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中华新闻报消息金桂飘香的秋日,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英才范长江家乡的四川省内江市,漾溢出缕缕缅怀前辈的情思。IO月15日,内江市委宣传部、内江市记协联合举办了“纪念范长江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来自全市的宣传思想战线,新闻传播单位的人员聚集一堂,追忆、缅怀、座谈、畅叙范长江同志的光辉业绩。范长江家乡的新闻界人士在纪念座谈会上一致表示,当今缅怀和重温范长江的业绩,就是要学习他热爱新闻事业、勤奋敬业、勇于实践的精神,忠实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采写生动、鲜活、准确的新闻报道,对党对…  相似文献   

2.
《新闻三昧》2004,(11):4-4
在范长江同志95周年诞辰和今年记节到来之际,本刊除刊发消息《范长江诞辰95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座谈会上的两篇讲话(邵华泽同志讲话要和沈谱同志《长江自有后来人》的讲话)外,还特约中国记协发展中心主任王大龙、光明日报主任记王玲同志撰写《千古风范映长江》一,以纪念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先驱范长江。该资料详实,系权威人士新近独家采访的专稿,极有可读性和保存价值。由于此篇幅较长,特分期发表,以飨读。  相似文献   

3.
在范长江逝世20周年的时候,《范长江新闻文集》和《范长江传》两部书出版了。9月21日,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在全国记协会议室召开了这两部书的出版发行座谈会。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记者和我国新闻事业的优秀领导人。他20多岁时就以《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为题的大量通讯闻名全国。他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揭开了当时神秘的西北的黑暗和危机,引起了全国的震动。后来他在我们党的新闻事业中担任过重要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吴冷西同志在《范长江传》的《前言》中写道:这部传记“为新闻界提供了一个生动具体、可亲可近的学习榜样”。我读《范长江传》,尤感亲切。记得那是三十多年前,当我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读书时,范长江同志就曾为我们做过一次报告。读完这部传记,深为范长江同志的高贵品德和优良作风所感动。 (一) 范长江的生活历程,充满了惊险和传奇色彩,然而不管生活的道路如何艰辛曲折,他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献身无产阶级革命和新闻事业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这种可贵的革命精神,为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范长江原名范希天,1909年10月出生于四川内江县。1923年小学毕业后,考入内江县立中学。在大革  相似文献   

5.
一2009年是范长江同志诞生100周年。范长江同志的新闻活动和他对我党新闻事业的历史贡献是党和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研究范长江的成果非常多。既有其亲属、战友、同事的  相似文献   

6.
深入实际,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闻作品──“范长江之路”采访团在京举行汇报座谈会1月20日,中国记协在北京举行“范长江之路”采访团汇报座谈会,湖北楚天广播电台“范长汀之路”采访团介绍了他们沿途采访报道的成果和思想作风受到锻炼的情况。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中...  相似文献   

7.
范长江同志是人民日报社的老社长,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从1950年1月到1952年6月,范长江同志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短短两年多时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范长江同志率领报社全体同仁,兢兢业业,奋力开拓,这期间,<人民日报>成为党中央机关报的转变,在全国和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范长江的党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记者范长江,广大新闻工作者可谓耳熟能详。范长江在新闻实践上所做出的成就令无数中国新闻工作者为之骄傲,当代新闻工作者把范长江同志视为“记者的楷模”。过去新闻界和  相似文献   

9.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战线上优秀的战士和领导者。范长江于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70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范长江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1935年夏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  相似文献   

10.
名记者范长江,既是社会活动家,又是新闻事业家、新闻教育家,是中国新闻记者的一代楷模。我们要学习范长江同志的好思想、好经验、好作风。本文作者王淮冰,早在1939年就结识范长江同志。曾在范长江创办的国际新闻社跟随长江一道采访、工作过,现正在从事范长江的研究工作,本文即是研究论著中的一篇。正如作者在本文开头所说“名记者范长江,名就名在他那些轰动一时,至今仍为人称道的新闻通讯。”此文全面评价了范长江的新闻通讯,很有价值,我们郑重向读者推荐。因文章较长,本刊分三次刊出。  相似文献   

