蜜的爱情,又在这么青春的年龄,当真爱情来了,又有谁能抵挡得住?而我,恐怕就是那种经受不住诱惑的人了,爱情来了,我也就坦然地接受。但可惜,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体会到这种属于十八岁的情怀。老师们把我们的恋爱看作"早恋",在他们面前,我理所应当地成了那个所谓的"问题"少女。老师们甚至在课堂上公开批评我的恋情,那个时候我的心像秋天的落叶般悲凉起来。  相似文献   

8.
任玲 《湖南教育》2010,(1):43-44
舒婷的《致橡树》诞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 那个时代,政治是一切生活的命脉。爱情作为考验社会宽容度和自由度的量表,是被冻结的。在生活的词典里,只有合乎条件的婚姻,难见超越世俗的爱情,政治任务、身份背景,绝对可以左右感情的归属。在那样的时代,爱情是奢侈品。  相似文献   

9.
错过在江南     
天空 依然蔚蓝 划过了风的眷恋 爱情 依然遥远 丢失不了我的期盼 自在那个烟雨中 看不到你的笑颜  相似文献   

10.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被身边的人屡次问到一个问题:你是不是恋爱了?得到否定回答后又追问:那你为什么每天把自己收拾得那么精神百倍,充满魅力?这让我很无语。魅力有没有,精神有多大我不敢说,但是那个时候,我没有恋爱,我只是想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也许我心里一直装着向往的爱情,但我觉得让更美好的那个自己去遇见恰好的爱情。  相似文献   

11.
读研以前,也曾憧憬过研究生时的爱情,想象中会比大学时的爱情更加成熟,更加牢固,自然也会更加美好。但直到研究生毕业,爱情也没有来。不是没有人追求,不是没有机会,但总像缺少了什么,让人不敢轻易开始,机会在犹豫中也很快失去了。虽然用"那个真正让自己心动的人还没有出现"来安慰自己,但心里有种感觉,爱情躲着不出来,其实是因为自己对爱情的认识出现了问题,问题不解决爱情就会一直不出现。  相似文献   

12.
我点点头,把手轻轻按在她的手上,紧紧贴在一起……那一刻,我们知道,那个手势将与爱情无关。  相似文献   

13.
战争与爱情是中外男女两性作家文学作品普遍涉猎的重要主题,其中,女性作家更以其细腻独特的观察力和文笔,呈现出战争与爱情的错综复杂。本文试图从文本分析入手,诠释战争与爱情在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莱辛的《另外那个女人》的重叠冲击,揭示个体尤其是女性个体命运在战争中所遭受的摧残。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存在着大量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男女青年爱情和婚姻的方方面面。该研究从认知角度,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诗经》爱情诗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试探性分析,并阐释了《诗经》爱情诗中的爱情隐喻表达生成的认知理据和文化因素,丰富了《诗经》中爱情诗的相关研究,为《诗经》中的爱情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景圣琪 《文教资料》2009,(18):36-37
本文从爱情婚姻本身探讨<红楼梦>的艺术价值、认识作用、现实意义,因为这是作者写作的初衷.曹雪芹在爱情婚姻的具体描写上,尽情地发泄真情,虽然字里行间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印痕,但仍不失长久的价值.今天评论<红楼梦>,如果仅从"反封建"的社会层面上认识,那就丢失了爱情婚姻个性描写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俊玲 《文教资料》2006,(26):63-64
李碧华是一个很特别的言情小说家,一方面她沉迷于在营造的古典氛围中叙述那个人们心中最渴望的完美的爱情,同时生活在发达的香港,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现代人的爱情,又使得她不由自主地透过历史的迷雾,借助一些现代的手法,仔细考量言情小说中的永恒主题——爱情。于是在她的小说中就呈现出古典想象中的现代书写特征。  相似文献   

17.
17岁的礼物     
抚摩着那个金属小盒,我对生活和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许这才是妈妈真正想给我的17岁礼物。  相似文献   

18.
正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爱情是爱情诗中的共同语、世界语。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写得最好的是爱情诗。这些两情相悦词,内容多写男欢女爱,情感或热烈奔放,或细腻委婉,成为那个重科举的时代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些诗词中,有一些经典名句盛久不衰,达到的高度让今人难以逾越。一、主题思想(一)歌咏爱情的美好,表达对爱情的忠  相似文献   

19.
爱情有千姿百态,艾琪喜欢的不是“打电话,叫外卖”,她喜欢的是,那个人会为了她心甘情愿地进厨房这种实实在在的宠溺。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的独特性,首先是由其男女主人公性情的独特性决定的,其次是追求平等、自由之民主思想萌芽的社会悲剧使然。宝黛爱情悲剧是必然的,一方面是追求个性自由的民主主义思想萌芽与衰朽的封建主义的矛盾反映,展示了那个时代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对新理想的追求。宝黛爱情悲剧是让人警醒的众生浮沉之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