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性的议论文,从内容上来说,没有什么难懂的语句,也没有深奥的哲理,以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该一读就懂。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我确定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结构、表达方式,并能尝试运用。并且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即“说理不轻文”,使说理文教学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我抓住“语言”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2.
较长时期以来,中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往往是观点加例子,而缺乏分析。“文科不讲文,理科不说理”的现状,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分析的习惯,训练说理的方法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磅礴于神州大地的改革洪流是一场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抓议论文写作教学,理所当然地应该教育学生勇敢地触及时事,为改革的洪流推波助澜。我与同组的教师们商议,决定搞一次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改革试验——引导学生放胆地写“翻案文  相似文献   

3.
目前,说理文的教学存在定位不准、功能不清等问题。姜老师教学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对说理文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课堂上,姜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语言、结构感悟言语智慧、谋篇智慧、人生智慧和学习智慧,促进了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说理空洞、呆板、枯燥是高中生写作议论文的通病,如何让学生学会形象说理是议论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如果脱离文本大谈议论文说理的方法、技巧,由于缺乏可供模仿借鉴的示例、具体的感性材料,就收效甚微,甚至使学生更感茫然。笔者在教学中深切地意识到:选用典型的说理形  相似文献   

5.
章莉 《现代语文》2013,(6):148-149
说理性文章忌空洞说教,如何让学生学会形象说理是议论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并自觉地运用。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教材和阅读文本中的文章或文段,引导学生学会形象说理;二是作文评讲,善于运用比照法引导学生提升形象说理的能力;三是仿写热身,在语用训练中不断强化形象说理的技巧和文采。重议论,会议论,固然是议论文写作之重,但空洞的说理苍白无力,板着面孔说教令人提不起精神。一篇文章全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式的抽象思维进行,单调、枯  相似文献   

6.
有不少同学一写议论文就感到紧张,提出论点之后,不知道怎样说理论证,以理服人。觉得没有什么可论的,也谈不出什么道理来。而是东拼西凑,生拉硬扯,写出来的文章情理脱节,语言贫乏,空洞无物。怎样迅速改变这一现状呢?我认为要对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明白:议论文重在说理,以  相似文献   

7.
毕玉林 《考试周刊》2012,(86):15-16
目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过于强调学生到文本中“来”,却没有教给学生如何从文本中“回”,即过于关注语言的内容而忘记语言形式。有专家给当下语文教学下结论为“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多以“得意”为主,也就是只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的,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  相似文献   

8.
说理文的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说理文教学中,必须要依据文体特点、紧扣课标、把握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遴选,引导学生立足文体、聚焦事例、关注语言形式、注重情感实践,让学生经历语文学习的真实过程,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说理文是第二、第三学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极好材料。教学说理文,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知识建构、典型事例把握文本的整体特点,抓住文章的语言、事例和思路进行品味,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习,归根到底是要引导学生读书。强化课内外阅读,并予以积累,正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主要手段。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做法——重视文本、重视诵读、重视语言、重视语境、重视积累,正是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古代哲人先贤孔子对学生“博之以文,约之以礼”的教育策略,苟子要求学生“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的教学主张,无不强调,既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又要在背诵中进行积累感悟,获取人类精神文明的涵养。那么,我们怎样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积累方法,以提高语文能力呢?我有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1.
说理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对于说理文的教学,教师要依循文体特征,引导学生统整性地梳理文本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原始经验,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表达特质;要整合文本事例,让学生在对比中明晰事例的内在关联;要合理分解中心论点,引领学生在分类中厘清文本的基本联系。这样才能激活学生对说理文的认知,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说理文"的内涵目前,说理文的名称混乱,有说理文、议论文、论说文等。2012年重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课程目标有这样的文字:"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不难看出,新课标沿用议论文的名称。而一些  相似文献   

13.
所谓细读,就是仔细认真地阅读,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做一番咀嚼体味,能够在平淡质朴处挖掘出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觉和语文素养。下面仅就教学鲁迅的文章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反复推敲,并理解其中的真知灼见来谈谈个人做法:一.品味字句见真情如教鲁迅先生的《范进中举》一文,我对范进发疯时的话语的"噫!好了!我中了!"这三句话,引导学  相似文献   

14.
韩志湘 《教学与管理》2006,(10):117-118
何谓“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即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的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就是一方面教学生口头的“语”,另一方面教学生书面的“文”。 但是,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科目,本身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使用的工具,教师要利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跟学生交流感情,向学生传授“语”和“文”的知识,那么,教师自身的语言,尤其是语音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当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的第一范本就是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这就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首要载体——语音提出了要求,本文将要讨论的也仅限于有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学的主体和核心是"语用"教学。构建"语用"课堂,更需强化我们的文体意识,教一篇带一类,读一篇会一类,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我们都要有"类"的意识,要识别和把握文章的共性和特色,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说理文,即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可以说是简单的议论文。一、辨识文本"体貌"教此类说理文,我们首先应该关注文体,教学生辨识这一类文体的"体貌",初识议论文。如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总结提升。在课文的结构上还应该渗透文本的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以及具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实际上就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也就是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教学与人文、科学、思想、情感教育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积累,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思想交流。但同时又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文学熏陶。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实施“文道统一”的体会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7.
《谈礼貌》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10册中的一篇课文。苏教版教材中还选编了《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与问》等说明事理的课文。这类说理文的行文逻辑和表达方法都大同小异。从结构上看,都有一个议论文的大体框架;从写法上看,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我在教学《谈礼貌》时,着重思考的就是把握说理文的文体特征,关注阶段特征,让说理性的文章说出“语文的理”,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黄丽 《现代语文》2006,(6):57-58
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无论是议论、叙事、还是抒情的文章,都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有感而发,灌注着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即使以逻辑推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说明文、议论文如同朱光潜先生说的:“我很相信说理文,如果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的”,也同样蕴含着一定程度的感情色彩。以作者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把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必须而且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因此,它的教学,不能只重“知”的传授、“情意”的培养,更应重“行”的引导。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或者说尽量使语文文本反映的生活走近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言中学会运用这一工具。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去正确引导学生呢?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觉得可将文本反映的生活场景、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或是哲理感悟还原出来,展开种种活动,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自然“动”起来,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兴趣中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20.
书山有路“读”为径。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们“海选”出来的精文、美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借助阅读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文魅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的“阅读”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