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是化学概念、理论、实验、计算等知识的载体。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共22种,其中有6种是稀有气体。高中阶段以硅、氯、硫、氮四种元素为主要代表研究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知识覆盖面广、内容比较复杂,几乎涵盖了中学化学全部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相似文献   

2.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在复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各族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还需要将所学知识与化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在一起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复习,是高三化学复习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对一道典型例题的延伸和拓展,探究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引导学生用发散及创新思维,对相关、相似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以达到举一反三、高效复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往往是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知识的载体。在高考试卷中,真正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分值远超过15%。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下面,  相似文献   

5.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从知识的安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是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下一章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构成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6.
《氮和璘》是非金属元素知识教学的继续。通过本章的教学,可使学生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完整,并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如非金属元素跟氢、氧、金属等之反应)。本章教材的内容比较丰富,除包括氮和磷两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的知识外,还包括了化学平衡理  相似文献   

7.
一、建构知识框架 二、抓住两条主线 1.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条主线,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整理、记忆、拓展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个最佳抓手,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总结、整理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可获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卤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因此,复习好本章知识,将为复习其它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知识和方法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无机推断题能综合考查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和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而重要题型则是无机框图题,本文对这种试题的有关知识做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以氯、硫、氮三种元素为代表的非金属元素相关知识,几乎涵盖了中学化学全部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关氯、硫、氮元素的知识内容虽然比较复杂,但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之间都存在一条共同的主线,那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抓住了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的氧化还原反应关系,建立各物质之间广泛存在的彼此联系,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就能抓住有关问题的要害,再复杂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
氧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氧族元素》知识的重点,也是高考中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的热点,有效进行《氧族元素》的复习,要抓准以下四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12.
有关非金属元素知识几乎出现在所有的高考题型中.其中出现较多的是选择题、填空题、物质推断题,试题通常以基础题、中档题出现居多;有时以框图题、推断题、实验题作为拉开考生成绩的高难度试题.除在选择题中直接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及相互转变关系外,更重要的是以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结合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氧化还原、强弱电解质、平衡移动原理、物质结构等理论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考查.  相似文献   

13.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学科中最基本的主干知识,是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载体,在高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高考中既可以进行单独考查,也可以渗透到概念题、基本理论题、实验题中进行考查.其中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最近四年的高考中考查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4.
张枫 《高中数理化》2009,(11):63-64
氧族元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如双氧水、硫及其化合物等知识常是高考实验题中的核心内容,本文以2009年高考试题为例归纳总结氧族元素在高考实验中的常见考查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考必考和热点内容。教师在教学有关金属元素化合物等学生易出现理解错误的内容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剖析、掌握它们的共性、特殊性及特质差异,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其所涉及的代表物——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章学习的核心知识,并渗透到整个中学化学学习的各个阶段之中,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对知识适时进行总结,是学好这一重要知识点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和运用来揭示这一核心知识的实质.一、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苏教版)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特点是以海水资源为背景,以“工业生产——性质探究——社会应用”为线索,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引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和典型的金属元素——钠、镁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让学生在认识物质性质的同时学会认识物质的方法,从中体会化学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突出了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高中化学新课标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是学生在掌握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些理论知识,学习了典型金属元素钠,了解了研究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思路和方法,初步建立了含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初中学习过氯离子的检验等,这些为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氯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本节教材以氯及其化合物的研究为载体,构建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模型,突出了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后面硫、氮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知识结构:1.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2.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3.氮、磷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  相似文献   

20.
以"知识本体"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正向"素养为主"转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化学知识的学习主线,完善知识结构体系。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考中的考查热点,但因知识繁杂,难于构建系统的记忆模型,因此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以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设计有效的复习方式,建构氮元素二维坐标图,使核心素养与氮元素相关知识相衔接,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与素养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