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高教改革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思想,阐明了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突破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传统观念,揭示了教育必须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教育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毓 《教育探索》2001,(12):5-6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是引导我国教育事业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在这一思想体系中,教育经济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对邓小平关于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科学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的经济条件,教育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教育经济思想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结合我国实际,强调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来考虑教育问题”,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第…  相似文献   

3.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不断推行教育改革。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办学方针。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思路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陈丽 《教育探索》2001,(2):9-10
众所周知,邓小平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这就是他所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的教育两手抓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邓小平的教育两手抓思想就是坚持智育和德育两个方面一起抓。在这一点上,邓小平全面吸收了建国以来曾出现过的“只专不红”、“只红不专”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 [1]的论断。   教育无疑要把智育放在重要地位,这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经济发…  相似文献   

5.
学习《教育法》要在三结合上下功夫王嵘一、结合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中央有关文件,进行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对当代中国经济──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6.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必须“以极大的努力抓好教育”,“要千方百计”,“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7.
浅谈发展教育与发展生产力魏胜先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党的十四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 ,另一方面又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面临的新情况 ,对我国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和新的理论概括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一、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邓小平深感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体现代化思想和以经济…  相似文献   

9.
一、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三个面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非常重要,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去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曾提出,教育工作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  相似文献   

11.
中师地理教学为什么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怎样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本文试作初步的探讨。一、中师地理教学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由我国的教育方针和中师教育指导思想所决定。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邓小平同志则早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9年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师教学新  相似文献   

12.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苏州大学吴利亚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他反复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  相似文献   

13.
<正>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第一位的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围绕经济建设,抓好素质教育鸡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国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几年来,我市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本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  相似文献   

15.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比较滞后的教育 体制、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已经非常不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严重阻碍了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解决下面几个问题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一、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同志要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朱基总理也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而教育工作必须依靠广大教师来完成。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它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产业革命步伐的双重任务。因此,确定一个什么样的战略步骤及实现途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及实现途径,经过近二十年经济发展的实践检验并逐步完善,已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一战略构想也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 一、“三步走”战略的形成及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作风,坚持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事实出发,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考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时,首先想到的是:要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因此,开始提出的战略步骤是分两步  相似文献   

17.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关于教育发展的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977年邓小平同志再次复出后,成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以无产阶级战略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设计师的眼光审视教育,提出“教育为本”,“教育是基础”,必须大力发展;而教育要适应现代化社会经济、政治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坚持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深化改革,要培养大批的“合格人才’,“专业人才”,进而造就大批的“杰出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邓小平关于教育发展的论述,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的理论依据。理所当然,应成为我们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本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背景,从优先发展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的经济建设服务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点;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坚持教育“三个面向”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培养出各方面的人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培养人,即培养祖国四化建设所需要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高级专门人才。很自然的就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高级专门人才在智育上的要求是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十年前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对于当前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尤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题词中首要的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既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又要求教育自身现代化的转型变革,从而更快更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