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笔者曾经给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老师伸出1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1。老师伸出2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2。老师伸出3个手指,问学生1加1等于几?学生再次毫不犹豫齐答是3,而不是2。这种现象在  相似文献   

2.
有一节毕业班的数学复习课,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对学生的帮助比较大。上课开始,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三种类型: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经给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老师伸出1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1。老师伸出2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2。老师伸出3个手指,问学生1加1等于几?学生再次毫不犹豫齐答是3.而不是2。这种现象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沉锚效应”。  相似文献   

4.
教学思考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数与形结合,让学生"心中有数"二年级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的直接基础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认识,虽然"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但如何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和未知的"倍的概念"衔接起来,却是本节课的关键。所以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几个有网瘾的学生为了上网,把宿舍的防护网剪开,趁着夜深人静,值班领导、班主任入睡之后,爬出窗户,跳出墙头,走五六里路上网吧玩通宵。多次劝说无效后,班主任把家长叫来说明情况,为了让孩子改掉上网的坏习惯,在征得家长同意下,让几个学生回家反省,主要目的是分开这几个学生,同时学生家都是农村的,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学生往往凭经验解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学生的自我感觉很好.为了不让学生的经验主义作祟,我特意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兆新 《教师》2012,(6):18-18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常年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关注的是几十个身心需要全面发展的学生。该如何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做一个学生欣赏的班主任呢?  相似文献   

8.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本文结合农村初中学生情况,就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提出几个观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指导学生积累素材,三是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四是指导学生明确几种常见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思路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乐写很重要。本文将通过几方面进行阐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作法。  相似文献   

10.
<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最抽象、学生最难理解的数学知识之一,也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内容之一。怎样帮助学生学好分数应用题,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使学生学会、理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法。一、让学生用不同思路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1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知识本身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学习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画图、指图、补图、说图等步骤,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内在含义。苏教版第十二册教材例题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加树 《广西教育》2014,(5):88+91-88,91
正【案例描述】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课前,教师发给每个学生3张长方形纸。课始,教师请学生用这些纸随意折出几个分数,并涂色表示。学生操作后,教师请学生汇报折的是几分之几,怎样折出来的。学生分别汇报时教师让学生说说他们是怎样折出12、14、24、48等分数的,并说出48的意义。同时,教师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分数和单位"1"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认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理应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是几个提问和几次合作探究就能实现的,这些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体现。那么,语文课堂如何从内容和本质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在立足于学生有效预习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一些新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目标是:学生理解它的意义,掌握它的计算法则(通过解答相应的应用题来完成)。引导学生理解意义时,教师可分两步进行: 1.观察答问,孕伏意义。出示小鸡图,教师说明图里的9只小鸡大小一样,并提问:1只小鸡是9只小鸡的几分之几?2只小鸡是这群小鸡的几分之几?4只小鸡占这些小鸡的几分之几?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或者说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它的一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天真无邪、渴望求知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纯洁稚嫩、等待滋润的心灵。为了能让那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让那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班主任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王金标 《课外阅读》2011,(4):238-239
在写作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觉得写景作文教学很难,根本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很难写出几句话,有些学生即使写上几句话,也是干瘪瘪的、没有一点生机的语句;要么就是能写上一两段话,也是没有感情,就像一个木头人,毫无生气。如何让学生描写的景物既完整又有血有肉,笔者认为写作时,应教给学生写景作文的几个小窍门: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写景中有话说,才能提高学生描写景物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解读教材不准确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分数"这一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新知。在上册教材里,学生认识到的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  相似文献   

18.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又是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也比较混乱。其实小学分数应用题可以分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这样三大类。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能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主要包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三类应用题。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概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扩展、深化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重视概念教学,打好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初学分数应用题时,所发生的不少错误都出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一年级的班级管理,特别要求必须细致、合理。良好的班级管理,是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培养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种动力,是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有力保证。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总结了几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