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LISA数据库收录的口述历史研究方面的题录为考察样本,在结合部分文献的基础上,主要从理论层面、实务层面和其它三个方面揭示了国外档案图书领域口述历史研究的动向,以期加强国内档案图书领域的口述历史研究及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数据库的开发和利用是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文章从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资料数据库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入手,以京族口述历史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实践为例,探讨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数据库的开发与利用及推广策略,包括争取政府更大支持、提升重视程度、实施项目制、加大强宣传力度,以及加强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等,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的保护、传承及发展方向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诸种冠以口述历史、口述实录、口述传记、口述访谈等名目的著作接连出版,不少以口述历史为定位的电视节目、纪录片争相亮相,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口述历史的浓厚兴趣。口述历史正在日益成为被学术界认可与接纳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  相似文献   

4.
论文对我国口述历史法律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对口述历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主要包括计划、执行、整理、发布和利用阶段所涉及到的具体法律问题.最后,提出口述历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法律问题,以及规避侵权的一些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术界对于张学良口述历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历史事件、张学良个人相关问题、张学良口述历史本身相关问题和口述史的探讨,既有整体研究,也有专题研究,研究成果多样,内容丰富。学术界主要是从历史学、档案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张学良口述历史相关问题,而从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的角度研究的内容较少,甚至没有,且研究领域失衡,研究的内容及主题有待进一步扩大、加深,研究的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加强口述历史资源采集,为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丰富的史料支持。论文概述了公共图书馆口述历史资源建设情况,指出公共图书馆在口述历史资源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关思考策略:重视理论研究,强化口述历史教育服务;加强管理中心建设,规范口述历史工作;强化标准建设,重视口述资源推广;拓宽资金渠道,加快专业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7.
口述历史为我国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打开了新视域。文章对我国图书馆学领域有关口述历史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论文年代分布分析了研究趋势,归纳总结了目前我国图书馆领域口述历史的研究主题,主要论题有对海外图书馆口述历史的介绍、对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的讨论、图书馆口述历史伦理与法律问题研究以及口述历史对图书馆史研究的影响等,并做了简要的述评,最后对未来研究领域和趋势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左玉河在《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撰文指出:在"口述史"一片火爆的背后,暗藏着三种较大的隐患。一是理论先天不足。自1980年代口述历史从西方引入并在国内兴起以来,中国口述史学理论的阐发,多介绍西方口述史学理论,西方口述史学的理论性著作陆续被翻译出版,但还是难以掩盖口述历史理论异常薄弱、滞后的窘境。不仅缺乏独到的研究成果,远未形成较为完备的口述历史理论和方法,而且连口述历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属性、学科归属等问题也模糊不清。"口述图书出版先行一步,口述史学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制约着口述历史的发展。二是口述历史实践缺乏工作规范。目前中国的口述历史研究,呈现出各自为战、杂乱无章的局面,不权缺乏一套关于口述历史采访、出版、研究的规范、章程和工作规程,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的中期, “口述档案”逐步引起我国档案学界的重视.学术界围绕“口述档案”的概念、价值、作用、范畴以及口述档案的收集、整理等工作进行探讨.尤其是近十年来,口述档案研究逐步向深层次引申和发展.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从年度分布、核心作者、研究机构、文献关键词、研究内容和研究主题五个方面,对1995年~2014年我国口述档案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总结近二十年来的研究状况,探讨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图书馆与信息科学领域中口述历史研究日益增长为背景,文章梳理了作为学科分支、方法论及服务项目三种内涵下的口述历史概念及其在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图书馆与信息科学视野下的口述历史无论在研究或工作层面都颇具想象力,相关的学人可通过构筑内部的口述历史传统、借由相邻的研究或课程推进对口述历史本质和内涵的理解以及系统梳理最佳实践与操作案例等方式来推进口述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口述资料采集与收藏的先行者——美国班克罗夫特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克罗夫特图书馆的口述资料采集与收藏始于19世纪70年代,比现代口述历史诞生标志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成立(1948年)早了半个多世纪。其口述资料的采集与收藏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70—80年代的"班克罗夫特口述"阶段;1953年至今的复兴阶段。"班克罗夫特口述"推动了美国口述历史的兴起,而图书馆在口述资料的搜集和提供利用方面的各项举措,如成立"图书馆之友"俱乐部、设立"磁带捐献中心",以及对访谈抄本的"批判式利用"等,对当今从事口述资料收藏的图书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图2。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2.