11.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战线的优秀战士和领导者。范长江于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70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旗帜。范长江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1935年夏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派通讯员身份,走出书斋,从北平赴成都,开始赴西  相似文献   

12.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光辉业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著名记者孙世恺在《新闻记者入门》一书中,记述了范长江、邹韬奋、邓拓等老记者献身于祖国新闻事业的感人事迹,兹录于下,以飨读者。行万里路的范长江不少同志谈起新闻界前辈范长江同志,都十分钦佩他20多岁就写出《中国西北角》、《塞上行》和《陕北纪行》等通讯集。那时,范长江还在大  相似文献   

13.
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之一。他为创建和发展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如今,“范长江新闻奖”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是广大新闻工作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在范长江同志诞辰95周年之际,我们谨献上此,以悼念范长江同志,并向为我国新闻事业奋斗终生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历时五天的范长江新闻思想与实践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范长江同志的家乡——四川內江结束。范长江同志一九一○年生于内江县田家区。他是我国著名记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写出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优秀通讯,受到国内外重视。建国以后曾担任新华社  相似文献   

15.
经中宣部新闻局同意,中国记协主席团、书记处联席会审议决定成立范长江新闻基金会。基金会将颁发的范长江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中青年新闻最高奖。目前。范长江新闻基金会筹备组正在抓紧筹备工作。范长江同志是新闻界的一面旗帜,是我国杰出的新闻战士。他在青年时代采访西北,写成了新闻杰作《中国西北角》成为闻名全国的进步新闻记者。他是中国记协前身——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为创造和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范长江新闻基金会旨在继承和发扬范长江献身于  相似文献   

16.
范长江同志是我国进步新闻事业的前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为了供大家学习范长江,研究范长江,特邀江苏省新闻学会副会长王淮冰撰写此文。本刊因受篇幅所限,将分三次刊登。  相似文献   

17.
学习范长江 研究范长江———纪念范长江90诞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范长江同志90 诞辰,家乡人民深情地怀念他。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范长江以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身份跨进新闻战线,他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范长江同志当年不顾路途艰险, 深入实际采访,忠实于客观事实,尽管他还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但他对红军行动的分析是那样准确,以致共产党人都感到惊讶。周总理曾说过,只有忠实于事实,才有可能忠实于真理。忠实于事实是认识真理、揭示真理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今天纪念范长江同志,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学习他深入实际采访,忠实于客观事实。这一条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不管科学技术怎样飞速进步,不管社会怎样日新月异变化,我们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这个基本素养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相似文献   

18.
为庆祝建社3周年,吉林文史出版社文史图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王首道、伍杰等同志和许多著名学者、教授出席了座谈会。王首道表示,他对吉林文史版图书有  相似文献   

19.
看到中国记协的一个文件,说其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其实当肘的“青记”不叫“协会’,而叫“学会”,这里有一段故事,可以一谈。旧上海的职业记者,原有一个记者公会。大概在抗日战争前夕,周恩来同志示意新闻记者应当团结起来,为抗日战争作好准备。当时在上海的挥逸群。夏衍、徐迈进等同志,就以开座谈会之名,用一个“齐为乐”的假名,在上海南京路山西路上的南京饭店,开了一个房间,以结交新闻界朋友,当时一个房间每天不过几角的租费,由大家轮流出钱,这就开始形成了上海记者座谈会,范长江同志从西北回来,也…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五四年夏,纪念了韬奋同志逝世十周年。当时由沈钧儒先生邀集了胡愈之、胡绳、徐伯昕、范长江、柳湜、史枚等韬奋的生前友好,组成了《韬奋文集》编辑委员会,商讨编辑出版《韬奋文集》的问题,曾在东总布胡同沈老家里开过几次会。当时决定先请范长江同志负责审阅韬奋所有的著作,提出编辑计划。长江同志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在他繁忙的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