作为跨学科的应用,口述历史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文章以“图林老姜”的口述访谈为例,探讨口述历史作为方法运用到网络图林史研究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试图揭示口述历史在这一领域运用时应关注的基本原则以及存在的信息失真的问题,提出应谨慎对待口述历史真实性的问题,提倡应多方挖掘口述史料,交叉比对、相互印证各种资料,并鼓励访谈双方建立情感联系和交流,以保证口述历史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口述历史类电视节目的兴起和热播,丰富了电视文化的形态,意味着电视媒体也开始从静态的聚焦于文献正史转向了开掘动态的民间社会资料.不过,由于作为一门学科的口述历史在中国还远未成熟,口述历史的理论界与传媒实践之间的沟通还不够充分,口述历史类电视节目的理论与实践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口述历史"这一名称经常滥用或被误用,口述历史的操作规范没有被遵守,口述历史和访谈类节目常常被混为一谈,口述历史的特质没有得到体现,等等.这些都妨碍了电视口述历史类节目的健康发展.本文尝试以央视颇具代表性的口述历史节目<电影传奇>为中心,探讨口述历史在电视节目应用过程中的得失,以期对口述历史类的电视节目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明霞  杨帆 《兰台世界》2023,(S1):136-138
<正>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它是指用现代科技产物录音机、录像机,实现声音、形象的保留,以此记录历史、研究历史的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历史研究学科分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西方口述史理论和方法开始传入中国。近年来,口述史也开始为各高校所广泛运用。口述史与大学生实践的结合,已成为文化领域的新动力。扬州大学的口述史学研究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兹以扬州大学校史口述研究为例,探究口述资料与校史编研的关系。一、扬州大学校史口述研究扬州大学口述史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2004年12月,在周新国教授等学者推动下,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开发口述历史资源探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口述历史的发展历程、国外图书馆在口述历史资源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图书馆挖掘口述历史资源的重要意义;结合汕头大学图书馆的具体实践,探索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方法、程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当前国内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口述史:新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把口述史置于新闻史研究的背景下,阐释了口述历史的相关理论,对其应用于新闻史研究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新闻史研究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意义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口述历史档案采集标准化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述历史档案”伴随着“口述历史”的生成而形成。但是,关于“口述历史”的概念界定,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有的专家认为,“口述历史”与回忆录、访谈录相同;有的认为,“口述历史”只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有的认为“口述历史”只是一种传承方法(注释)。这些分歧有利于研究的深入,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分歧也将逐渐缩小。我们认为,“口述历史”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口头讲述、并经采集者(史学、人类学工作者,也包括档案工作者)用标准方法记录整理的历史记录。“口述历史档案”应该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由事件当事人口述或事件亲闻者口头转述的,并经采集者以标准方法采集的,各种文字、声像形式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8.
彭燕  袁泉 《图书馆》2023,(11):93-101
口述历史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历史学、图书馆学等学术领域,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文章运用Cite Space分析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与我国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相关的355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揭示了我国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提出未来应建立规范化口述历史研究体系、加强普通人口述史研究、强化口述历史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等展望,旨在为新时代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与发展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在学术界各方面的推动下,“首届中华口述史高级论坛暨学科建设会议”在扬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中国口述历史有了自己的组织,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从此将逐渐走上正规道路。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博士,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社会文化史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历史近年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新方法,也成为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出现的新标签。但是,以问答形式出现的文章或影像都是口述历史吗?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有何异同?本文对口述历史研究与新闻传播的互动关系进行梳理,从人物关系、工作方法、职业伦理道德以及具体的提问方式、价值判断标准等方面,对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访谈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